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兴勇 《科技信息》2011,(21):I0113-I0113
水表集抄系统功耗分析在水表集抄系统中,脉冲远传水表主要是一个无源的机械装置,电能量由采集终端供给;采集终端负责采集水表的脉冲信号,将水表的机械数据转化成电数据储存起来,供上位机抄录使用,是集抄系统的核心所在。但是由于采集终端一般不能和市电连接,无法利用市电作为电源,只能采用电池作为电源,因此采集终端的低功耗设计在集抄系统的低拉耗设计中显得极为重要;而远程抄  相似文献   

2.
根据电热化学炮负载对电源电压,电流波形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以补偿脉冲发电机为大功率脉冲电源的多途径波形调节策略,建立了包括补偿脉冲发电机和毛细管非线性电阻负载的系统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波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补偿脉冲发电机波形调节问题,可以满足电热化学炮负载对电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路输出整流电源系统在进行数字控制设计时因触发脉冲多而引起的资源"瓶颈",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多路三相晶闸管整流电路的数字移相触发电路。以CPLD为核心,采用可预置数计数器,通过总线锁存器对多路三相半波触发脉冲进行控制,产生多组三相脉宽可调的触发脉冲。输出脉冲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不需要同步变压器,可实现相序自适应。对多路触发脉冲的整流电源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设施农业环境监测仪普遍存在的采集参数少、能耗高、电源单一、网络覆盖小、信息难共享等不足,采用传感器阵列技术为智能传感终端配置了光、温、湿、气、酸、像的多参数传感器,实现了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形态的多功能综合采集;采用传感器时分复用技术和太阳能、市电、蓄电池三级队列智能电源管理,实现了低功耗和电源多样性;利用ZigBee网络与3G网络、Internet相结合,设计了具有3G和Internet接口的传感器网络网关,实现环境监测的局域采集与广域覆盖功能;采用Java、Flex和MySQL技术构建了设施农业环境监控中心,实现了环境监测数据在互联网上的集中共享.创新点是智能电源的设计和系统的完整实现.对最终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现代化和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发展需要,对现代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软开关双丝脉冲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逆变电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双丝脉冲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MAG)焊的工艺要求,将软开关技术、双闭环控制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一套软开关双丝高速脉冲MAG焊电源,并应用计算机信息测试采集平台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特性,主从机协同控制稳定可靠,完全可以满足双丝高速脉冲MAG焊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由合肥电子储存环注入系统输出数千安培电流脉冲的脉冲电源短路过载与同步关系不稳定现象,研究了该系统脉冲电源电路应满足的等时触发关系式和触发电路,认为脉冲电源原设计的触发电路缺少抑制强干扰的功能.还研究了前沿触发门闩电路对时钟脉冲的选通能力和干扰脉冲的抑制能力,认为前沿触发门闩电路在强干扰环境下,具有很强的抑制干扰作用.用前沿触发门闩电路改进合肥储存环注入系统脉冲电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0):7397-7401
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ZigBee技术为基础,采用Omnivision公司的CMOS视频传感器采集图像,采用JN5139-Z01-M02高功率数据传输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传输,采用TPS63020电源控制管理芯片对电源进行管理。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火灾监测、安全监控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电动汽车的多模式复合电源系统效率,提出一种能量管理自适应优化方法。对多模式复合电源工作模式进行分析,设计超级电容自适应参考电压。建立复合电源系统效率优化目标函数,并结合电池荷电状态和超级电容电压设计电池输出功率补偿规则和能量管理自适应优化方法。搭建多模式复合电源系统仿真模型和测试平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UDDS和NEDC路况下,与滞环控制相比,采用能量管理自适应优化的多模式复合电源系统效率分别提高1.13%和1.02%。采用能量管理自适应优化的多模式复合电源不仅能自适应选择工作模式和完成电池输出功率补偿,而且避免了电池输出功率突然增大,保证了电池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用高频双向脉冲电镀电源来代替传统的直流电镀电源,以实现更好的电镀效果,满足多层、高密度印刷电路板镀铜的需要。文章对脉冲电镀电源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介绍,阐述了双向脉冲电镀电源在实际电镀中的优势,说明工业生产中采用双向高频脉冲电镀电源的优势和必要性。同时,文章对DC/DC变换的原理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介绍了DC/DC变换的基本分类、构成以及相关电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火花加工机床脉冲电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毅 《科技信息》2008,(6):78-79
