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4,(9):50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等三大类。到2002年止,全世界125个国家拥有世界遗产730处,其中文化遗产563处,自然遗产144处,文化和自然遗产23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届大会上正式通过的。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01年底,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04,(9):5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1月,由21名成员组成,负责《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实施。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委员会内由7名成员构成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筹备委员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4,(9):49
中国高句骊等世界16个遗产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相关链接>>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将中国高句骊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等世界各地16个遗产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盛京三陵分别作为明清皇宫、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30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高句骊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朝鲜高句骊墓葬群也…  相似文献   

4.
白金书架     
《世界遗产悬谜》作者:张翅王纯出版:花山文艺出版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并设立基金,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进行保护。迄今为止,全球共有世界遗产788处,其中文化遗产611处,自然遗产15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23处。本书选取《世界遗产名录》中多年来为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千古之谜,将世界的奇迹与世界的难题作了综合的分析和阐述。它触及了古代文明的兴盛与衰亡,特别是那些似乎超出常规的、难以理解的、悬而未决的人类古代文明中的重大奥秘,相当于对世界遗产之谜的一次浏览,也是…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的申遗项目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是整个人类的瑰宝,在文化、旅游、自然风光等方面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这些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和保护。今天的我们在重新走过这些地方的时候,仍旧可以感受到数千年前它们恢弘的气势。  相似文献   

6.
庐山以其雄浑奇秀的自然地质景观和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批准为首批世界地址公园.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2011,(8):F0004-F0004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进一步扩大,新增4处自然遗产,其中包括肯尼亚湖泊系统、日本小笠原群岛、澳大利亚宁格鲁海岸和约旦瓦迪拉姆保护区。同时,洪都拉斯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保护区重回《世界濒危遗产名录》,印度马纳斯野生生物保护区则甩掉  相似文献   

8.
杭州城市建设喜讯不断,使这座美丽古都一次又一次地焕发出勃勃生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同时,为提升杭州城市交通和接待游客的能力,杭州地铁1号线将在2012年国庆节开通运营。  相似文献   

9.
缘起 《科学之友》2004,(9):41-42
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第三大国。这些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从总体上看是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的,但也存在着开发利用超负荷、企业化经营、保护经费不足等突出问题。世界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保存保护世界遗产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兴盛起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就成了人们旅游的首选之地。然而,全球气候越来越恶劣,游客人数越来越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开始严重威胁世界遗产。英国“未来趋势”研究中心最新提供的报告称,越来越多的遗产景点将因气候变化和游客增多而被严重损毁。“未来趋势”研究中心在为英国的丘吉尔保险公司准备的一份报告中列出了10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包括美国佛罗里达的湿地、希腊的古雅典城遗址、克罗地亚的达尔马提亚海岸、意大利的阿玛尔菲海岸、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在15年内,这些景点可能…  相似文献   

11.
公元1~7世纪建造的"圣城"特奥蒂瓦坎,在墨西哥被称为"众神降生的地方",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几何形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闻名于世,最突出的是形状独特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相似文献   

12.
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作出决定,正式将中国申报的杭州西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充分展现我国"天人合一"这一传统文化的杭州西湖,就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杭州西湖,历来有"人间天堂"之誉。一提起它,谁不心驰神往,欲求一游?我国有一句民谚:"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你看,它三面环山,层峦叠翠;一丘一壑,浑然天成。你看,它一泓湖水,碧波荡漾;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散布其间;说不完的传说故事,产生于此。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7,(9):26
公元1~7世纪建造的"圣城"特奥蒂瓦坎,在墨西哥被称为"众神降生的地方",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几何形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闻名于世,最突出的是形状独特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相似文献   

14.
NewTempoScience48西班牙拥有38项世界遗产,旅游业也非常发达,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名列世界前三位,是名副其实的“遗产大国”和“旅游王国”。在苏州参加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的西班牙文化部遗产保护局主管贝尼托·布尔格斯·巴兰特斯介绍了西班牙在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间实现双赢的经验。巴特兰斯强调了遗产保护教育的重要性。西班牙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世界遗产的保护课程,这样能保证民众从小就形成尊重、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西班牙有很多遗产保护与古迹修复学校,培养专门的古迹修复人员。西班牙政府还出资在拉美建立了近30所这样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视点     
世界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不管是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带有显著的民族特性。文化遗产是从文化意义上标识出一个民族的个性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自然遗产则是文化遗产的本源,因为文化本身是适应自然的过程、自然的现象和自然的格局所发展而成的,没有自然多样性就不存在文化多样性,正因为中国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才造就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学、艺术和社会格局。———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环境中心主任谢凝高视点  相似文献   

16.
<正>欧亚大陆,横跨11个时区,面积约5000万平方千米,数千年来都是世界的中心。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蕴含着无数人的开拓与跋涉,诸多文明的交融与传承。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其1877年出版的著作《中国》中首次提出以来,丝绸之路的概念不断拓展。中国境内公认的线路有四条:一是汉唐时代经河西走廊至西域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二是中国北部的草原丝绸之路,三是在元末成为陆上主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四是宋代以后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泉州地处沿海,曲折的海岸线和广阔起伏的山林让泉州人能够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美味。最大程度地激活鲜味,是泉州人对于美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4,(9):44
并不是所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单的遗产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遗产正在遭到破坏,而这些遗产有必要得到特殊的关注与保护。世界濒危遗产目录的性质就是想把全世界的注意力和需要保护的紧迫性放在那些已经包括在世界遗产目录中的、且其价值受到威胁的景观上。现在已有35处遗产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目录。  相似文献   

19.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热日趋升温。平遥古城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旅游收入从18万元猛增到500万元;黄山列入世界遗产后,旅游收入由数百万元猛增到2亿元。巨大的经济效益使人们纷纷趋之若鹜,世界文化遗产是否能成为诱人的旅游标签呢?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阶段,是当前人类社会面对的共同话题。通过践行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绿色中国、低碳中国、优美中国与幸福中国,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的实现路径。生态文明源于环保,又高于环保,环保是生态文明的主阵地。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的实现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