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隆回网隆回县文化局提供的材料《魏源澳门花园听琴》认为魏源笔下的“洋琴”很可能为“竖琴”。文章认为这是一种误读。根据相关材料论证,1848年魏源访问澳门,写作了《澳门花园听夷女弹洋琴歌》,诗中所描述的“洋琴”(即魏源所看到的“洋琴”)应该是古钢琴之一的“古翼琴”。  相似文献   

2.
“神性”作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生命意识范畴的支柱之一,是沈从文极力推崇和书写的艺术精神。“自然神”和“巫神”两位一体的神性空间使湘西世界成为一个“泛神”的世界。它的产生既是湘西“地域边缘”的自觉体认,也是“文化边缘’’者生命理想的主观流露,彰显出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想象和探索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石永爱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102-102,118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强劲东风吹拂下,我校也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其中湖南省重点课题《湘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课题组成员已汇编了《湘西童谣》《湘西传说》,还编写了校本教材《魅力湘西》。教材由湘西美景、湘西风俗、湘西传说、湘西童谣、湘西名人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除了编写的四篇课文以外,还有一个“语文实践乐园”。这个“实践乐园”的编排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亲自去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去感受他们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耳濡目染,在不经意间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相似文献   

4.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他一生硕果累累。在哲学、文学、地理和方志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身为湘西人,魏源与现代意义上的湘西有着不解之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魏源是现代意义上的湘西人;他的《圣武记》卷七对现代意义上湘西的乾嘉苗民起义进行了具体的载述,为清中叶划分提供了充分的史料依据;审定刊校了道光本的《凤凰厅志》。  相似文献   

5.
“好旅游”是魏源的性格特征。他将旅游作为经世致用的前提,作为追求真知、磨炼意志、培养人们勇敢性格的有效途径。魏源的旅游大都是为了消闲享乐、科学考察、猎奇探险以及文化采风。因此,长期的旅行活动,为治理黄河等水系水灾,完成《海国图志》以及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国图志》系魏源愤于鸦片战争失败,为了寻求抵抗西方侵略方策而编辑的一部名著,倾注在这部著作中的“师夷”、“制夷”的反侵略思想,集中反映了魏源的爱国主义情怀。这部书传播到日本后,引起日本社会的广泛共鸣,在介绍和传播“西洋情形与一般近代文化”、“关于国际法和立宪政治的知识”以及影响日本维新运动的发展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民族学史上,凌纯声、芮逸夫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是“他者描写”的第一部湘西苗族志,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是“自我表述”的第一部湘西苗族志。两部志书作者结缘于1933年湘西苗族调查,前者获得后者助益良多,后者补正和完善了前者,体现了湘西苗族调查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面对同一对象“湘西世界”,选取同一视角“湘西文化”,沈从文和韩少功由于创作路径和文化态度不同而创作了各自独特的湘西人生世界.分析两人对湘西文化的不同理解以及独立的艺术个性无疑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最近,经省地震局专家两天的安装与调试,省级新宁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正式运行,并与省地震台联网成功,这标志着湘西南地区地震观测从此进入“数字时代”。  相似文献   

10.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苗乡有句俗语:“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我校语文课题组老师带领几名学生一同来到湘西凤凰考察,观看了凤凰县苗学会成立十五周年庆典文艺表演,真正体会到了那“美”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浦市古镇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也是湘西地区古村镇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其聚落空间格局较为完整、清晰,特别是古镇太平街和十字街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保存十分完好,空间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2.
林白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最具有代表的作家之一,她以“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等标签受到关注。目前,学术界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林白小说进行解读的文章很多,但深究其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论者却很少。林白在许多小说中都展现了桂东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其语言也掺杂了当地的方言俗语,她通过对故乡的回望,向大众展现桂东南地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湘西文化滋养了沈从文,他总是从湘西文化的视觉度去感受、审视、体悟生命和世界,从“乡下人”的角度做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沈从文努力用湘西原始、古朴、自然、优美的人性建造现代小说的“希腊小庙”,对人的生命原始精神进行热情赞颂和充分展现。沈从文小说生命原始精神是从男性形象的野性和强力,女性形象的水一般美的生命特质和不受物质功利污染的情欲性爱等方面得到展现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身处后台的幕僚,能否施展自己的治国韬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其辅政艺术,既使如魏源这样的旷世哲人也概莫能外。魏源人生的黄金时期,基本上是在幕府中度过的,他的主要思想大多成形、成熟于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理想也多是以参谋辅政的方式进行实践的。毕生追求“经世济用”的魏源,充分利用幕府这个难得的行政参谋平台,以择木而栖、与时而变、为国而谋、躬身而为的精妙辅政艺术,将改革开放思想融贯其中,使其“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除草弊政”的政治抱负在混浊的政治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  相似文献   

15.
湘西“生命世界”是沈从文理想的“精神家园”,这种“生命世界”的精神内核是“人与自然相契”。诗化自然的性爱、未凿无尘的童心、血性康健的强力是其“常性”。然而,湘西“生命世界”在现代文明(外因)和自身文化隐痛(内因)的“共谋”下,原始、本真的“生命”失去原有的自然品质:人性失衡,诗性消失,由“常”趋“变”。在这种“生命”的流向中,沈从文对“精神家园”进行了现代性的思考:重建“失乐”的“桃源”,重造理想的民族人格。  相似文献   

16.
“浪漫三峡风流宜昌”作为宜昌城市文化品牌的学理依据是,南骚原生带在宜昌,浪漫主义的源头在宜昌。“屈宋”并提的整体效应,是历史赋予宜昌的一种高蹈的文化现象。自宋玉到欧阳修到苏轼到毛泽东,有关“风流”千古的不断被阐释,不断增值生辉的文化链,是宜昌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内驱力,也是宜昌与世界接轨的形象大使和城市名片。其本质特征为:灵性、超迈,丰富的想象力,卓绝的创造精神。文章还从文化反思与两难抉择的思考中,对“新理念新宜昌”作了若干论列与透析。  相似文献   

17.
魏源十分注意搜集西方新闻,提出了“夷情备采”的主张,意识到新闻的重要性;魏源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的译报思想,在中国新闻思想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魏源新闻思想还显得极不成熟。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乡下人”这一观念绝非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所建构的宗法制“乡村文化”,而是一种原始文化的遗存。其“乡下人”具体包涵二个内容,一是野性的生命,一是自由的性爱。“野性的生命”主要以水手这一形象为载体,“自由的性爱”主要以翠翠等湘西女性,包括湘西妓女形象为载体。  相似文献   

19.
“五州拜法”是学习先进的农作技术以改变梅山落后鱼猎经济状况;“师夷长技”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富国强民。博大精深的梅山文化对魏源改革开放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婷婷 《科技信息》2009,(3):288-289
中华民族在文化发展与对外交往中积累了深厚的内涵,语言表达正是这种内涵的外化。生活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它们不仅用来指示坐标还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含义。以上四词在翻译思路上有共通之处,因此本文选取“东”字为例,试从其方位名词的基本含义到特定文化含义的演变,探讨方位词翻译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