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静动力测试的多跨预应力连续梁桥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基于静动力测试的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承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实桥环境振动实验和汽车荷载静载试验、桥梁有限元建模、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模拟汽车荷载的数值加载分析等步骤.利用该方法评估了107国道深圳松岗高架桥九跨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的承载力,结果表明:该桥边跨满足设计荷载的使用要求,但中跨的承载力严重不足,需要对桥梁结构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在桥梁结构运营安全性能评估中的有效性,提出了基于动力测试的混凝土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构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有限元模型,以动力试验获得竖向前6阶自振频率作为状态变量,构造目标函数。通过分析目标函数对设计参数的灵敏度,选取灵敏度高的设计参数对模型进行修正,调整了模型的物理参数,使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而后对修正后的模型按照现场实桥荷载试验加载工况进行加载,用现场实桥荷载试验的结果验证了模型修正方法的正确性,表明了修正后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桥梁结构的实际运营状况,可作为桥梁运营安全性能评估以及维修加固的基准分析模型,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桥梁荷载试验是分析桥梁静力特性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荷载试验加载原则、测点布置、方案设计,并通过大跨径多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荷载试验,分析箱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强度、刚度、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箱梁静力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花溪路连续箱梁桥检测项目,对该桥梁进行了荷载试验研究.文中先根据规范设置试验载荷工况,布置应变和位移测量点,同时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桥梁的理论数据.在静载试验中,经过荷载试验得出静应变、静位移等数据,由此推断出桥梁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与承载能力;在动载试验中收集了桥梁动载下的动态响应信号,通过...  相似文献   

5.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提出梁端预制拼接的施工方法,采用精细化加工的箱梁锚固端节段,通过剪力键与混凝土箱梁的现浇节段纵向拼接,从而避免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预应力箱梁桥长期性能退化。作为拼接箱梁桥受力的关键构件,梁端承受剪力作用的结合面的受力最为不利,因此本文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对新型节段拼接混凝土箱梁桥抗剪性能进行研究。试验、有限元计算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节段拼接箱梁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带剪力键的箱梁节段结合面是该类型桥梁受力最薄弱的部位;试验模型在试验荷载的作用下,其主要破坏模式是在箱梁节段之间传递剪力的剪力键发生破坏;桥梁抗剪极限承载力与剪力键尺寸成正比,与腹板剪力键和顶板剪力键的数量成正比,但与底板剪力键的数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高速公路上一座大跨径曲线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桥梁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结构进行了静载试验,获得了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下的挠度与应变变化规律,然后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并结合试验获得的实测数据,利用模型修正技术对初始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结构的实际承载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桥处于弹性工作范围内,整体结构性能良好,修正后的模型能够反映当前桥梁的受力状态,结构承载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变宽度连续箱梁桥在成桥状态下的动力特性.以某五跨变宽度连续箱梁桥为背景,建立整桥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大桥的模态进行分析,并选用50年超越概率分别为3%(E1)和10%(E2)两个水准的反应谱进行成桥阶段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E1,E2概率下,变宽度连续箱梁桥制动墩上的内力较大,且顺桥向地震荷载作用对制动墩的内力影响比横桥向地震荷载作用大,竖向地震荷载作用对桥墩轴力影响较大,而对桥梁上部结构位移影响不大,变宽度连续箱梁桥地震反应随桥墩高度增加而增强.建议桥梁设计时,重点考虑固定墩及固定支座的设计,并对固定墩底部进行加固处理,抗震分析时,慎重考虑地震荷载竖向分量取值.通过地震反应谱分析,在规范要求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变宽度连续箱梁桥整体抗震性能良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泉州后渚大桥主桥施工阶段控制截面应力的监测,得到连续刚构桥施工直至全桥合拢箱梁截面应力分布规律,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以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为基础,模拟汽车荷载试验,计算了该桥在最不利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结果表明:后渚大桥在设计汽车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依托福州马尾大桥设计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3.5的钢混结合段大比例模型,采用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方法,开展不同设计荷载组合工况下的静力加载分析,以揭示此类新型钢混结合段在大跨混合连续箱梁桥中的传力机理. 结果表明:承载能力极限最大弯矩组合工况下,试验模型混凝土梁段全截面受压,结合面处顶板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23.6 MPa、底板钢板最大拉应力为115.8 MPa,均小于材料的设计强度;加载至1.4倍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工况,钢混结合段试验模型并未出现明显破坏,各关键截面测点的荷载-位移/应变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结构始终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表明该钢混结合段的设计具有充足的安全储备;同时钢混结合段沿纵桥向分布的各截面竖向变形没有明显突变,说明该钢混结合段传力平顺,可保证主梁刚度从混凝土箱梁段到钢箱梁段的平稳过渡. 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此类混合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某预应力连续箱梁桥运营15年后,箱梁内外出现了较多的裂缝、钢筋锈蚀和台后填土沉降等病害,已影响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根据该桥的质量检测报告,提出了箱梁顶板采用增厚钢筋混凝土、箱室顶板内表面采用粘贴钢板和碳纤维相结合以及箱梁腹板粘贴钢板的加固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荷载试验对加固后的桥梁承载力进行了验算和检测,结果表明,结构承载力和刚度都有明显地提高,能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基于响应面方法的结构模型修正中,参数试验设计对于响应面模型(函数,)以及最后结构模型修正结果的精度具有决定作用.对正交、中心复合、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结合一片两跨连续梁结构静力试验模型修正的数值算例,分析了不同试验设计对结构模型修正结果的影响.理论和数值算例分析表明,均匀试验设计具有设计点(参数选取)较少、结构有限元计算量少,且精度可接受的优点,更适合基于响应面方法的桥梁结构模型修正.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动力的石拱桥有限元模型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以国道319线苏家坡桥为例阐述基于动力的加固前后石拱桥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模型修正的过程.首先介绍加固前后苏家坡桥的环境振动试验与模态参数识别,然后介绍加固前的石拱桥有限元建模及基于动力的模型修正过程,最后介绍加固后该桥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表明,加固前后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实测动力特性能够吻合良好,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用于桥梁的静动力计算.  相似文献   

