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帕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它在细胞外的受体为FK506结合蛋白FKBP-12,胞浆内的激酶mTOR是雷帕霉素已知的主要靶体,它是mRNA翻译的启动调控因子,Kipl是一种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抑制剂,能降低活化的T细胞内G1期的周期素与其依赖性激酶复合物的水平,mTOR对p70 s6k的活性,真核启努因子4E依赖性蛋白合成及Kip1的下调所需调节信号具有诱变作用,它与FKBP12与雷帕霉素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干扰了它的功能,雷帕霉素因素阻断了Kipl的下调而将细胞阻滞于G1期。  相似文献   

2.
以鱼藤酮处理的PC12细胞为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分别使用雷帕霉素作为自噬途径的促进剂,巴佛洛霉素A1和3-甲基腺嘌呤作为抑制剂,检测调节细胞自噬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巴佛洛霉素A1极大提高了细胞凋亡率,3-甲基腺嘌呤则可以减轻鱼藤酮诱导的细胞凋亡,而雷帕霉素虽然促进受损细胞凋亡,但降低了受损细胞早期的死亡率.构建pEGFP-LC3 稳定转染的PC12细胞,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抑制或促进细胞自噬,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均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蔡雪黎  叶盛 《科技信息》2012,(31):61-62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均与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近年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广泛用于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能明显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多支、复杂病变患者亦从中获益。但研究发现[1-3],一些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出现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mTOR对hADSCs成脂的影响,为脂肪分化异常所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针对通过吸脂术所抽取的人腹部脂肪组织,利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hADSCs,三联诱导法使其向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鉴定.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mTOR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观察雷帕霉素抑制mTOR后hADSCs成脂能力的变化,即油红O染色及PPARγ的表达.结果表明,所分离细胞为平行排列、生长形态相对均一的梭形细胞.三联诱导法诱导7d后可见脂滴的出现,油红O染色着红色.mTOR的分布在分化过程中由核内转向胞浆.雷帕霉素处理细胞使细胞内脂滴的蓄积显著减少、PPARγ表达降低.雷帕霉素抑制mTOR表达可降低hADSCs的成脂能力.  相似文献   

5.
复活节岛发现延寿物质2009年7月16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报道,Rapamycin(雷帕霉素)能够使中年小鼠比未接受药物治疗对照组多存活14%的时间。这一发现表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的生物可降解线性-树枝状两嵌段两亲共聚物材料为药物载体,采用透析法制备了雷帕霉素载药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仪(DLS)、紫外分光光度计对雷帕霉素载药微球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载药量及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载药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可达到40%和90%以上,与哑铃型三嵌段两亲共聚物载药微球相当,但平均粒径大幅降低(粒径约300nm),同样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食管鳞癌细胞Eca109中建立自噬模型.方法:按照常规细胞培养方法,将pmcherry-GFP-LC3质粒转染进入Eca109细胞,mcherry为红色荧光蛋白,GFP为绿色荧光蛋白,可示踪自噬体形成.加入浓度为50nmol/L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建立自噬模型.采用电镜观察雷帕霉素诱导后细胞中自噬小体的产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发展的阶段,并对发生自噬行为的细胞进行计数.结果:雷帕霉素诱导后可见明显的自噬小体,激光共聚焦采图可见自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1.在Eca109细胞中通过加入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成功构建细胞自噬模型;2.细胞自噬模型的建立为研究肿瘤细胞自噬活动的现象和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8.
高能电子诱变选育雷帕霉素产生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能电子束对雷帕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处理。照射时间分别选用10s、20s、30s,在诱变株中筛选高产突变株。最终获得一株高产菌株NP09-62#,其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3.3%,且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自噬对照射过程中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将肝癌SMMC-7721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C)组、8 Gy X-线照射(IR)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组、自噬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A)组、照射+雷帕霉素(IR+Rapa)组和照射+三甲基腺嘌呤(IR+3-MA)组,利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自噬对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CCK8实验检测照射、雷帕霉素和3-M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LC3B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照射可增强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迁移的能力(P<0.05),同时,照射可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雷帕霉素激活自噬可增强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3-MA抑制自噬可抑制细胞侵袭迁移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照射可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P<0.05),激活或抑制自噬可分...  相似文献   

10.
细胞迁移是一个高度有序且多信号通路协调控制的过程,在个体发育、器官形成、伤口愈合及肿瘤恶性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参与调控与细胞生长和代谢密切相关的多种生命过程,其参与形成的复合物在调控细胞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的组成和它们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盐芥TOR基因的克隆及对盐芥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帕霉素靶蛋白(TOR)在调节动植物的生长及新陈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中TOR的作用,对盐芥TOR基因进行克隆,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盐芥TOR基因的cDNA全长及基因组全长,构建了ThTOR基因沉默植物表达载体并成功获得盐芥ThTOR基因沉默的转基因株系.结果表...  相似文献   

