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本文首次报导了我国八种不种来源腐植酸(HA)的差热谱图及其差热分析数据.据其差热谱图,这八种HA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土壤HA,它在400~560℃范围内有三组高温放热效应,但反应热较小,约为1.4千卡/克.第二类是泥炭HA,它在高温放热效应之前220~380℃之间还有一组中温放热效应,其平均反应热为2.1~2.5千卡/克.第三类是风化煤HA,它在高温放热效应前有一组较小的中温放热效应,其平均反应热为2.0~2.3千卡/克.  相似文献   

2.
奇妙称重     
给阳光称重阳光、宇宙光、激光和灯光等都可以称重。这是因为凡是有光照射的地方,都会受到一种压力。不同光的压力效应不同,而且密度、热效应也不同。科学家用压敏光电仪和电子计算机处理测算:若以单位面积白色光的重量10()为基数,则单位面积黑色光为187g、黄色光为1139、绿色光为133g、蓝色光为1529、紫色光为1559、红色光为I58g。绘声音称重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给声音测量的“拜”,它能精确测出人体所受的超声波压力。这种“拜”在医学上用途十分广泛。测量声音重量时,只要在秤臂上挂一小块吸声毡,光测出声波冲击毡块的压…  相似文献   

3.
以Co为中心金属离子,对氨基苯甲酸为配体,合成了含有丰富氢键的配合物Co(NH2C6H4COO)2*(H2O)4单晶. 对它进行了IR,UV-VIS-NIR光谱的测定,并经X-光四圆衍射仪测定,确定了它的晶体结构.从结构分析可知,该化合物晶体是通过丰富的氢键将分子连接成三维无限网络结构,进而形成了由氢键连接而成的配位超分子.并讨论了氢键的形成对其红外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不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与锌粉反应,测量反应后温度上升的数值,对测定的温度差值进行校正,求出反应的热效应.从理论上推导了温度校正公式,对测定方法的极差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一次反应体积为150mL时,第二次反应体积应大干200mL才能使相对极差小于1%,并对溶液的比热进行了准确的计算.实验装置采用在磁力搅拌器上以塑料烧杯作为反应器,测定时间只需3~5分钟,测定的误差小于1%.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实验装置简单、容易掌握、测定时间短、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结合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T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在DiamondView~(TM)下呈现黄色荧光的天然钻石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在DiamondView~(TM)下呈现单一黄色或部分黄色荧光的天然钻石,其FTIR光谱中一般在1 282 cm~(-1)处有较强的吸收峰,因此,初步认为该类钻石晶格中的双N(N_2)即A中心是钻石呈现黄色荧光的形成机制之一。但同时发现少数荧光呈现黄色的钻石的FTIR谱图中缺失1282 cm~(-1)处的吸收,且对应样品的FTIR光谱中存在1 450 cm~(-1),处或UV-Vis吸收光谱中存在741nm的特征吸收,即该类钻石的黄色荧光可能是辐照所致。  相似文献   

6.
改进了中和热测定实验装置.应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测定了强酸(盐酸)和强碱(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s),测定值与实验温度下的中和热文献值相对误差为1.01%.比未改进前的相对误差略有降低,可操作性强,其精度和重复性可满足本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云南中甸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Orr)针叶经水蒸汽蒸馏得一具特殊香气的浅黄色透明液体。为对这一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我们对它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研究,并对其部分理化常数进行了测定。 一、样品来源 海拔3800~4000米林区采集针叶,进行水蒸汽蒸馏得浅棕黄色透明液体。由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相似文献   

8.
前言尽管有人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碳酸氢铵的热效应做过研究。但是迄今还未见到有关用DSC对碳酸氢铵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的报导。我们的这一工作正好填补这一间隙。碳酸氢铵是一种较好的氮肥品种,它具有易被土壤吸附、肥效高、能促进作物早发  相似文献   

9.
激光是一种受激跃迁辐射,具有能量高度集中、单色性和方向性好等特点。对于生物有机体,激光辐射能导致产生光效应、热效应、次生冲击波、电磁场效应等。因而,同样波段的激光与普通光对生物体所引起的效应也就不尽相同,它可能比普通光导致发生更大的突变效果。我们自1973年初开始,曾先后应用氩离子激光器的蓝绿光(波长4880埃及5145埃)和CO_2分子激光器的红外光(波长10.6微米和9.6微米)对水稻进行辐射诱变育种试验,产生了一些诱变效果和获得某些经济性状的遗传性变异(已有报导)。目前,正在进行第六代(L_6)和第四代(L_4)的继续选育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效应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电池热效应模型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动力电池热效应模型通用的建立方法及参数确定的计算或实验过程. 基于一系列简化和假设,建立方程并确定相关参数,建立模型. 结合所进行的电池热效应研究工作,提出改进电池热效应模型的意见,在模型建立中采用微量热仪对热量产生速率进行精确测定代入模型,并在实验中验证模型改进的效果,实验验证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1.
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物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合成的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组成、结构、热变化、密度、比表面、溶解性等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弄清了其晶形和结构;求得了AlH_2P_3O_(16)→Al(PO_3)_3过程的反应热效应(△H)和活化能(E_a);探讨了其对碱性气体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多量子阱被动锁模半导体激光器中光脉冲啁啾的产生机制和变化规律,在实验中得到被动锁模蓝移啁啾脉冲,它主要是由于增益介质和饱和吸收体的热效应参数所致的结果,这为设计出通信波长(1.55μm)、高脉冲能量(>10 dBm)、窄脉宽(<2.9 ps)和具有时间带宽积脉冲(Δt.Δυ~0.43)输出的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上学期(即1955年2月至6月)曾组织了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小组研究的题目是“利用夫累湟尔(Fresnel)圆孔衍射来进行测光波波长”的实验.在这实验里需要一个可變光欄而且这个可變光欄的好坏,对实验的结果影响很大.我们对这可變光欄的小孔要求(1)很圆,(2)在调节时孔的直径要连续缓慢的变化,(3)孔要达到很小,能小于1mm,根据上面的要求,我们首先选择了显微镜上的光欄,可是结果发现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它不圆,孔不能缩到很小等,因此我们自己想法设计,经过了许多次的挫折,作过了好多种尝试,结果设计出一种基本上合乎我们要求的可變光欄.下面就是这种光欄的构造.  相似文献   

