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储量大,煤质好,开采条件简单,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二维地震勘探在新疆找煤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该文通过二维地震勘探在新疆北部无钻孔标定层位的不利因素下,运用了可控震源作为野外采集方法,获得了可靠的野外资料;通过静校正、反褶积、叠后去噪等一系列手段取得高保真度、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的数据体;运用成熟的解释方法提供了丰富的地质成果,很好地指导了钻探验证孔的布设。这被勘探开发实践证明是一条科学合理高效的找煤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正强  李琼 《科技资讯》2012,(1):145-145
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煤层气储层的研究变得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煤储层内部的精细描述。由于煤层气藏所具有的独特性质,相比常规勘探方法,地震勘探具有巨大优势。通过对沁水盆地的煤储层测试分析,阐述了煤储层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煤层气储层预测提供理论支持,对地震方法在煤层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地震勘探中,如何解决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激发技术,提高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一直以来是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技术课题。近年来,随着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可控震源技术在地震勘探震源激发技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通过实例论述了可控震源技术在甘肃河西地区地震勘探中所取得地震地质效果,同时也为类似的地区开展可控震源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由于石油地震勘探领域中地震地层学的出现,地震相分析的概念逐渐被认识并被广泛应用,八十年代末期被逐渐应用到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铁法外围煤炭普查地震勘探典型时间剖面的分析和研究,证明地震相分析方法在预测含煤地层及富煤带方面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闽华 《海峡科学》2007,(8):96-96,95
在员当井田详查(最终)地质勘探实施期间,国务院出台了"新建煤矿项目必须达到30万吨以上井型"的新规定.为符合新的技术政策,实施有效地质勘探,创新使用"三个开采系统"的方案来构建39万吨井型矿井的计划目标,并据此进行地质勘探,以满足各开采系统相应的资源量.为此,调整了勘探方法和策略,补充作了第二阶段勘探设计.详查勘探过程中,为获取更多的资源量,在诸多地质问题和地质勘探意见上主要研讨和进行了"三下找煤"突破.新地层之下找煤和老地层之下找煤已经取得突破,其中井田西边界"火成岩"之下找煤突破正在研究和进行中."三下找煤"的每一项找煤的技术性含量高,属课题性研究项目,而"火成岩"之下又是近年刚刚突破的研究结果.本井田却集中了三个项目为一身,地质素材全面、丰富,在全省属首例,是地质成果的范例井田.  相似文献   

6.
研究煤田构造体系的发育规律是煤田地质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对找煤关系极大。我国南方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变化形式多样,为北方煤田所罕见。江西赣中煤田是我国南方主要产煤区之一,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如对这些地质资料多作一些分析研究,反复认识其变化规律,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对今后找煤将会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伦台—塘坝(2)块段找煤施工钻孔见煤情况分析,结合本区的地质构造特点,推断出本区赋存有一定的煤炭资源储量,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含煤性和煤质较好,主采煤层12层以上,含煤地层厚度大于2866m。该区煤炭资源总量可突破40亿吨以上,该块段可作为煤炭勘探后备基地。  相似文献   

8.
庞晓明 《科技信息》2011,(20):I0306-I0306,I0308
本文主要研究地震的试验方法的选择、静校正、叠前偏移、速度普分析对地震工作起到的作用,本次研究工作以新疆伊北煤田霍城县克西肯萨依煤矿区勘探二维、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哈密市砂墩子覆盖层较厚,以往工作程度低,通过综合勘探手段,找到了可供建井煤炭资源。解决了哈密矿务局主力矿井资源枯竭状况,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论文分析了勘查区地质特征,阐述了找煤思路,对新疆隐伏区找煤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地震勘探的关键是尽可能保证地震子波的一致性.为了查明煤储层空间展布、小微构造发育和煤层气高产富集区,需要获得高保真、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本文结合在华北延川南和贵州省织金地区煤层气地震勘探实例,从检波器制作工艺与原理、野外埋置、子波一致性、叠加剖面等方面,对比分析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与模拟检波器组合接收的地...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三大含油气系统及勘探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经多年勘探已形成北部侏罗系找油 ,西部第三系找油和东部第四系找气的勘探局面 ,但进一步的勘探却举步维艰 .为了开创新的局面 ,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综合分析该区地震、地质和油气藏特征的基础上 ,应用含油气系统新概念分析了各系统基本要素和特征 ,并对各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的纵横向变化规律 .认为各系统烃源岩均有西好东差的特征 .找出了各系统勘探存在的焦点问题 ,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过程中经常用到地层的平均速度,而平均速度的求取不易,尤其在测井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平均速度的求取更难等问题.依据地震勘探原理,在中、浅层地震勘探中,可将沉积地层近似为连续介质的地质模型,在连续介质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验公式,应用均方根速度在连续介质情况下的近似公式及数据处理中所得到的速度谱资料能够计算出平均速度的经验公式,得出的平均速度能够满足中、浅层地震勘探中时深转换的需要,另外,应用平均速度及钻孔资料可以对地震时间剖面进行相位标定.  相似文献   

