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袁旗  刘云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6):27-28,15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人”不是专指或特指一些行业或部门中的某些人或某类人,更不是指那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谋取不当利益的人,而是指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民群众。厘清并把握“以人为本”之“人”的科学内涵,是准确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省生长着一种名叫尊柏的树,此树可长到八九米高,当地人称它“吃人树”。它有许许多多柔软的树枝,随风摇晃飘动。如果人或动物碰到枝条,它会把人或动物紧紧地缠住,人越挣  相似文献   

3.
树的联想     
树的形象极美——或挺拔,或婀娜,或豪放,或柔弱……夏日里的树荫更是美不胜收,故此,人们总爱在树下休息,不信细细品味那个“休”字,“人”靠在“木”边,岂不是悠然之极?没有树的地方叫不毛之地,与美无缘,垂着绿荫的地方才能长满亮丽的童话。  相似文献   

4.
笔者不久前见《书报文摘》2004年第26期、第3版头条,以大字标题:“恐怖的吃人树”刊登摘自《信息时空报》的上述报道,文中说:“在非洲的内尔科克斯塔的莫昆斯克树林中,有一块近百米的地方用铁丝网围住,旁边的牌子上赫然写着:游人不得擅自入内!另一块木牌上面详细地记载着过去曾在这里发生过的所谓“大树食人”事件,当地政府舍不得砍去此树,于是用铁丝围了起来,划为禁区,并告示人们不要去那里,以免重复发生过的惨剧。文章描述说:在铁丝网中,矗立着两株巨大的樟树,它们的躯干庞大,直径足有6米多。其中一株樟树由于生长日期久远,树的底部露出一…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和东亚特有的昆栏树目4个单种或寡种科,即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云叶科Eupteleaccac和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经过形态学、木材解剖学和花粉学研究,认为昆栏树植物不是直接衍生于木兰植物。昆栏树植物和木兰植物同是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并一开始就沿着各自路线演化发育。昆栏树植物同样不能纳入金缕梅目,金线梅目是昆栏树植物演化干线上演发出来的,并进一步演发出“葇荑花序类”。木兰植物作为一个亚纲Magnoliidae,与其平行发展的是昆栏树业纲Trochodendridae 而不是金缕梅亚纲 Hamamelididae。  相似文献   

6.
以演员之身最终荣登总统宝座的人在世界上极为罕见,美国总统里根就曾因其演员出身而被戏称为“演员总统”。无独有偶,18年后的今天,在亚洲的菲律宾又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为福建省洋口林场1966年的杉木嫁接种子园,包括42个无性系,200株母树,面积0.7公顷,母树平均树高8—9米。 依据母树“雄球花”的数量和生长状况,把种子园的母树区分为三类,即“簇生”、“混生”、“单生”,从各类母树中随机抽取3~4株作为样株,统计每株母树的“雄球花”数量和每个“雄球花”的花粉数量。 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小孢子囊花粉粒的数量是3700粒,每一小孢子叶球含有264个小孢子囊,而一个“雄球花”又含有26个小孢子叶球,再估算出一个“雄球花”产生大约2540×10~4粒花粉。根据杉木种子园中一株母树的“雄球花”数量和一个“雄球花”的花粉粒的数量来估算每株树产生花粉粒的数量。在三种类型的母树中,每株树的花粉平均数量为532×10~8粒,估算这个无性系种子园所生产的花粉数量约91540×10~8粒。  相似文献   

8.
会装水的树     
在澳大利亚的大沙漠中,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猴面包”的瓶树,有盛水的特殊本领。这种瓶树,远看好像不是从地下长出来,而是  相似文献   

9.
(25)、守村树、在布努瑶聚居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公社和七百弄公社的山村里,村头村尾都长有三、四棵五、六人合抱不过的守村树——古龙树(榕树的同类)。树高三、四丈,树身大如盖,浓荫有二、三个厅堂那样宽。这种“守村树”,瑶话叫“龙巴结”,意为“神圣的树”。任何人不得侵犯。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代初,Ringel提出的“所有的树都是优美的”猜想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虽然问题迄今还没有完满的结果,但人们或从树的顶点数,或从树的边数,或从树的结构等几个方面,对一些树进行了研究,並获得了一些结果。本文就J.C.Bermond提出的“所有龙虾树都是优美的”猜想,给出一种特殊龙虾树的优美标号。单克云、庄肃钦给出的几个有优美标号的龙虾树是我们的结果的特例。从树的结构上易见。[2]中的几种树都是本文给出的树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大量存在着如下事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摆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霄”,“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等等。自然景物在人看来有了思想、感情、性格、行动和生命。这种现象,美学家称之为“移情”,认为这是人在观照或欣赏事物时产生“移情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只要有水,就会生草,水多些就能长树,树多些才会有人。”这一新疆民谚,寥寥数语深刻地提示了人、植物和水的三者关系,讲透了水与人是休戚相关的。难怪中国的“大禹治水”和西方的“摩西洪水”、“诺亚方舟”都是有关水的故事。一部人类史就是人和洪水、干旱奋斗的历史。实践告诉人们:一切得看水的“脸色”办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黄河堤防树株的浇水、排涝、看护、除草松土、树株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堤防树株管理与养护"进行了阐述,总结出了黄河堤防树株管理与养护方法,对于基层黄河河务部门具有良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曾经的我,年少轻狂。不知是何年何月,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演技非凡,将来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可后来谈不上是“世事沧桑”,也不能讲是“阴差阳错”,我居然放弃了去实现那个看起来有些不切实际的梦,走上了教师的岗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教育人。到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来到世界上的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演绎出人间百态、爱恨情仇。  相似文献   