14.
用滴定微量量热计直接测定了不同温度时伯胺N1 92 3萃取醋酸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进而示出反应势 (ΔrHom) .由测得的萃取平衡时的浓度求出平衡常数 ,从而得到吉布斯自由能 (ΔrGom)、熵变 (ΔrSom) .把滴定微量量热计用于溶剂萃取体系的热量的测定 ,为萃取热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功率在几百毫瓦量级的低功率Ar 激光器所发出的488nm激光束,在未聚焦的情况下(光强度在40W/cm2左右),经镍合金镀膜的分光镜后,观察到自聚焦现象.实验结果表明非线性光折射现象产生于膜层与玻璃基底的交界面,证明在此交界处存在一层非线性介质,是一种新的非线性材料.实验结果还表明此非线性现象的产生机理是光 热效应,并给出实验设置和测试资料,分析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La掺杂对纳米TiO2薄膜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La掺杂纳米TiO2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对紫外光照射下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不同掺杂量、热处理温度以及pH值对La掺杂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光催化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适量La掺杂能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引起晶格膨胀,导致晶格畸变;La掺杂使TiO2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扩展TiO2的光谱吸收范围,有效地提高纳米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且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a掺杂量(摩尔分数)为0.5%的纳米TiO2薄膜在400℃热处理2 h后具有最大的光催化效率98.2%,其光催化效率比纯TiO2薄膜的光催化效率提高约40%.  相似文献   

17.
以六氨合钴(Ⅲ)为探针的DNA共振光散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H为1.81~4.1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Co(NH3)6]3+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相互作用并使其共振光散射强烈的增强.在342.0 nm处增强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与DNA的质量浓度在0.01~7.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测定痕量DNA的新方法.该方法用于检测小牛胸腺DNA,检出限达到1.6μg/L级.  相似文献   

18.
郑立新 《安徽科技》2006,(11):53-54
吸光度法是一种重要的测定稀土金属含量的方法.本实验利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MPASC)技术,同时采用表面活性剂(NaCl溶液)为增效剂,研究分析稀土金属(Dy、Nd)与苦胺酸偶氮变色酸(PCA)络合物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胶束上的配位反应以及表面活性剂在配位反应中的增效机理,测定了配合物的结合比及结合常数.结果表明:PCA-CTAB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离子强度对PCA-CTAB-稀土金属三元反应体系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使反应体系中配位产物水溶性、光稳性增强,而且盐的存在使配合物结合比及结合常数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光质滇龙胆药材干燥品质的影响,利用遮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6种不同光照条件,将晒干方式作为对照,重点考察干燥后滇龙胆内水分含量及龙胆苦苷含量,同时对另外2种滇龙胆内主要活性成分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绿光能降低其水分含量,并显著提高滇龙胆内龙胆苦苷的含量、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的含量,为后期优化滇龙胆干燥工艺,进一步研究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的转化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木材是天然长成的具变异性的一种材料。木材构造的差异主要由不同细胞类型(管胞、射线细胞、导管和木纤维等)的数量比例和它们的尺寸,特别是细胞壁的厚度所决定,通常以木材密度来体现。木材密度同时又是一项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凡影响木材构造的因子,均能影响木材密度。因此,密度除受遗传、生理、机械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外,立地条件、树龄、树干不同部位等因素对木材密度亦有相当大的影响。 测定木材密度的常用方法是,在试样各相对面的中心位置,用千分尺分别测出弦向、径向和顺纹方向的尺寸,准确至0.01毫米,随即称重,准确至0.001克。然后将试样放入烘箱(103±2℃)内烘至恒重(最后两次重量之差不超过0.002克)。取出试样,放入玻璃干燥器称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再取出称重。若试样形状不规整或有裂缝,可用水银测容器或排水法测定其体积。上述测定密度的精度受体积测定限制,同时难以连续地了解木材中密度的细微变化(因试样本身有一定大小,测定结果实际上仅是这一试样内木材密度的近似平均值)。 近年来,为快速和准确地测定木材密度的连续变化,X射线测定木材密度的方法得到重视和发展。此法由法国林业研究中心的H.Polge教授于1963年最先倡用。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智利、比利时、芬兰、爱尔兰、意大利、挪威、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国均先后采用了X射线测定木材密度的方法,并建立了专用实验室。 为推广这一木材科学的新技术,本文对它的理论和方法作如下简介,并以我国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测定为例说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