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进德 《海峡科学》2008,(12):88-89
转炉除尘水具有高硬度、高悬浮物、高pH值等水质特点.循环使用过程中,如水中含有大量的结垢物质会给除尘设备造成严重的堵塞,影响炼钢厂正常生产.文章介绍了碳酸钠软化法及选择复合配方水质稳定剂处理转炉炼钢除尘水的运用效果.实践证明,此法能解决炼钢除尘水系统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2.
韩荣孝 《甘肃科技》2012,28(7):73-75
转炉一次除尘新型LT干法静电除尘技术相对传统OG湿法除尘技术而言,是一项新型除尘技术,其特点是技术先进、能源消耗低、劳动工作强度低、运行费用低、除尘效果好、环境污染小.根据钢铁企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业限制,转炉一次除尘将会向新型LT干法静电除尘技术转向,并且LT干法除尘有利于环境保护,能使转炉实现负能炼钢.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衡钢大管坯项目90t超高功率电炉除尘系统的设计、工艺流程、自动化控制和使用除尘系统值得注意的关键技术包括除尘器过滤布袋滤料的材质、清灰技术和烟气温度.衡钢大管坯项目90t超高功率电炉除尘系统已投运6个多月,加料、冶炼熔化、强吹氧脱碳和出钢过程中,除尘效果良好,系统运行稳定.电炉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不需人工干预,完全实现自动控制,与一炼钢除尘系统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实践表明,该系统的投入运行,彻底改善了电炉炼钢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太钢新炼钢除尘系统中仪表施工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郭永林 《科技资讯》2011,(7):115-115
19世纪80年代末,高压变频器渐渐地出现在工业传动调速的方式场所,并且逐渐取代直流调试方式,高压变频器在工业上,特别是在炼钢生产过程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究了高压变频器的系统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的研究,并结合我厂炼钢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高压变频器在炼钢除尘风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某炼钢厂为例,详细介绍了炼钢企业如何将炼钢车间余热锅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污水通过设置回收管路、阀组、换热装置、储存水箱及泵组系统进行回收,再经过处理作为除尘降温水使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东东 《科技信息》2012,(9):463-463
通过调节转一次除尘风机转速炉和烟道一文二文喉口开度以及同炉前炼钢工序的协调匹配调节,来解决一次风机机后烟囱和厂房屋顶冒黄烟问题。经过实地研究改造,通过炼钢实际生产结果表明,冒黄烟现象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遏止。  相似文献   

8.
王飞 《科技信息》2010,(27):I0090-I0090
介绍了济钢新炼钢转炉干法除尘中蒸发冷却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对蒸发冷却器工艺原理作了介绍;着重介绍了蒸发冷却器温度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面对原料的供应紧张局面,配加国内铁精粉势在必行,而配加炼钢除尘灰,降低膨润土使用量则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并且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某烧结厂烧结机头除尘灰为研究对象,采用SEM、XRD和化学分析等对其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并通过磁选实验对其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机头除尘灰的理化性能随其所在电场不同而产生变化,除尘灰中Pb、Zn、Cu重金属与K、Na碱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成品烧结矿,除尘灰中Fe主要以Fe2O3形态存在,Pb主要以PbCl2和Pb2O2Cl形态存在,K和Ca分别以KCl和CaCl2形态存在,干法磁选实现了除尘灰中部分铁元素回收。  相似文献   

11.
