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含Mo、P的着色液对镍镀层进行阴极着色处理,得到兰紫、金黄、绿色和草绿色等多种不溶性的彩色配合物着色膜,膜层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XPS和AES分析结果表明,膜层的厚度分别为300、175、80和120nm,膜层中Mo以 4、 6价共存,P为 5价.从其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了金黄色膜层的组成为:Mo26.6%、P11.8%、Na5.3%、O56.3%。  相似文献   

2.
在锌镀层表面,磷钼矾和铈硅钨三元杂多酸(盐)具有较好的配位成膜能力,获得多种具有金属光泽的不溶性彩色配合物膜,膜层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a6(PMo9V30Oo)xHzO和K15[Ce(HSiW9O34)2].xH2O与锌镀层反应时,形成两种新型的杂多酸盐金黄色配合物膜耐蚀性最佳。XPS和AES分析表明,Na6[(PMo9V3O40].xH2O膜层中钼在膜表面的价态为 6,而在膜内层则以 6、 4价共存,其它元素的价态分别为:Zn( 2)、P( 5)、V( 5),从其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的组成为:Zn 19.7%,Mo 29.3%,V21.2%,P16.1%,O 13.5%,膜层的厚度为160nm。K15[Ce(HSiW9O34)2],xH2O膜层中元素的价态分别为:Zn( 2)、Ce( 4)、Si( 4)、w( 6),组成为:Zn11.3%,Ce13.7%,Si 21.5%,W 26.9%,O 28.8%,膜厚230nm。  相似文献   

3.
Mo(W)S4^2-与金属M(M=Cu、Fe、Zn、Ag、Ni、Sn)表面发生配位化学反应,得到不溶性且具有装饰效果的Mo(W)-S彩色簇合物膜。随着反应时间或加热时间的变化,膜呈现不同的具有金属光泽的颜色。这种膜层属于功能性修饰层,不仅赋予金属表面以美观的外表,而且提高表面的光洁度和清洁度,增强金属'一的抗腐蚀性能。本文采用加速腐蚀实验、LSV、CV、FT-IR、FT—Raman、XPS和AES研究了Mo(W)S4^2-在金属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探讨了簇合物膜的组成、性能、结构、化学状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膜层中存在桥基Mo(W)-S—M键、端基Mo(W)-S和Mo(W)-O键。膜为多分子层组成的复杂体系,其颜色是各组分统计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NH4)2Mo(W)S4溶液浸渍,在金属Sn表面获得了不溶性且具有金属光泽的Mo(W)-S-Sn彩色簇合物膜。FT-IR、F-IR、FT-Raman、XPS和AES研究表明,簇合物膜中存在Mo(W)-S-Sn、端基Mo(W)-S和端基Mo(W)-O键,膜层由Mo(W)、S、Sn和O元素组成,膜为多分子层结构,从AES深度分布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了元素的相对原子百分数和膜层厚度。  相似文献   

5.
将Fe-W非晶镀层在锌系磷化液中进行磷化处理,表面形成致密的磷化膜,显著提高了镀层在NaCI溶液中的耐蚀性能;采用AES和XPS测定Fe-W磷化膜的成分和化学价态,并对膜层进行了深度剖析。实验结果表明,磷化膜主要由ZeZn2(PO4)2、Zn3(PO4)2及少量Fe2O3、WO3和钼酸盐组成,厚度约为210nm。此外,还探讨了磷化膜的耐蚀机理。  相似文献   

6.
用加速化学和电化学腐蚀实验(LSV)研究了一系列有机缓蚀剂在镍镀层表面形成的配合物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肉豆寇酸在镍镀层表面形成的膜耐蚀效果最佳。采用XPS和AES研究了配合物膜层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在金属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探讨了配合物膜的组成、性能、结构、化学状态和形成机理。配合物膜由镍的氧化物和镍的肉豆寇酸配合物组成,其中Ni和O分别呈+2、+3和-2价。  相似文献   

7.
谷氨酰胺转移酶对食物蛋白质成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添加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对大豆分离蛋白(SPI)、酪蛋白酸(NaCN)、明胶、乳清蛋白浓缩物(WPC)、小麦面筋蛋白(WG)及花生分离蛋白(PPI)6种蛋白质成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成膜溶液中加入TGase,蛋白质膜的抗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WG,SPI,NaCN和明胶这4种蛋白质膜的抗拉强度分别增加36.2%,17.7%,13.1%和25.6%(P≤0.05);NaCN,SPI,WPC,WG和明胶这5种蛋白质膜的表面疏水性分别增加216.1%,116.9%,30.5%,26.4%和2.4%(P≤0.05);同时膜的水分含量、总可溶性物质量及透光率也明显降低;明胶膜、NaCN膜和WPC膜的断裂伸长率分别增加16.3%,72.6%和172.3%,SPI膜和WG膜的断裂伸长率则分别降低7.5%和36.2%.电泳分析表明TGase使6种蛋白质均产生了共价交联.  相似文献   

8.
通过加速化学和电化学腐蚀实验(LSV)比较了长链脂肪酸和杂环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机缓蚀剂在镍镀层材料表面形成的配合物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硬脂酸在镍镀层材料表面形成的膜耐蚀效果最佳.用光电子能谱(XPS和AES)研究了配合物膜层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在金属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探讨了配合物膜的组成、化学状态和缓蚀机理.硬脂酸分子中COO-中的氧原子与镍镀层表面发生界面反应形成硬脂酸配合物膜,膜由镍的氧化物和镍的硬脂酸配合物组成,其中Ni和O分别呈 2、 3和-2价,配合物膜的结构可表示为Ni-硬脂酸/NimOn/Ni,各元素的相对原子百分浓度(A.C.%)分别为Ni65.6%、C23.5%、O10.7%,该膜层厚度约为12.5nm.  相似文献   

