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文学中的妓女形象研究长期存在着男性中心的批评症候,性别成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盲点"。女权主义视角的研究通过对文学中的性别想象的政治的清理,发掘女性叙事的人文价值,进而重建两性平等和和谐发展的性别伦理乌托邦。  相似文献   

2.
严歌苓的作品大多以弱势女性为主人公,通过描写女性在恶劣境况下的举动与超乎寻常的自我意识来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在发表于1996年的长篇小说《扶桑》中,严歌苓塑造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独特女性——扶桑。作者通过扶桑来彰显传统中国女性的特质,并以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来观照女性命运,展现了自身对女性生命价值和主体意识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 .妓女与文人什么是妓女 ?说者各执一辞。台湾《中文大辞典》列了若干条义项“① 妓 ,妇人小物也。② 妓 ,女系也 ,歌妓、艺妓。③ 妓 ,舞女也。④ 娼妓也。⑤ 美女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妓女虽然隐秘地躲在人们正常的生活之外 ,却不时地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观念、男女生活关系乃至家庭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勿庸讳言 ,妓女问题 ,历来都被视为下三烂的东西而被社会嗤之以鼻。王书奴《中国娼妓史》说 :“娼妓制度成立 ,社会上一般狎呢成风 ,因而身败名裂 ,家破人亡甚乃染了恶疮、贻害妻子、伤及后嗣……社会上拐卖典押人口风气大盛 ,…  相似文献   

4.
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纵横诗坛几十载;留下无数光辉灿烂的诗篇,最完美地展现了大唐盛世的风采。李白之诗,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其中,有关妇女的题材尤有特色。而这些妇女诗中,以青楼女子为描写对象的,称为妓女诗。李白的妓女诗,大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高雅主题——隐逸。能够将青楼与隐逸统一于一身,这既是李白的独特之处,又是唐代隐逸文学与青楼结合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13,(2):12-12
随着2014年世界杯日趋临近,很多巴西人都开始学英语,以迎接世界杯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学英语大军中并不只有出租司机或门童,巴西的妓女也在其中。在世界杯举办城市之一的贝洛哈  相似文献   

6.
妓女是元杂剧中常见的女性形象.在妓女戏中,妓女形象较为复杂,大体可分为贞妓和淫妇两类,总体上看,贞妓形象占绝大多数.水浒戏中也有不少妓女形象,与妓女戏不同的是,水浒戏中的妓女基本上都是淫妇,因为水浒戏作者更趋向于传统伦理思维,有着较深的文化积淀,所以在面对妓女这一社会现象时,更多地从现实利害考虑,从而也就使得妓女形象迥异于妓女戏.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族歧视与偏见极其浓烈,以至于西方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尤其是华人男性形象一直被丑化、扭曲化、极端化。严歌苓写于20世纪90年代末重要的长篇小说《扶桑》中大勇的形象则颠覆了众多文学作品中华人男性弱小、苍白、猥琐的程式化形象,其最具颠覆性的是对扶桑与克里斯东西方爱情的救赎。严歌苓在作品中通过想象还历史以客观,还人物以真实。而华人男性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出的民族血性展示了东方古老民族的力量,从而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8.
郑钗香是清末一名妓女.她才貌双全,重节守信,想过上普通女人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她的回归遭到了当时县令张公的阻拦,后在郁闷中死去.故事的作者将造成其悲惨一生的原因归结为县令的摧花劈柳,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郑钗香回归之路的漫长根本在于男权社会里,男性赋予妓女背叛贞节的职责,她的行为刚好与男权社会的要求相反以及当时的人们受时代精神的影响,对妓女有很大的偏见,故她们的回归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9.
严歌苓小说蕴含着浓厚的悲剧感,这种悲剧感与她的苦难书写密切相关。她笔下大量的苦难书写是构成其作品厚重深刻特点的重要因素。其苦难书写的内容可以归纳为放逐之苦、离乱之苦、生存之苦和压迫之苦,从这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解读严歌苓对人类苦难处境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0.
严歌苓是中国文学界中典型女性作家的代表,由于长期在海外生活,她的生活经历比较复杂,其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与主流女性创作思潮有一定的距离,她在小说中表现了女性情感的细腻以及敏锐,塑造出很多性格比较鲜明的女性形象。严歌苓小说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针对边缘人物女性的命运描写,着重描述的就是女性边缘人物。基于此,该文主要对严歌苓小说中女性边缘形象展开分析,深入地理解严歌苓小说的创作特点,揭示出严歌苓小说里边缘女性人物的命运情感。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古典戏曲中,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妓女精神风貌的作品当首推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赵盼儿的形象,着力刻划其以智勇、豪侠的外在举止为表,以忧郁、深沉的内在情感为里的性格特征。这一形象,倾注着作者对妓女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概括了元代妓女的生活命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弘厚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在其文学创作中,更青睐于对悲剧的写作。因严歌苓兼具中西方文化的深厚修养,使其在悲剧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悲剧审美特性:一、“冷静忧伤”的悲剧书写;二、“卓别林”式的悲剧语调;三、诗意与悲悯交织的悲剧意境。  相似文献   