13.
提出双层荷载部分斜拉空腹连续箱梁新桥型,并完成拟实用设计.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建立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活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规范车道荷载的计算模式进行空间桥梁结构整体布载计算时,车道荷载中的集中荷载将引起局部的应力集中,设计时应给予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结构特点,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应用与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山东鄄城黄河大桥和南京滁河大桥两座有代表性的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最后对此类桥梁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孙安卿  邓苗毅  孙丽霞 《河南科学》2011,29(10):1198-1202
针对桥梁柔性桥塔动力特性的识别问题,阐述了基于环境振动测试的结构动力特性识别技术与原理.结合某桥梁柔性桥塔工程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一般步骤、技术细节和实现过程.测试、识别得到了实例桥塔的动力特性数据,该数据与桥塔结构有限元理论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可为同类桥梁桥塔的动力特性测试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梁桥体外索参数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混合单元建立波形钢腹板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简支箱梁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该种结构在体外索参数,如张拉力、锚固点位置及转向点位置改变时,各截面的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转向点之间中段各截面的正应力只与张拉力有关;锚固点至转向点之间边段各截面的正应力才与各参数有关.文中结果为该种桥梁的体外配索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阐述精扎螺纹钢筋竖向预应力体系的可靠性,介绍了箱梁桥竖向预应力振动测试方法的操作流程,及其在30余座大跨度PC箱梁桥中的基本应用情况.通过应用箱梁桥竖向预应力振动测试方法指导现场施工的成功实践,总结了影响竖向预应力张拉质量的具体施工技术要点,对于精扎螺纹钢筋竖向预应力体系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证明了精...  相似文献   

18.
大跨桥梁结构以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为目标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47,自引:9,他引:47  
通过对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和评估研究现状的简单评述,讨论了结构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中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介绍了笔者近年来在大型桥梁以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为目标的结构模拟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研究;通过对2个大跨悬索桥——香港的青马大桥和江苏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有限元建模和模型修正过程,探讨了大跨桥梁结构以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为目标的有限元模拟的技术要求、建模方案与策略.研究表明:大跨桥梁以结构状态评估为目标的有限元模拟,必须是建立于衔接理论基础上的多尺度结构模拟.在桥梁结构整体动力响应分析确定了关键损伤构件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建立关键构件的局部模型以分析在桥梁结构全尺度有限元模型中无法模拟的细节行为,即发生于焊连接件的局部应力集中和损伤累积行为.  相似文献   

19.
小箱梁桥虚拟横梁建模法中虚横梁间距选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素娟  李静斌 《河南科学》2009,27(10):1289-1291
利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MIDAS对40m跨小箱梁桥建立实体单元模型和虚拟横梁单元模型,针对不同虚横梁间距模型分别计算了6种荷载工况下的跨中竖向位移,并与实体单元模型跨中竖向位移相比较,得出虚横梁间距为1/10~1/8跨长时,与实体单元的误差最小,建模时依据该结论取虚横梁间距.此结论也可以供其他跨径小箱梁桥建模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