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数字化场景下互动影响设计的问题,基于认知行为理论从用户使用场景出发挖掘用户需求,强调了注重用户体验和参与度的重要性。通过整合用户信息和构建预测模型,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行为模式,提供更适合用户的服务和体验。文章还验证了模型性能,证明模型能够提供有效的设计策略和方法,从而提升数字化场景下互动影响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无线增值服务市场以及移动支付的各种方式进行研究,提出移动支付平台分为无线综合接入系统、移动支付核心处理系统、银行支付网关、商户支付服务四部分;详细分析了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体验经济的影响下,手持移动端的交互功能与体验设计思维深度碰撞,进而提出全新的交互体验功能.以手持移动端的交互设计方法和原则为基础,以KANO模型为研究方法,对手持移动端交互功能的创新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模型构建、数据提炼、比对分析三个步骤进行各项功能的满意度研究,提出以视觉化设计、人性化设计以及通用控件设计三大方向为创...  相似文献   

4.
手机图书馆是一种新兴的移动阅读服务手段,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能有效地发挥图书馆对公众的引导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了高校手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状况,并提出了通过加强用户体验、系统建设、宣传力度及关注用户功能需求等手段来全面推动广西高校手机图书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用户体验直接关系到用户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感受和评价。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界面设计、资源质量、服务功能、系统性能和情感感知。为了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不断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系统优化,打造优质服务平台;加强资源建设,深化信息服务层次;融入情感元素,彰显移动服务魅力;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用户知晓度;加强馆际合作,建立协同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移动微支付方案能够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子钱包的微支付方案.该方案由用户、商家、可信支付平台(trusted payment platform,TPP)共同组成,电子钱包作为联系用户和商家的安全平台,可协助用户安全地完成移动微支付交易,且实现对微支付账户的管理和更新.利用哈希链生成支付节点,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公钥签名算法对数字交易过程进行加密并提供身份认证服务.结果表明,电子钱包的引入可以及时检测到用户的二次花费,该方案安全性能好,系统运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4G业务的进一步普及,手机钱包客户端、应用内支付、手机刷卡器、二维码支付、NFC近场支付等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得到迅速发展.消费者对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认可,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移动支付,也称作手机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一般为手机)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方式.作为一种集移动性、及时性、定制化、集成性于一身的电子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可让用户获得更加便利、快捷、实惠的支付体验,从而推动电子支付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  相似文献   

8.
为了拓展移动图书馆网站服务空间、提升用户体验,提出一种利用渐进增强策略来构建移动图书馆网站的方法,旨在使移动图书馆网站不仅能兼容绝大多数移动终端设备,同时还能根据移动终端设备的性能来分别实现不同的最佳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9.
为使老人淋浴椅更好地满足用户情感体验需求,提出了老人淋浴椅的情感化设计。对用户特征及情感体验要素进行分析,确立了用户对老人淋浴椅的情感化需求模型。以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为指导,增加产品搓背和按摩功能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用户的自尊心和独立意识等情感化需求,为老人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师生通过移动设备查询和处理教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部分高校虽然基于已有的移动开发模式实现了移动教务系统,但鉴于信息安全和建设成本,实现的功能相对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师生的需求.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式+微服务的建设模式,实现以较低的投入成本建成安全系数高、体验好的移动智能教务系统,满足在校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式建设的系统在投入成本、数据安全和用户体验方面优于其他已有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医疗自助终端的功能升级与拓展,同时医疗自助终端面向广大用户群体,应具有良好的包容性,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体验。总结医疗自助终端现存的问题,提出面向老年用户的医疗自助终端的包容性设计原则,对医疗自助终端进行重新设计,使用眼动设备测试重新设计的医疗自助终端的可用性,并对青年组和老年组的眼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包容性设计原则重新设计的医疗自助终端在完成率、效率及用户满意度上都比较趋同,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且未影响青年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医疗自助终端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2.
在多媒体艺术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是用户体验中的相对重要的环节。总的来说它可以为设计中的用户体验提供以人的因素为主的人体尺度参数,与"机器"的功能合理性提供出相对应的依据,及为人文环境提出相对应的设计准则。多媒体艺术设计中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了当下多媒体设计中的主体,它最主要的体现了人类与计算机的结合来共同完成的设计需求。多媒体艺术设计中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了当下多媒体设计中的主体,它最主要的体现了人类与计算机的结合来共同完成的设计需求。多媒体设计的艺术形式就是比较综合性强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新艺术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网络的高度发展,传统旅游行业与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融合速度加快。景区APP是景区完善服务、二次营销的必要举措,但在关注度、使用率以及黏性方面存在劣势。该文对旅游类APP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完成对景区APP信息构架的重组,增强其便利性和实用性,提升用户体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以GPS+LBS双定位技术做好导航交互、以简单精致人性化的设计强化情感体验、以动效设计加强体验舒适度,从而改进用户体验,提高景区APP产品的质感和格调。  相似文献   