13.
在男性文化中,母亲只是男性眼中的母亲,真正的母亲形象被遮掩,母性历史无从展现.为了解构男权秩序下固有的母亲形象,恢复母亲本真的形象,有着同宗文化的华美女作家和大陆当代女作家,选择自己书写母亲形象,以探寻和确定自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综合凯蒂三个兄弟的叙述为新角度,以浓缩凯蒂的嬗变形象为新线索,揭示了凯蒂的形象从姐姐到母亲、从妹妹到情人、从天使到妓女嬗变的三个阶段和全过程,合成了凯蒂立体的、全面的、动态的全新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严歌苓小说独特的历史叙事方式既是对现实的一种隐喻,同时又表现了作家自己对现实的理解,表达了她对个体生存价值的追求和她对人性的期盼。严歌苓的历史题材小说,向内寻求叙事规律,向外诉诸历史示范。其创作目的是要定位于人性本体的思考,回归对现实世界的体认,营建精神家园。借用“元小说”中“戏拟”概念,可以揭示严歌苓历史题材作品中历史背后的异常特性和隐藏于细节中的人性。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日本文学史上一代宗师井原西鹤在他不朽的作品<好色一代女>中对旧时妓女形象出神入化般的描写,从而揭示出当时日本社会的道德与制度对女性的摧残与不公平这一社会主题.通过主人公对自己一生的无限感慨和忏悔,一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封建时代的女性为了求得生存而苦苦挣扎的悲惨境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告和教育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否则只会害人害己最终被社会所抛弃.小说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和王安忆的"文革"写作中,渗透着青春记忆。两部作品讲述的都是在"文革"大背景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发生的故事。其可贵之处在于,两位作家在历史观念和文学叙写方面,有很多气韵相通之处。她们都选择了与宏大叙事方式不同的叙述和书写方式,都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观照历史和历史格局中的女性,并藉由独特的女性视阈,完成她们对特殊的历史和扭曲的人性进行深刻的揭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移民海外之后,严歌苓创作了一些反映移民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的女性形象柔弱而坚韧,看似被动而弱势,实则"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成为了真正的强者,是女性乌托邦。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女性乌托邦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村叙事实际上是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是关于中国形象的建构过程。在战时解放区这块中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试验田里,文学与民族国家建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胶着状态,文学甚至作为一种重要力量被纳入民族国家建制方案之中。解放区作家通过书写新的人物和新的生活来表达新的民族国家认同,农民遂以中国形象代言人的身份浮出历史地表,对中国形象的想象与书写呈现出明朗刚健的壮美风格。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乡下人”这一观念绝非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所建构的宗法制“乡村文化”,而是一种原始文化的遗存。其“乡下人”具体包涵二个内容,一是野性的生命,一是自由的性爱。“野性的生命”主要以水手这一形象为载体,“自由的性爱”主要以翠翠等湘西女性,包括湘西妓女形象为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