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科技快讯     
新发现:第100颗太阳系外行星在奥地利举行的一次“生命起源”学术会议上,一个国际空间研究小组的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颗新的太阳系外行星,其质量大约与木星相当,距离地球约100光年。这一新发现使人类迄今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总数达到100颗。 20世纪70年代,人类开始将探寻地外生命的目光投向太阳系外的广袤世界。1995年10月6日,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并在此后近10年间陆续获得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正>航天(space flight),又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指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目前,大部分科学家赞同把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航天器在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航天活动的目的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与天体,为人类服务。提到"航天"一词,就不能不说起钱学森。他不仅是中国航天之父,同时也是"航天"一词的首创者。从《钱学森书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1963年,钱学森就说要为空间技术名  相似文献   

3.
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飞船经过漫长的旅行,已飞出了太阳系的激波边界,即将成为第一个进入太阳系外空间的人造航天器。在近28年的飞行后,“旅行者”1号目前距太阳近140亿千米。它所在的区域里,太阳的影响已急剧减弱,带电荷的太阳风急剧减速后已变成了稀薄的恒星间气体,这里被称为太阳风鞘。“旅行者”项目科学家爱德华·斯通形象地比喻说,这艘飞船如今已进入“长跑最后一圈”,它正在探测太阳系最外层的边界。在远离太阳的黑暗、寒冷空间,“旅行者”依靠它装备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组驱动。  相似文献   

4.
Space译作空间是一般常用词的译法 ,但在空间技术专业范围内随名词的不同 ,具有特殊的含义。太空 (space)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也称空间或外层空间。宇宙空间是无限大的 ,为便于划分 ,可将太阳系内的宇宙空间称之为太空 ,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称为宇空。有时人们把地球静止卫星轨道高度 (约3 .5 8万公里 )以下的空间称为近地空间 ,把大于地球至月球距离 (约 38.4万公里 )的空间称为深空。航天 (spaceflight)是指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太空航行活动。而航空 (aviation)是指航空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并逐渐把人类带进了一个科技社会。面对这个由科技所建构起来的全新的世界,喜欢的人高兴地誉科技为“天使”,反对的人则极力贬科技为“魔鬼”。然而,无论是“天使”还是“魔鬼”,都是人类在传统的宗教社会中所形成的概念,科学技术究竟是什么,尚未完全从神灵世界中超度过来的人类,实在是没有任何现成的词汇可以概括,许多人唯象地把它描述为“双刃剑”,用的还是前现代社会中的词汇。  相似文献   

6.
人的二元性生存悖论决定了人总有一死。但自古以来,人类以各种方式拒斥死亡,追求长生不老。克隆技术正是人类抗拒死亡的生死大计,而这个大计其实是一个谎言,一个“生死攸关”的真实谎言。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些科学家已经数次截获了一个神秘的无线电信号,而且通过近一年的分析,他们认为,该信号的频率刚好与人类为寻找外星文明而发射出去的信号频率相同,因此这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收到的第一个来自外星的问候。  相似文献   

8.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16):48-50
1974年,平凉市泾川县景明乡的一位干部发现了一个人类头盖骨化石,后将其送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后,专家初步断定其是3万-5万年前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个体,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属晚期智人,该化石被命名为“泾川人”。  相似文献   

9.
Space译作空间是一般常用词的译法,但在空间技术专业范围内随名词的不同,具有特殊的含义。太空(space)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也称空间或外层空间。宇宙空间是无限大的,为便于划分,可将太阳系内的宇宙空间称之为太空,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称为宇空。有时人们把地球静止卫星轨道高度(约3.58万公里)以下的空间称为近地空间,把大于地球至月球距离(约38.4万公里)的空间称为深空。航天(space flight)是指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太空航行活动。而航空(aviation)是指航空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钱学森院士曾提出,航天器在太阳系以内的航行活动称航天,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称航宇。这样区分是恰当的。航天器(space vehicle)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航行的各类飞行器。现有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航天飞船(space-craft),航天站(space station),航天飞机(space plane),航空航天飞机(aerospace plane),航天探测器(space probe)等。为统一起见,各种航天器尽可能冠以航天称谓,而不另给空间、太空、外空和宇宙等称谓。如航天站不需再叫空间站、太空站和宇宙站等。驾驶、维修和管理航天器并在航天过程中从事科研、生产和军事等活动的人员可称为航天员(astronaut)而不宜称宇航员。因为在今后很长时期内,人们还只能在太阳系内航行,故在太空内航行称航天较合适。将来到太阳系外的宇空去航行称航宇较合适。* 赵梦熊研究员是航天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0.
由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古人类学家米里亚娜·洛克桑迪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人类祖先的一个新人种被命名为"博多人"(Homo Bodoensis).这个人种生活在大约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期的非洲,可能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或有助于解开全球范围内人类谱系的联系问题.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进化人类学》杂志上. 尽管现代人,即智人是唯一幸存的人类血统,但其他人种也曾在地球上出现.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约77.4万至12.9万年前(曾经被称为更新世中期,现在更名为Chibanian)的人类化石.先前研究表明,智人在这一时期出现在非洲,而尼安德特人则出现在欧亚大陆.然而,人们对人类进化的这一关键章节的大部分内容仍然知之甚少——古人类学家称之为"中间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狄德罗和康德都提出了著名的“哲学的耻辱”说,即哲学或人类的理性不能从认识论上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贝克莱明确反对物质的存在,认为“物质是虚无”。贝克莱反对物质的存在是因为他认为“空间”是主观的、相对的观念,没有物质的存在之所。康德则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有“主观的”但是“绝对”的空间,从而为现象和本体(“物质”)留下了存在之所,证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晓东 《科学大观园》2010,(16):69-69
虽然它们不是给人印象最深刻时“婴儿照”,但最新红外图像却证实已知太阳系外最年轻的行星确实存在,而且,这些系外行星可以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视野下发达国家科技政策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是一个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而“全球化”的发展又必然会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益跃进的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思想领域并采取了相应的科学技术发展政策。西方国家在实践科技政策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07,(13):35
隔着天河遥望织女星的牵牛星,其真实面貌是什么样子?天文学家最近公布了一张牵牛星的照片,这是迄今最详细的太阳系外恒星表面照片。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报道,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活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而是迅速扩展到空中、太空。如何描述、定义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的活动,规范专业术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严肃的问题。在拟制定的航天(空间)相关法规中,使用“航天活动”还是“空间活动”,关系到对所描述客体内涵及外延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活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而是迅速扩展到空中、太空。如何描述、定义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的活动,规范专业术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严肃的问题。在拟制定的航天(空间)相关法规中,使用“航天活动”还是“空间活动”,关系到对所描述客体内涵及外延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试验卫星一号"工程项目进行剖析和解读。通过对"试验卫星一号"工程项目进行的研究表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一开始就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行动者组成的网络。技术无论是构思设计,还是生产加工,乃至应用扩散,都是人类的事务;技术应被理解为一个社会过程,社会因素全面渗入技术中,从而打破了技术与社会的边界,形成了技术与社会的"无缝之网"。  相似文献   

18.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0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  相似文献   

19.
晓东 《科学大观园》2010,(16):68-69
加拿大天文学家表示,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一颗行星已被正式确认为绕类日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同时,它也是迄今由地面望远镜直接拍到的第一颗系外行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禽流感”成了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同时衍生出了“人类禽流感”“人间禽流感”等表示“人类感染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之义的异名同实术语。文章从术语学、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些术语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语料考察了它们的实际使用情况,指出了这些术语取舍存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