13.
张建文 《太原科技》2006,(9):59-60,63
在镇城底矿南四采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中,将三高资料处理应用到山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中确实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三大含油气系统及勘探焦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柴达木盆地经多年勘探已形成北部侏罗系找油,西部第三系找油和东部第四系找气的勘探局面,但进一步的勘探却举步维艰,为了开创新的局面,寻找新的突破口,在综合分析该区地震,地质和油气藏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含油气系统新概念分析了各系统基本要素和特征,并对各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的纵横向变化规律。认为各系统烃源岩均有西好东差的特征,找出了各系统勘探存在的焦点问题,提出解决这些总理2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弹性波动理论出发,结合实际的浅层激发条件,系统的讨论了炸药源激发子波的形成及近地表附近地震波的传播特征,研究了地震激发井深与炸药量的地震激发机制,并对实际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震激发条件的选择方法。从宽带地震勘探的思维出发,指出了地震勘探的动态范围与勘探精度的关系,制约地震勘探成果精度的瓶颈是采集系统的动态范围,数字检波器的动态范围大有利于提高勘探成果的精度,通过示例研究表明,利用宽带勘探的思想可以实现高精度勘探。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电磁勘探方法拟地震解释的可行性,针对电磁波与弹性波在传播理论上的类似之处,介绍了电磁法拟地震解释的摹本原理,通过对探地雷达和常规电磁法使用的不同频率电磁波在损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的对比分析,指出地质雷达使用的是超高频电磁波,传播规律和弹性波相似,可以直接利用地震勘探的处理解释方法进行解释;常规电磁法勘探因使用的电磁波频率较低,具有明显的色散效应,其传播规律和弹性波有较大差异,采用拟地震解释难以得到理想效果。该成果对电磁法拟地震解释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丁广 《科技咨询导报》2012,(20):149-149
本文从地震系统入手,对地震数据库的常用技术进行分析,并论述了地震数据库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一方面希望能够结合当前形势完善地震数据库,使地震数据库可以更好地满足地震系统的数据组织和管理要求,便于日后油田勘探开发中更有效地得出地震成果数据,另一方面希望以此为基础,能够进一步突出地震数据库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个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进行三维地震勘探,采掘过程中实际揭露的构造与三维地震解释的构造进行对比,证明运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保障安全、高效地采掘生产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补充钻探与巷探费用。尤其是对东荣三矿这样面临着高产高效转变时的地质勘探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淮南矿区三维地震勘探中,主要煤层(13-1煤层)地震反射波很强,对下部煤层(薄且不稳定)构成强屏蔽,几乎得不到反射波。通过分析研究,采取新的技术方法, 解决了困惑多年薄煤层地震探测的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杨五辈  赵泽  马国荣 《甘肃科技》2012,28(21):39-43
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地区,三维地震勘探作为一种先进的勘探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在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成功的运用。由于山区地形复杂,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成孔形式不一,数据采集困难。通过对岩石出露区、坡积物堆积区及黄土覆盖区进行试验分析,采用了封孔、压孔、组合炮及特殊观测系统等手段,有效地压制了干扰,提高了信噪比,使目的层反射波明显,得到了较理想的野外原始数据。山区地形变化大,基岩裸露,山谷内多冲积物,地震施工困难,各种波干扰严重,记录质量较差。根据山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三维地震的激发条件、接收条件、地震资料处理等常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技术方案及施工措施。以甘肃省赤城山区三维勘探为例,介绍了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施工方法及处理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山地三维地震勘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