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众所周知,毒蛇、毒蝎、毒蛙、毒蜘蛛等能够分泌毒液,并以此作为武器,用于进攻或防卫.它们分泌的毒液里一般含有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液体.前者作用于对手的中枢神经,使其心脏停止跳动;后者则通过进入对手的血液循环系统破坏其组织,最终使其丧命.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2日,美国游客伦达尔在智利圣费利克群岛海域游泳时,被一条怪异的海蛇咬伤。他立即被送到附近医院。由于当地海蛇经常出没,这家医院有十分丰富的治疗经验,然而,治疗并没见效。医生用尽了所有治疗手段,病人昏迷却越来越严重,心跳与呼吸越来越慢,口鼻不断流血,肢体越来越冷。医生大惑不解:海蛇毒液通常为神经毒液,极少数为血液毒液;可是病情表明病人同时中了两种毒素。这怎么可能,又该如何治疗?医生立即叫来了院长。院长是著名的蛇毒治疗学家。院长认定:“病人被一种非常稀少的鹰嘴海蛇咬伤。这种海蛇的毒液是神经毒与血液毒的‘混合…  相似文献   

3.
蜈蚣粗毒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猷 《科学通报》1985,30(3):218-218
在我国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Koch)作药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本草纲目》载蜈蚣主治小儿惊痴、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疠等症。但对少棘蜈蚣毒素的性质,则未见研究报道。蜈蚣毒液是由它的第一对颚足分泌的。在捕捉活动物为食时,以锋利的毒颚刺入捕猎对象的身体,分泌出毒液使猎获物麻痹然后咬食。据生物学工作者和产地群众反映,人被少棘蜈蚣叮咬后产生剧痛,伤口周围红肿,波及附近淋巴,产生硬结,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但未发现致命事例。  相似文献   

4.
揭秘剧毒蛙     
在南美洲一片沼泽林中,一支以马尔塔为队长的苏联探险队被派到这里来考察。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捕捉一种蛙———叶毒蛙。叶毒蛙是两栖动物丛蛙科的一种蛙,分布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等地。在那里,有茂密的森林和辽阔的沼泽,气候潮湿,阴霾多雨。这样的栖息环境对叶毒蛙来说是再好不过了。这种蛙的面目丑陋,身体很小,只重只有1克多,然而这种小得可怜的动物被称为“剧毒恶魔的化身”。只要十万分之一克毒液就足以使一个人在几秒钟内丧命。它的毒性是眼镜蛇毒性的50倍。早在哥伦布时代,当地的印第安人就用这种蛙的毒液做毒箭。叶毒蛙的毒液为什…  相似文献   

5.
新种章鱼     
《大自然探索》2010,(10):4-4
最近,科学家首次从南极海域捕获的章鱼身上提取了毒液,在此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四个章鱼新种(下图为其中一种)及两类全新的头足类动物毒液。科学家希望这些毒液有助于研发新的药物,以缓解疼痛、对抗过敏和治疗癌症。虽然动物毒液一直被视为是开发药物的潜在资源,但科学家只是在最近才意识到头足类动物(包括章鱼、乌贼、鱿鱼)的毒液性质独特。  相似文献   

6.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蛇是向一种远古蜥蜴学习从而变得"恶毒"的,而当今蜥蜴家族中能够制造毒液的"恶毒者"决非只是美国西南部的大毒蜥和墨西哥须蜥.科学家比较了蜥蜴和蛇的毒液基因,发现有6种毒素在这两者的毒液中部存在.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6,(6):4-4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蛇是向一种远古蜥蜴学习从而变得“恶毒”的,而当今蜥蜴家族中能够制造毒液的“恶毒者”决非只是美国西南部的大毒蜥和墨西哥须蜥。科学家比较了蜥蜴和蛇的毒液基因,发现有6种毒素在这两者的毒液中都存在。化石证据表明,蛇和蜥蜴的制毒能力都源于一种生活在  相似文献   

8.
昆虫是动物中的大家庭,已命名的就有100多万种,约占全世界已知动物的2/3。在这么多的昆虫中,有极个别的昆虫还能杀人。昆虫究竟是怎样杀人的呢?南美洲有一种蚂蚁被称为“魔鬼蚁”,它们主要是以毒液来杀人的。这种毒液比眼镜蛇的毒液还毒,人畜只要被它们咬上一口,会立刻丧命。这  相似文献   

9.
神奇毒树──见血封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华南热带作物科学院内的热带植物大观园中,生长着一株重点保护树种,极为珍贵。见血封喉树,又名加布、剪刀树、箭毒木,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树木中最毒的一种。系常绿乔木,高约20-30米,树龄多在150年以上。从它的根部到枝树皮、叶片等全身均含有一种白色乳汁,树皮上有殖状突起,叶呈椭圆状.花小,结出梨状果实,果带红色或紫红色,味道很苦涩,但花与果又不含有毒素。毒素含于乳状的树汁之中,毒液的名称叫“弩简子毒式”。这种乳汁一旦与人或动物血液结合,马上能使血液凝固,中毒者口不能发声,能致人死亡c据当地传说:古人在捕…  相似文献   