12.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12,(1):7
1.《科学美国人》2012.1长寿的一条新路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古老延缓衰老的机制,通过药物调整,可能会推迟癌症、糖尿病和其他老年疾病。2009年科学家发现名为雷帕霉素的药物能明显的延长小鼠的寿命,这类干扰的活性蛋白质称为哺乳动物TOR或mTOR。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可通过药学放慢哺乳动物衰老,镀锌mTOR的在衰老过程中的也起到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转座子突变技术构建毕赤酵母菌株突变库,并分离出能够在含雷帕霉素(10 ng/mL)培养基中生长的突变株mut375.通过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获取转座子侧翼序列,对转座子的插入位点进行定位.转座子插入PASChr2-20375基因,破坏了其开放阅读框的完整性,将该基因命名为kFPR1.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敲除kFPR1基因使毕赤酵母产生了雷帕霉素抗性,回补该基因功能的菌株则不能在含雷帕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基于kFPR1基因的特性,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毕赤酵母的无标记基因操作方法.以kFPR1作为反向筛选标记成功构建了表达EGFP的重组菌株并且回收了ZeoR筛选标记,为毕赤酵母的遗传操作提供了新的筛选工具.  相似文献   

14.
以生物可降解的树状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采用透析的方法制备了雷帕霉素缓释胶束。通过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载药胶束的形貌、粒径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表征及研究。结果表明:载药胶束为中空结构的囊泡,载药后粒径明显增大,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提高到40%和91%,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其缓释作用明显,Gompertz一级函数模型较为真实地反应其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15.
<正>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但学术界目前对其机制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日前,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张力副教授、苏国辉院士联合课题组于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IF=12.8)发表最新成果,发现了体育锻炼对改善复杂技能学习的脑内关键性分子机制。该研究报道了小鼠皮层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在慢性跑步机训练后  相似文献   

16.
陈剑波 《科技信息》2009,(19):83-84
本文通过控制技术在阀岛中的应用演变。从第一代的多针阀岛到第二代的总线阀岛,使阀岛在现场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更便利,更可靠。多针阀岛通过把可编程控制器与气动阀传感器输入电信号之间的接口简化为只有一个多针插头和一根多股电缆,从而使得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维护过程大为简化。带现场总线的阀岛与外界的数据交换只需通过一根两股或四股的屏蔽电缆实现。这大幅度节省了接线时间,而且由于连线的减少使设备所占的空间减小,设备的维护更为方便。随着技术的发展,带总线技术的阀岛正朝着,可编程阀岛,模块式阀岛,紧凑型阀岛(CP阀岛),ASI接口与阀岛结合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细胞内用于降解大分子蛋白质或受损伤的细胞器并以此来维持细胞动态平衡的主要代谢途径,其功能异常与癌症、衰老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尽管自噬相关基因(ATG)相继在酵母、植物及哺乳动物细胞中被发现,但对其在单细胞真核原生动物四膜虫(Tetrahymena)中的同源蛋白及其功能所知甚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克隆发现了四膜虫的自噬相关基因TtATG8,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与酵母Atg8和人LC3a基因的蛋白质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研究发现雷帕霉素(rapamycin)处理可导致TtATG8表达的增加;同时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自噬性EGFP-TtATG8绿色荧光信号增强,结果提示TtATG8可作为衡量四膜虫自噬水平的良好指标.研究还发现饥饿处理可诱导四膜虫自噬的发生,增强TtATG8表达水平并随后伴随细胞死亡率的增加;雷帕霉素预处理可放大饥饿条件下细胞中TtATG8的转录水平,同时通过增强自噬作用和延缓细胞内ATP的消耗来增加细胞存活率,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发现TtATG8过表达可促进细胞内ATP的积累并延长细胞生存期.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TtATG8可能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参与调控细胞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代谢是细胞及机体获取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重要生命过程,其稳态平衡是机体应对内外环境变化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根本保障.代谢稳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各种疾病.细胞代谢稳态的维持有赖于机体和细胞之间及细胞内部多层次的调节网络.本文总结了内分泌系统部分激素调控细胞代谢及细胞内各代谢通路之间相互调节共同维持代谢稳态的机制,重点阐述了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及雷帕霉素机制性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通路对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的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利福霉素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利福霉素的生物合成、遗传学研究,利福霉素生物合成的代谢调节、莽草酸途径的调节,利福霉素的发酵和生物转化以及利福霉素的菌种选育.  相似文献   

20.
河心岛作为特殊的地理结构单元,相较于拥有复杂地形地貌的陆地系统来说,其地域狭小、结构简单且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而其自身的脆弱性使得生态系统在被破坏后的修复工作变得极为困难。在生态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河心岛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尤其重要。开展河心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限制人类开发行为,对维护河心岛生态平衡,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佛山市对江沙岛为例,从现状调查与评估出发,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心岛开发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明确河心岛存在的问题,合理确定生态发展目标,进而探究对江沙岛的可持续生态发展策略,为探索河心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