电火花加工自从问世以来,就以其自身的特点备受制造业的广泛关注。脉冲电源作为电火花加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电火花加工工艺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研究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的实际意义,介绍了当前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的研究现状和新的发展趋势。并对几种新型脉冲电源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遵循J2EE技术体系,采用组件化、动态化的软件技术,开发、设计出一套电力营销支持系统,实现了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基本功能,如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供用电合同管理、抄表管理、核算管理、电费收缴及账务、用电检查等,同时还实现了用电营销决策分析与监控系统功能,指出该系统可以与其他系统的数据集成,做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减小劳动强度,从而以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将在电力生产、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讨论目前国内电力系统模拟屏监控系统现状的基础上,以某局地调模拟屏实时监控系统为背景,提出了电力模拟屏实时监控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不仅包含所有传统监控功能,而且能全面地反映电网运行状况,通过对灯光、数显、智控盒等设备全面的实时监控,使模拟屏监控系统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成为一个结构独立的子系统。本文还通过对实时数据、键盘功能、通讯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阐述,介绍了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高压开关的远程监控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PA-100智能单元的电网参数采集系统。叙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数据采集方案,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的功能,以及在软件实现过程中采用的两个关键技术。实践证明:系统通过网络监控高压开关的运行状况,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软件工程学的原理和数据库的理论,以电力信息管理系统供用电统计为例,讨论了电力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有关技术问题.文中重点论述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问题,给出了需求分析过程及其文档描述方法、系统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CS5460A的智能电力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智能家居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需求所提出的。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该系统的外围芯片和CS5460A芯片构成的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抄表、电能测量、过载断电等功能;结合时钟芯片DS1302,EPROM存储芯片X5045和读卡器模块ZLG500C,使系统能完成远程付费、数据备份、自动断电等功能,实现对电能测量自动化控制和数字化管理;该系统的微处理器能够控制整体系统,并用软件的方法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存储。  相似文献   

16.
谢瑞  肖海红 《河南科学》2009,27(12):1550-1554
根据GIS矢量数据模型特点,将配电网空间数据归纳为点对象和线对象,建立了基于GIS的配电网矢量拓扑模型.系统采用MapInfo的图层管理模式管理电力设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实时建立节点与馈线间的拓扑关系,并确定电源开关和调度隔离开关,在此基础上确定电线路电流方向.利用SQL数据库,弥补了将数据单独存放在MapInfo在操作二维属性表时效率不高的缺点.算法的实现以凌河配电网调度模拟系统为例,验证了利用GIS技术管理配电网供电模拟算法的实现过程.实践表明,提出的配电网数据模型及空间拓扑分析算法具有效率高、易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SPWM调制对中频永磁发电机的逆变工频电源系统的设计,通过实测样机的电压波形及性能与电励磁的工频发电机的性能比较,分析中频永磁发电机的逆变工频电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用户侧数据的采集、传输是用户侧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各类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不间断供电是保障用户侧管理系统数据正常采集的关键。本文针对配电网用电安全数据采集系统,探讨了从中低压配电间进线附近抽取磁场能量的可行性,提出一种新型感应取能装置。通过对铁芯结构、参数、取能效率以及饱和效应的分析,表明装置能够从单相电缆周边交变磁场中抽取不小于4W的功率,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通过控制电路改变取能线圈和补偿线圈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拓扑关系,提高了补偿线圈的抗饱和的灵活度,利用PWM交流斩波控制补偿线圈回路,拓宽了感应取能装置工作电流变化范围。装置的供能电路基于开关电源设计,加装了超级电容-锂电池储能,在三相端子抽头上分别安装取能线圈,提高了输出功率。测试表明,同以往取能装置相比,本文的设计具有更高的稳定度和更宽的工作电流范围,可满足采集系统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井下使用的移动机器人涉及电机驱动、传感器信息采集、电源供电管理等的安全防护问题。本文介绍了井下探测救援机器人各个关键技术的工作过程和突出功能,以及在各个关键设计模块中安全防护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测温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了电力线路温度采集及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