10.
谍海毒器     
<正>2017年2月13日,一名朝鲜籍男子在马来西亚遇害。2017年2月24日,马来西亚警方公布了其尸检结果:死者面部和眼部含有VX神经性毒剂。消息一出,全球各界一片哗然。VX神经性毒剂属于什么级别的化学毒剂,它是否是暗杀行动中的超级利器呢?不用刀枪,而用毒药取人性命的方法由来已久,悄无声息、毫不血腥。公元前,古希腊最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被执行死刑的方式,就是喝下从有毒植物中萃取的毒液。据说,这种死刑是没有什么痛苦的,毒液会在体内慢慢发散毒效。两个小时后,死囚下肢才  相似文献   

11.
蓝水母悬于海水深部,如果你有机会看见它的话,会感觉它像团色泽美丽的透明果冻,似乎不会有害.但是这种在澳大利亚海滨一带俗称"海蜂"的水母,是地球上最毒的动物,被它的触须接触后,只要4 min就会丧命.昆士兰海岸救助协会的彼得·菲勒医生说,世界上再没有第二种动物能毒过蓝水母.一条澳洲最毒的泰盘蛇,其毒液也只能毒死30个成年人,而且数小时后才能致命.而一只大蓝水母的毒液能毒死60个人.  相似文献   

12.
一种东亚钳蝎酸性神经毒素的晶体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雷 《科学通报》1993,38(6):561-561
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存在于我国的主要是东亚马氏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以下简称BmK).其毒腺分泌毒液,经尾部毒针伤害人畜.现在知道,蝎毒液中的有效毒性成分是一组由30-8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和蛋白质,具有神经毒性.其毒性作用来自它们与可兴奋膜结合并提高其去极化能力,从而引起从突触前神经末梢来的神经递质的过量释放.这种作用发生在钠通道水平.显然,阐明蝎毒蛋白的三维结构对研究离子通道作用机理和膜中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本质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蝎毒神经毒素形成一族同源蛋白质,并随其一级结构的不同而出现毒性和作用专一性的显著差异,因此它又是研究结构-功能关系很有  相似文献   

13.
当你听说世上有种蜘蛛,它分泌的一滴毒液就能杀死一个人时,你也许不会相信。然而澳大利亚东部人口稠密地区的居民对此却不感到奇怪,因为这种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漏斗网蜘蛛就生活在他们的周围。漏斗网蜘蛛的洞穴入口处呈漏斗状,蜘蛛的爪大约有1/3英寸长,可以轻易地刺入人的皮肤,注入的毒液可以在1小时内杀死一个小孩,即便是大人也活不了几天。  相似文献   

14.
光线对人类健康的影Ⅱ向首先发生在生物钟上。经研究发现,人类的视网膜细胞是直接与超视束神经核相连的,并且对褪黑激素的分泌产生影响。褪黑激素是一种被称为“血液清洁者”的抗氧化剂,一般在人进入睡眠状态后大量分泌。在夜间,灯光会阻止褪黑激素的分泌,破坏生物钟,甚至能使长期上夜班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和巴西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成功地从巴西游走蛛的毒液中分解出名为"Pn-Tx2-6"的化合物。将其制成药物,能对那些功能紊乱的男性患者有所帮助。这条消息使人们对相貌丑陋的蜘蛛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16.
激素,其作用是协调生长、代谢和繁殖等复杂过程。 作为对脑部信号的回应,腺体产生和存储激素,并将激素直接分泌进血液中。由这些腺体组成的系统就叫做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表示"从内部分泌")。 所谓类激素,即那些会干扰激素功能的化学物,也被称为内分泌破坏因子,或环境激素。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家最近宣布,通过血液及身体组织鉴定,他们发现了目前地球上已知体形最大的喷毒眼镜蛇——安息斯喷毒眼镜蛇。这种褐色大毒蛇的体长超过274厘米,其一口所喷出的毒素比其他任何眼镜蛇  相似文献   

18.
癌患者血清的特异荧光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孟继武 《科学通报》1988,33(8):630-630
由于癌细胞的特异性,必然要引起其生理的改变,从而与之相关的代谢、分泌、免疫及其产物将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些与癌细胞相关的产物多为具有一定特异性质的大分子。多数情况下,这些大分子是由癌细胞内部或表面释出而进入组织和血液等体液中,其浓度与肿瘤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唾液、尿液、汗液和痰液等.  相似文献   

20.
刚学习之后用餐,能长时间保持记忆.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布兰特博士阐述的.迷宫中的实验老鼠,通过歧道,就施加电冲击,使之学习正确的通道.紧接着,一组老鼠喂给食物,其他组不喂任何食物.1周后进行比较,投食的老鼠,能更好地辨别正确的通道. 用餐,从消化器官分泌各种激素于血液中,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