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为研究血管支架在移入治疗中的塑性变形行为,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钴铬合金血管支架的特征模型和整体模型分别进行膨胀模拟分析,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该有限元分析的合理性.模拟结果表明: 支架在膨胀过程中出现轴向缩短,且轴向缩短率随径向加载位移的增大而增大.支架几何形状的优化能够有效地解决血管支架在膨胀过程中的轴向缩短问题,从而为实际的生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血管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工程化血管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最终解决完善血管替代物的问题成为可能.随着干细胞功能研究的进步和材料及塑型科学的不断发展,血管组织工程进展迅速,备受瞩目.文中就血管组织工程中关键的3大要素: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共培养构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支架分类与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内支架是治疗闭塞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医疗器件,文章从血管内支架的种类、材质、技术性能和制备方法等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还探讨了解决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内再狭窄这一主要问题的技术途径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面向病人个性化需求的血管支架快速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个性化血管支架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病人个性化需求的医用血管支架快速设计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并对实现系统功能所涉及的血管病变部位数据获取、血管支架快速设计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Pro/E W ildfire环境下,利用其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融合血管病变部位数据获取技术,建立了基于支架三维标准库和实例推理技术的支架选型、支架快速参数化设计的支架快速设计集成系统.该系统实用性强、效率高,能大幅缩短支架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5.
组织工程血管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工程化血管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最终解决完善血管替代物的问题成为可能.随着干细胞功能研究的进步和材料及塑型科学的不断发展,血管组织工程进展迅速,备受瞩目.文中就血管组织工程中关键的3大要素: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共培养构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制备的血管支架(PS)存在支撑强度与支撑时间不足的现状,设计可降解金属Fe与PPDO混合编织血管支架(FPS)。为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设计并制备PPDO轴纱加固支架(tFPS)与PCL固结编织点加固支架(hFPS)。采用平板压缩法评价血管支架的径向压缩性能;采用弯折法(定性)与悬臂梁法(定量)评价血管支架的弯曲性能;对血管支架进行50 d的体外加速降解试验,观察支架的形貌变化并计算质量损失。结果表明:tFPS、hFPS的径向支撑力相比PS、FPS提高约2倍,有利于保持血管支架植入前期的支撑性能;hFPS的柔顺性优于tFPS;所有支架均具有超过30 d的力学稳定性,FPS、hFPS、tFPS的PPDO组分降解速度快于PS。总体而言,hFPS在降解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小直径纺织基人造血管的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介绍了纺织基小直径人造血管的工程设计中材料的选择。然后在介绍对小直径人造血管的性能要求基础上总结了纺织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血管组织工程的发展,简单介绍了所用纺织基支架的材料选择和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探索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新型可降解材料聚羟基西酯(PHB)的细胞相容性,为组织人工血管的构建寻找理想的支架材料。将组织法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种植在PHB膜片和PHB三维微孔支架上,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用MTT法测定细胞粘附率和细胞增殖指数,复合培养7d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DNA指数。结果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在PHB膜片上粘附率为77%,细胞增殖符合细胞的生长曲线,在PHB三维微孔支架上生长情况良好,并被证实为二倍体细胞。结论是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聚羟基西酯(PHB)的细胞相容性较好,但细胞与材料间的粘附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微孔结构血管支架的激光切割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切割微孔血管支架用激光的选择及相应参数的选取、激光切割对被加工材料的要求、喷嘴形状尺寸及辅助气体压力参数等影响切割质量的因素;探讨了切割质量的分析评价方法,分析了切割路径对切割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选择最佳切割参数;提出了面向微孔血管支架激光加工的完整工艺,并依据研究的工艺加工出便于载药的带有微孔结构的血管支架产品,支架表面的扫描电镜图观测验证了该工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近年来将聚氨酯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相关文献,介绍了聚氯酯改性的常用方法在血管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情况,综述了聚氨酯表面改性支架和复合支架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预防心血管再狭窄纳米颗粒载药涂层支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载药纳米颗粒和血管支架各自在治疗心血管再狭窄方面的优势,提出通过实现两者集成,构造新型的纳米颗粒载药涂层支架.对研制纳米颗粒载药涂层支架所涉及的裸支架本体结构的优化设计及实验分析、载药纳米颗粒药物的选择和制作,以及载药纳米颗粒与血管支架自组装的机理和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综合应用介电泳动、毛细作用和组件的疏水性等微观作用力,实现载药纳米颗粒与血管支架自组装的方法,并给出了自组装的实现工艺图.其研究成果为最终研制纳米颗粒载药涂层支架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医用血管支架生物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医用血管支架的应用背景和研究现状,在比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血管支架生命周期划分为设计与制造、支架扩张植入过程和植入后有效期3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阐述了在支架生命周期中应用有限元技术进行支架设计的研究思路;针对支架植入时的扩张过程进行实例分析,例证了应用有限元法进行支架设计研究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支架体外扩张实验研究的解决方案,为血管支架扩张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提供有力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3.
