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倩倩  刘朝阳 《江西科学》2020,38(3):326-330,384
近年来我国石油烃类污染日益严峻,生物修复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兴修复技术,逐步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与应用。基于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微生物固定化、基因工程等多种技术,对石油烃污染治理中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现状与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进一步阐明了当前微生物修复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并针对该类微生物修复技术研发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石油烃类污染修复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在海洋污染环境中的生物修复作用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46  
海洋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海洋科学紧密渗透、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近年来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利用微生物为主体的生物修复在治理海洋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作用日显重要,已成为当今国际海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阐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基础——微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的生态、生理、进化等问题,强调了生物修复在治理海洋污染环境中应用的重要性,报道了作者近年来以新思路、新方法、藉海洋微生物的特殊功能与特点对海洋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石油、农药、赤潮灾害与毒素以及病原性微生物等修复作用的新成果,展示了厦门大学在该领域所进行的若干创新性、前瞻性研究工作以及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污染环境中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石油烃污染会恶化土壤环境,严重危害土壤生态系统,在其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调研国内外微生物修复机理、影响因素、菌种构成及耦合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技术的特点,最后结合政策、法规及标准等导向性因素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集输和生产系统的生命线,一旦出现泄漏,不仅造成油气集输和生产中断,更会造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如不及时修复,后果十分严重。为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海底油气管道水下修复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创新成果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降解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的修复作用,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对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研究,逐渐成为生物修复技术的热点。本文将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的机理进行论述,以期为石油污染的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生物修复法治理海洋石油污染被认为是最经济、最彻底、最有效的恢复手段.通过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转化过程以及降解机理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溢油生物修复的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的生物修复技术应是多种方法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7.
下期导读     
正《应用技术学报》2021年第四期"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专辑,特邀《应用技术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李法云教授担任客座主编。专辑论文内容主要涵盖国内外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生物修复技术新进展、生物炭基生物修复载体与固定化菌剂制备、电动-微生物和生物炭-微生物联合修复、化学强化生物修复及地下水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等方面系统介绍国内外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科技研发和工程应用成果。通过这一专辑,读者能对国内外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环境修复材料研发与技术工程应用等整体情况具有较为明晰和透彻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优势菌种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微生物固定化方法主要分为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以及复合固定法等4种.微生物固定化载体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环境和所需的生态位,提高了微生物浓度和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同的优势菌种也直接影响着污染物的处理效能.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氮...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冰  赵全升  曲洋 《科技信息》2010,(1):306-307
本文就现有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各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所常用的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对各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优劣性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与总结.最后对该方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浅析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环境中存在的石油类污染物破坏生态系统,危害人体健康。采用微生物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成本较低、效率高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本文结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土壤中石油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对策,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土壤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研究现状、微生物降解石油的机理以及修复过程的影响因素,讨论了这一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提高相对微生物浓度、增强生物污水处理效率等优势。本文系统阐述了PVA(聚乙烯醇)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分析了PVA包埋微生物的方法,指出了常用包埋方法(物理交联法、化学交联方法)在PVA载体应用过程中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技术。文章深入探讨了PVA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方法在水处理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得出建立生物活性较好、机械强度较高、水溶膨胀性较低、操作相对简单的固定化优化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通过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的一种基本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强、耐负荷、产污泥量少等优点。本文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及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以后的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固定化的发展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对固定化技术方法的介绍以及不同载体选择的对比,分析评价了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认为固定化微生物是一种比一般生物处理法更为高效的方法,并讨论了它在含毒重金属离子废水、有机废水、酚类废水、芳香烃类废水、含磷含氮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在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阶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田所产生的含油污水,设计了砂滤-固定化菌剂活性炭深度处理装置,研究对污水中油和SS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此过滤装置的含油污水,最终出水中油和SS的含量分别为3.25 mg·L~(-1)和26 mg·L~(-1)。石油降解菌剂对石油的降解率在10 d内可达35.6%,显示了此种菌剂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含油废水处理微生物的化学包埋法固定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含油废水的特点,从盘锦某沥青厂被稠油污染的土壤和该厂含油废水生化处理单元的活性污泥中,经过筛选、驯化实验,获得TA-11,TA-17,HA-9,HD-1 4株对油类物质具有高效降解去除能力的细菌.通过几种固定化工艺的比较,确定了采用改进的PVA-Na.Alg共固定工艺,确定了聚乙烯醇(PVA)10.5%,海藻酸钠(Na.Alg)0.5%,活性炭3%及微量生长素的凝胶剂组成.运行64 h的测试结果表明,4种菌株的固定化颗粒对含油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62%,65%,68.5%和66.5%,明显高于游离菌对CODCr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6.
丁东升 《应用科技》2004,31(7):64-65,68
依据微生物吞吐技术机理,结合微生物吞吐技术现场试验及效果,探讨了微生物吞吐技术在外围油田的应用,利用微生物吞吐技术,不仅可以解除堵塞,改善原油性质,还能达到提高原油产量的目的,总结了微生物吞吐技术的适应井况,阐述了微生物吞吐技术在外围油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从生物强化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生物脱氮技术、生物流化床技术、Fenton试剂氧化、利用烟道气处理以及电化学氧化技术等方面系统地讨论了最新的焦化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表面特性对反硝化菌固着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反硝化菌在不同基体碳纤维表面的固着化及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对菌种的固着化实验,研究了碳纤维(基体、比表面积、循环利用性等)特性,尤其表面含氧官能团对反硝化菌固着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硝化菌在PAN基碳纤维上的平均挂膜厚度明显高于沥青基和粘胶基碳纤维。碳纤维表面适量的含氧官能团有助于较多、较牢固地固着反硝化菌。对三种PAN基碳纤维的XPS谱图分析表明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O—CO对反硝化菌的固着化影响较大,当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O—CO中碳原子占表面碳原子总量的3%左右时反硝化菌固着化效果较佳。经过比较表明PAN基碳纤维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固着化程度高、再生能力强、耐微生物分解及化学腐蚀的优异的新型反硝化菌固着化载体。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态因素选择实验与动态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证实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复合凝胶固定的微生物在氯苯污染地下水中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游离微生物和土著微生物,并且证明了含水层介质粒径与小球粒径比值越大,越有利于固定化微生物对氯苯的迁移的观点,含水层介质粒径与小球粒径比在2—5之间时,15d后氯苯降解率高达78.16%;小球粒径越小,越有利于降解效率的提高。同时得到最佳氯苯降解效果的PVA-SA复合凝胶固定化条件为:PVA浓度80g/L,CaCl2浓度10g/L,包埋剂与菌液体积比30:1,SA质量分数1.0%。  相似文献   

20.
“海上油气地质”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海洋油气资源”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文基于教学经验和对全球海洋油气调研,分析了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方案。教改首要任务应突出教学重点,体现海洋油气特色,精简资料性内容;其次,完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和系统观,增加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