9.
羰基金属气相沉积方法进行Al2O3基片表面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羰基金属气相沉积的方法,以Fe(CO)5和Mo(CO)6为源,在Al2O3陶瓷基片上,制备了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稳定的显微结构的Fe/Mo表面合金化层,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表面性能。作为表面改性的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重要的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0.
铝酸钠浓度对镁微弧氧化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aAlO2溶液中于恒压条件下对镁进行了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NaAlO2浓度对微弧氧化膜表面形貌、相组成和表面硬度的影响,并对不同NaAlO2浓度下所得的微弧氧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NaAlO2浓度的升高,微弧氧化膜表面的孔洞明显减少,致密性增强,表面硬度显著提高;微孤氧化膜主要由MgO和MgAl2O4相组成,随着NaAlO2浓度的升高,MgAl2O4相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随NaAlO2浓度升高,所得微弧氧化膜的腐蚀电位逐渐增高,表明耐蚀性逐渐增强,与未处理的试样比较,其耐蚀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将热镀锌钢板用二步法(先后浸入钼酸盐钝化液和硅烷溶液)和一步法(一次浸入加有钼酸盐钝化剂的硅烷溶液)获得钼酸盐/硅烷复合膜,用XPS和AES对 2种复合膜的化学成分进行表面分析和剥层分析,用Tafel极化曲线测量和盐雾腐蚀试验(NSS)对膜层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单独的钼酸盐转化膜、硅烷膜对比。结果表明,由一步法制备的复合膜与二步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相似的双层结构,内层以钼酸盐转化膜(含O、Mo、Zn、P)为主而外层以硅烷膜(含C、O、Si)为主,内外层之间及膜与锌基体之间的化学成分呈梯度变化;和单独的钼酸盐膜、硅烷膜相比,2种复合膜对腐蚀的阴极过程的抑制明显增加,自腐蚀电流减小至单层膜的1/5以下,耐蚀性显著提高,接近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相似文献   

12.
离子镀氮化钛膜层综合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 X 用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X 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用空心阴极离子镀法(HCD)生长的氮化钛膜层作了综合测试,对膜层的组分和结构作了分析,着重论述了外表面氧化膜及界面过渡层的产生和作用。由 XRD 分析得知,氮化钛晶粒中与衬底有良好共格关系的那些晶面平行于膜面生长。  相似文献   

13.
镀锌钢上钼酸盐/硅烷复合膜的组成与耐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在热镀锌钢板表面获得钼酸盐/硅烷复合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俄歇电子能谱剥层分析(AES)、盐雾腐蚀试验(NSS)及Tafel极化曲线等对两种复合膜的化学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单独的钼酸盐转化膜、硅烷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相似的双层结构,内层以钼酸盐转化膜(含O、Mo、Zn、P)为主,外层以硅烷膜(含C、O、Si)为主,内外层之间及膜与锌基体之间的化学成分呈梯度变化;与单独的钼酸盐膜、硅烷膜相比,两种复合膜对腐蚀的阴极过程的抑制明显增强,自腐蚀电流减小至单层膜的1/5以下,耐蚀性显著提高;两步法制备的复合膜耐蚀性超过常规铬酸盐钝化膜,而一步法制备的复合膜的耐蚀性比由两步法制备的稍差,但仍接近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四球机上研究了四异丙基硫代过氧二磷酸酯对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硫化氧钼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发现硫代过氧二磷酸酯(TPDP)对硫磷酸硫化氧钼(MoDDP)的抗磨减摩性能有协同作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的结果表明,TPDP的存在,能提高表面膜中Mo、S的含量,并给出一种可能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双辉技术在20钢表面进行Ti、C、N三元共渗,研究如何控制通氮保温时间来获得不同组织结构的n(CN)渗镀层。结果表明:随通氮保温时间的增加,渗镀层表面的颜色由紫罗兰色逐渐变成金黄色,其厚度也迅速增加,可超过20μm;渗镀层内物相的构成也随之变化,保温0.5h渗镀层内无Ti(CN)形成,保温时间超过2h时,有Ti(CN)生成,且随保温时间的增长,其结构由TiCα7Nα3变成TiCα2Nα8;同时渗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逐渐变大,最高可达70N左右。  相似文献   

16.
钢铁表面Cu—Sn—P/Ni—Sn—P合金复合镀层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铁表面浸镀Cu-Sn-P合金,得到金黄色仿金镀层.在金黄色镀层上化学镀法Ni—Sn—P合金,形成Cu-Sn-P/Ni-Sn-P合金复合镀层,确定了镀液的最佳组成和工艺,用盐水浸泡测定复合镀层的防腐蚀性,用SEM,XPS和AES谱分析镀层的表面形貌、组成、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合金复合镀层使钢铁耐腐蚀性得以改善,Cu—Sn—P镀层可表示为Cu—Sn—P/CuxOy/SnxOy;Ni—Sn—P镀层可表示为Ni—Sn—P/NixOy/SnxOy,各元素的相对原子百分浓度分别为Ni52.2%,O6.9%,Sn18.7%,P12.9%,Fe9.3%.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普通玻璃衬底上沉积Mo薄膜,研究了工作压强、溅射功率对Mo薄膜的电学性能、表面形貌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我们所使用的压强范围内(O.2~2.O Pa),溅射压强低时,沉积速率较快,制备出的薄膜导电性能亦较好;O.4 Pa时达到最佳值,电阻率为1.22×10-4Ω·cm,且扫描电镜(SEM)图显示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