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吕梁市近几年连续干旱,降水量逐年减少.开采量逐年增大,导致采补平衡失调,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分析了吕梁市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并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阜新市细河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阜新市经济转型及细河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水;控制地下水开采,改善地下水补给条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减少和防止水资源污染;建立完善的节水体系;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监测网络,从而达到阜新市细河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原市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长期以来,深层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以人工管井方式集中开采;缺水不仅严重制约了太原市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剧了地下水超采,引发了岩溶泉水断流、大面积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今后地面沉降还有加剧的趋势.引黄工程对解决太原市水资源短缺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水质、水量不稳定,水价能否保证取水用户少用或不用自备井水,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分析了太原市水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当前应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对太原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维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9,9(2):5-7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概述了山西省地下水开采现状及超采状况(1993年),分析了由于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的扩展和造成的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以促进山西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晓青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1,27(2):103-105,109
分析了1984-1995年济宁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预测了未来地下水的开采量及耗用量,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过量开采地下水带来严重危害的基础上,从加强立法工作、科学规划、人工回灌补给、限制地下水开采、综合治理地下水污染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辽宁省实际,考虑自然、经济、技术、生态等多个因素,提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决策支持方案的优选识别中,引入目标权重的主、客观综合法,应用了模糊优选两级迭代模型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多目标结构性决策模型,对方案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辽宁省地下水资源决策支持的研究,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套新的评价方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全面认识地下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积极保护地下水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分析了汾河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不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问题,并提出如何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古今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98-100,110
由于缺乏对地下水的统筹规划及科学开发利用,安阳市地下水超采问题日渐突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286—2003《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的规定,进行安阳市浅层地下水超采评价,得出安阳已形成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为221 km2,属中型超采区。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模拟地下水动态特征和进行资源评价,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地下水模拟功能的地下水信息系统。将集成系统应用于北京市密(云)怀(柔)顺(义)盆地的地下水评价中,并对不同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变化情况进行预测。计算表明,该区地下水调蓄能力强,可以作为备用水源地。将GIS与地下水模型集成,在改进建模方式、提高建模效率、改进模型可操作性等方面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为重要,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地下水资源,尤其是北方地区开发量急剧增加.文章根据大量的地下水开采资料,分析了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防御对策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建议.文章还对环境地质学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从压力角度衡量山东省资源利用可持续状况,利用物质流方法,通过对全省2005 -2014年物质输入、物质输出、物质消耗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测算山东省资源利用总量压力、结构压力与增长压力,并加权得到综合压力,探讨压力变化的特征。结果显示,全省资源利用压力呈现增加趋势,压力调控的重点在资源利用总量和增长动力上;资源要素对全省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依靠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发展的模式仍待转变;经济因素对于全省资源利用压力的变化具有主导作用,科技因素、人口因素的作用次之,科技因素的作用在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区湿地生物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之一,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植物1428种,鸟类216种,鱼类119种,哺乳类22种,两禁爬行类27种,本分析了洞庭湖湿地生物资源的特征,并进行了定性评价,指出了洞庭湖湿地生物资源利用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今后本区湿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构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4个准则层指标和26个基础层指标.利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综合权重法进行赋权.根据权重综合计算得到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数.评价结果可表明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可为哈尔滨市城市水资源的管理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地下水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涡北井田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灰色聚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评价因子与水质等级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评价地下水水质简便可靠,预测精度高,具有通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具有模糊特性,现有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普遍采用加权评分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加权评分法在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上人为性较大,并且该方法不能反映各评价因素指标值的连续变化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模糊数学方法在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和隶属度函数的构建上存在着不足.为此,建立了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黄淮平原宁陵县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BP神经网络法训练速度快、精度高,能较好地解决非线性的模式识别问题,如实地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9.
Risk Analysis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Blind Number Theor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Ji YU Sujun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英文版》2007,12(4):669-676
Blind numbers of evaluation indices about ground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re defined from the concomitancy of randomness, fuzziness, grey property and unascertainment of groundwater system. Based on fuzzy theory,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s constructed with blind information. Then a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surcharge about ground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s established on blind reliability theory. The probable value "*" matrix of fuzzy membership degree about carrying capacity corresponding to each judgment level can be obtained with the aid of blind algorithm as well as the subjective reliability "×" matrix. And then a graph of "groundwater carrying capacity v.s. accumulative reliability" can be gained Based on the graph, fuzzy membership degre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to each judgment level under different risk probability can be got. Thus, a comparatively reasonable judgment to ground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might be obtained,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the state of society, economy technology and ecolog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