亚甲基兰的生物污泥吸附及胞外聚合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胞外聚合物(EPS)以及外层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和内层固着性胞外聚合物(BEPS)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的EPS,SEPS,BEPS以及厌氧污泥中的EPS,BEPS对染料哑甲基兰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式,厌氧污泥中的SEPS则更符合Freundlich 模型.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SEPS绝对吸附量均大于BEPS的绝对吸附量,分别为14.1倍和5.8倍.但由于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BEPS的质量均远大于SEPS,故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EPS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主要是BEPS的吸附所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比研究了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胞外聚合物(EPS)以及外层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和内层固着性胞外聚合物(BEPS)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的EPS,SEPS,BEPS以及厌氧污泥中的EPS,BEPS对染料哑甲基兰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式,厌氧污泥中的SEPS则更符合Freundlich 模型.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SEPS绝对吸附量均大于BEPS的绝对吸附量,分别为14.1倍和5.8倍.但由于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BEPS的质量均远大于SEPS,故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EPS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主要是BEPS的吸附所贡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未稳定的致病微生物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微波具有高效加热的特点,将其应用到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上,一方面可以使污泥高效加热、水解,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性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微波处理技术不需要投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会向污泥中带入新的污染或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使后续处理效率更高。结合当前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概况,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微波处理污泥技术的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直接利用微波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热解污泥,获取气态、液态燃料产品,利用微波的高效加热作用破解污泥胞外物质和细胞壁,改善污泥可生化性能促进污泥厌氧消化、将微波与其他物理、化学方法联合运用处理污泥;并对微波法处理污泥的发展前景当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竹浆造纸污泥蚯蚓生物处理的培养条件与重金属富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浆造纸污泥产生量大,处置成本高,利用蚯蚓处理造纸污泥是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处理方法,利用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还可以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效果。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湿度、接种密度、污泥厚度和处理时间对蚯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污泥蚯蚓生物处理的最佳培养参数为湿度85%,蚯蚓接种密度10条,污泥厚度6 cm,处理天数60天,其中,污泥的湿度对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影响较大;蚯蚓能有效降低污泥中重金属Cd、Pb、Zn的含量,对Cu、Mn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处理后的造纸污泥重金属符合农用标准,可作为撑绿竹等造纸原料的有机肥源,实现造纸污泥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膨胀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最为普遍的处理工艺,而污泥膨胀是该工艺运行中最易发生危害最大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污泥膨胀的类型、诱发机理.指出了污泥膨胀的主要因素有污水水质、溶解氧、污泥负荷、冲击负荷以及运行方式和处理工艺等.并归纳了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活性污泥性质对基因工程菌吸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工程菌在活性污泥中的生存状况是决定其生物强化作用的关键因素,活性污泥吸附对基因工程菌生存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在典型活性污泥中,考察了吸附于活性污泥的基因工程菌生存状况,以及活性污泥性质对其基因工程菌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吸附于污泥絮体后,更有利于其生存。污泥质量浓度增大,吸附能力减小;污泥粒径减小,吸附能力增加;污泥EPS含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同时,在相同污泥质量浓度下,普通活性污泥吸附能力大于MBR污泥,表明污泥有机质含量比污泥粒径对基因工程菌吸附的影响更显著。在接种密度为105~1014CFU/mL时,普通活性污泥和MBR污泥对基因工程菌的吸附基本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7.
将正渗透技术应用于污泥浓缩脱水,对孔径更大、机械强度更高的低压过滤膜应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工艺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对比试验证明低压过滤膜由于膜厚度方面的劣势带来的严重浓差极化现象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水通量,不能满足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的要求。对正渗透污泥脱水过程中盐离子反向传质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这一过程受污泥侧盐累积量与污泥含水率两个因素影响,污泥侧盐浓度最终根据试验条件不同而稳定在0.1~0.2mol/L内。污泥中混入盐对污泥极限脱水性能存在不利影响而应加以控制。试验用的3种常用污泥絮凝剂使正渗透污泥脱水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污泥处置现状和各种污泥处置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泥处置方式的建议,推荐堆肥为适合我国国情而且能使污泥资源化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污水厂的污泥中回收磷是未来国内外市政污泥资源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磷矿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措施,已成为有机固废资源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磷含量为7.10-27.60 g/kg,我国市政污泥产量巨大,预计2025年污泥年产量将突破9 000万t (以80%含水率计),是极具潜力的磷源。现有两种从市政污泥中回收磷的途径:从市政污泥中直接回收磷和在市政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利用磷,而好氧发酵-土地利用是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工艺之一。该工艺可将市政污泥中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是实现市政污泥磷资源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有效磷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有机质和微生物对难溶性磷酸盐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难溶性磷酸盐转化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同时对以市政污泥好氧发酵为基础的难溶性磷酸盐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市政污泥中的磷资源利用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污泥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好氧颗粒污泥的工业化应用,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气升式间歇反应器(SBA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探讨在颗粒污泥成熟后,不同的污泥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负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有所影响。在SBAR中,污泥负荷为1 kg/(kg.d)时,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和降解效果均好于污泥负荷为0.6和1.4 kg/(kg.d)时,其SVI平均为28.04 mL/g,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37%和86.04%。当反应器运行77 d时粒径大于0.6 mm的颗粒仍占6.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