14.
校园一卡通作为校内用户数量最多的支付载体也是校内最普及的支付方式,但是当前校园一卡通的管理体系存在卡库不平、圈存到账不及时、结算人工化、人力成本高等问题.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影响,同时为校内师生提供更新颖的一卡通校内支付方式和提升校园智慧信息化体验,本文结合当前大热的网上支付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支付与移动支付结合的校园"支付宝"电子支付平台,该平台满足了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广大师生用户对更丰富和便捷的校内支付方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贺彦琨 《甘肃科技》2016,(22):31-34
移动支付作为零售支付体系的重要创新和传统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市场前景广阔。移动支付能够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促进电子商务及整个消费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百姓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同时,移动支付能够促进解决金融服务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普惠制金融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移动支付日益成为产业创新和投资的热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移动支付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完善的支付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总体看,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特别是支付风险的防范、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受理环境建设、产业分工合作以及商业模式选择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支付业务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然后从移动支付的定义入手,详细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定义、分类、实现技术和主流的业务模式和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现状,为建立博弈模型打下立论和假设基础。通过运用三种博弈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模式基本情况,并通过求解博弈模型均衡解得出结论,从而以定量的结果为参考依据,提出了我国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计算机与自动化"栏目中,王秦等的《移动商务环境下身份认证机制的研究》,提出了移动商务身份认证机制的设计需求和设计原则,指出身份认证、密钥协商以及抵御常见攻击是移动商务身份认证机制设计的主要内容。牛芳等的《基于离散频带的中继协作网络频谱聚合  相似文献   

17.
周志鹏 《科技信息》2010,(32):239-239
注重用户体验是商业网站设计的重要内容。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站才能得到用户的垂青,从而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架构设计、交互设计、页面特效和视觉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商业网站提高自身用户体验的途径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总结,冀望能对国内的网站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用户更加注重提供在线服务的应用和体验,旅游APP开始成为各旅游供应商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业务平台.以携程旅行、马蜂窝旅游、去哪儿旅行、驴妈妈旅游、艺龙旅行为代表的综合类旅游APP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赋值法及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用户体验的综合类旅游APP功能评价模型,并邀请具有一定体验经历的用户...  相似文献   

19.
刘耀阳 《科技资讯》2014,(34):16-1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行其道,为多尺寸浏览器自动配适而生的响应式交互设计逐渐受到重视。按照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移动互联网端的数据流量将超越PC端数据流量。响应式web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可以为不同设备环境(系统平台、屏幕尺寸、屏幕方向等)用户提供更加舒适友好的操作界面及用户体验。随着智能大屏幕移动设备的普及,响应式交互设计的应用与发展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该文对响应式交互设计的概念、优势、实现方式进行了介绍与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部分应用和游戏设计只能由单个移动设备终端实现、缺乏互动性,用户体验单一.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CP长连接的移动设备分屏交互技术,此技术由多个移动设备终端和服务器通过交互协议,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互动.实验结果表明,此交互技术不仅给用户带来更加完美的体验,而且真正实现了多移动设备之间的分屏交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