15.
把鲁迅的《过客》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拉在一起,你也许感到惊异,但面对这两部作品,一种说不清楚的共同的东西在刹那间紧紧地攫住了我。最先抓住我的是这两部作品那种笼罩全篇的萧疏凄凉、地老天荒的氛围。一开篇,这种氛围就向我袭来——“或一日的黄昏。或一处。几株杂树和瓦砾。荒凉破败的丛葬。似路非路的痕迹。土屋。枯树根。”——“乡间一条路。一棵树。黄昏。”蓦地,心底的什么东西被  相似文献   

16.
杉木、檫树不同混交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大庆 《武夷科学》2007,23(1):94-97
营造杉、檫混交林的关键技术是两树种的株数配置和株行距设置,试验结果表明:以杉木为主的混交林,若采用星状混交,每亩檫树20株以下为好,若采用行间混交,每亩檫树30株左右为宜,可一行檫二行杉(横行状),或一行檫三行杉(竖行状)为宜;杉、檫混交林株行距设置,应以有利于促进全林生长,平衡增产为原则,若是行间混交,行距2.3—2.5m为宜,株距:杉木1.5—1.7m,最多不超过2m,檫树2.7m左右,最多不超过3m,不管何种混交方式,杉木相距檫树的株行距都应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7.
奇异的树     
电树不久前,一位学者在印度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树,它的树叶带有很强的电荷,人若碰上,就会遭到电击。这种“电树”能影响指南针的磁针。人们把指南针放在距“电树”25米以外的地方,就能看到磁针剧烈摆动。这种“电树”的电压在一天之内还会发生变化。药树在西非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从地面上滋生出许多枝权的小树,当地人称之为“沙尔科采法留斯”,是一种在非洲久负盛名的“药树”。这种树浑身是宝,它的体内含有大量能杀菌的生物盐。树汁无需加工,就能治疗疟疾、贫血和痢疾。树皮和根晒干后就是天然的“奎宁”。牙疼患者嚼一块“药树”的鲜树皮,疼痛即消。铁树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植物学家施密特,在考察滨海区时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白桦树种,因而得名“施密特白桦树”。这种树木质坚硬,因而又有“铁白桦”之  相似文献   

18.
散文的品位     
对于创作主体而言,散文即“情文”,是一种抒情写意的东西,或者更形象一点地说,是作者渲泄感情的窗口.写人也好,如《雪浪花》、《山村小姑娘》、《背影》、《我的老师》……都不是单纯地写人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写人来表达“我”的情感体验,或敬慕、或钦佩、或思念……;写事也好,如《挥手之间》、《儿行千里》、《最难忘却的一件事》、《也不是一味地叙述故事,构筑情节,而是通过故事或片断或一鳞半爪来写,此事对“我”的震动、影响、感染,或鼓舞或悲恸或无奈……写景状物更不必说,无“情”之景,无“意”之物,从来都不能称作散文,只能是说明文的一种.因此,作家冯骥才说“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流水也说:“散文,是独白,心灵的独白,散文是漫步,思想在人生与文化的广场上散步”,“感觉”、“情境”、“滋味”、“心灵独白”集中体现了一点作者对内情的抒写,因此,从文体特征上理解,对于作者而言,散文是情文!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艾比     
美国一家妇女杂志最近向它的读者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调查,“当您遇到难题或心中不快时,您首先想到向谁求助?”调查结果令人惊讶,约有25%的人声称她们“最信得过的人”既不是自己的丈夫、父母或子女,也不是知心好友,而是“亲爱的艾比”——美国最著名的女专栏作家艾比·盖尔·赛布伦!另一项民意测验也显示:在广大美国妇女的心目中,艾比的地位超过了美国最红的女影星,甚至连被称为第一夫人的南希·里根也稍逊一筹!  相似文献   

20.
《青楼集》是一部记述元代戏曲演员的生平事迹、演出情况及表演风格特点的专著。书中载录的演员特别是女性演员的身上,亦寄寓着夏庭芝丰厚的戏曲美学观,其主要表现为容之“妍”美、学之“实”美、品之“雅”美、唱之“音”美、舞之“韵”美、白之“谑”美等。夏庭芝的戏曲美学观丰富了我国古代戏曲的表演及美学蕴涵,在中国古代戏曲美学史中产生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