血管支架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是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而支架的膨胀性能直接影响血管支架的质量和应用.利用有限元方法,采用von Mises屈服和各向同性强化准则,通过与316L不锈钢和WE43镁合金两种支架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聚左旋乳酸(PLLA)材料支架的膨胀性能.结果表明,PLLA新型血管支架具有良好的均匀膨胀性、轴向短缩性和柔顺性,但其回弹性能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可降解聚醚酯弹性体PTCG的合成及初步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PTCG)聚醚酯弹性体.按照ISO 10993标准,采用L929小鼠成纤细胞对其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测试;以狗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s)为模板细胞,测试细胞在材料表面的贴附性能.采用旋转成型/粒子洗出法制备三维血管支架,接种SMCs后在生物反应器上进行动态培养,探索PTCG作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合成的PTCG聚醚酯弹性体无细胞毒性;SMCs在PTCG薄膜表面贴附生长良好;所制备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等满足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要求;体外培养3 d后,大量SMCs长入血管支架并开始分化.  相似文献   

15.
PDO血管内支架的制备及其径向压缩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不同直径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DO)单丝为原料,采用手工编织的方法制备16种不同编织密度的血管内支架.对PDO单丝的力学性能、血管内支架的结构参数、径向压缩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径向压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DO单丝手工编织的血管内支架的孔隙率符合选用要求;血管内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和弹性回复率随着单丝直径与编织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单丝直径对血管内支架的径向压缩性能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药物支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内再狭窄是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些新类型的支架相继出现,而药物支架正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简要介绍了药物支架作用的机理以及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蔡雪黎  叶盛 《科技信息》2012,(31):61-62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均与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近年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广泛用于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能明显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多支、复杂病变患者亦从中获益。但研究发现[1-3],一些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出现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血管支架置入后近壁面的血流特性,抑制血管支架内血小板、脂类等物质的黏附,降低支架内出现再狭窄现象的概率,基于仿生学原理,在管状血管支架内表面设计了不同高度的正六边形凸起微织构,采用有限元法探究不同高度微织构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对近壁面处血流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无织构支架,内壁带有微织构的支架能够有效改善血流状态:在心脏收缩期,当血液流速达峰值时刻,微织构高度为35μm的支架下血流速度可提高0.78%,微织构高度为50μm的血管支架下血流速度能够提高8.93%;在心脏舒张期血液平稳流动时,微织构高度为35μm的支架下血流速度提高2.20%,微织构高度为50μm的血管支架下血液流速增幅达14.37%。尤其是在血液流速达峰值时,近壁面处的血液出现扰动和停滞区,随着微织构高度的增加,血液扰动的幅度逐渐增大;而当血液流动处于平稳状态,血液在近壁面产生漩涡和回流现象,微织构越高,血液回流量越小,漩涡强度越大。相比于无织构支架,微织构支架能够有效改善近壁面处的血流特性,提高血液流动速度和近壁面处的扰动,减少血液黏附,降低血管支架出现再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0月-2012年2月共收治的8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通过临床症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其疗效,并随访3。18月。结果8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平均狭窄程度从术前的狭窄率为(78±11)%下降到治疗后的狭窄率为(16±3)%。术后无颅内出血、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例有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但无新的脑梗死,DSA复查发现3例再狭窄其狭窄率均约32%但无症状。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一个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的Budd—Chiari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Budd—Chiari氏综合征(BCS)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89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PBD)、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和血管内支架(stent)放置术、经颈静脉行肝静脉成形术或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经皮经肝和经颈静脉行肝静脉成形术及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圾球囊扩张术、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双支架放置术。结果治疗成功率为96%,术中无一例死亡及肺栓寒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Ⅰa、Ⅱ及Ⅲ型只需行PTA治疗,Ⅰb型采用TIPPS治疗,而Ⅳ型要PTA加stent治疗;2.Ⅲ、Ⅳ型病例行血管成形术前充分溶栓是必要的。3,B超引导下经皮肝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