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产业的工业化、社区的城市化、规则的法理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消遣文化工业便应运而生。大众文化以其独特的品性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它是一把双刃剑,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他们追求现实、功利、物质享受,强调主体意识、个性觉醒,忽视内心自省、艰苦奋斗,淡化集体意识、国家观念等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大学生,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高等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高等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负面影响是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教育新的文化使命、高等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使得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成为可能,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为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提供了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爱琳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20-122,126
大众文化的非意识形态不仅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它的嬗变也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角,对当代大众文化所产生的正负功能进行阐述,进而探析大众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文化发达的今天,大众文化本身的商品性、市场性、世俗性和互动性特点,使得高校思政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中击。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创造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受着它的塑造。我们只有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不良文化表现和倾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塑现代社会。网络的发展,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更加明显,网络文化更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强势文化,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事实上,浮躁的大众文化幻象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的本质,它表达的是特定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价值观。为正确引导大众的价值追求,应对大众文化进行适应性重塑。即大众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弘扬中国精神;注重以"情"动人,协调和整合价值取向;加强对话意识,顺应大众媒介特征,引领流行风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道德意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现状就整体而言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现象,这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道德意识及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因此,高校教师在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中应该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刍议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应树立的六大现代就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贫困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关注的焦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识关系着他们的就业成败以及就业质量。本文结合当前市场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以及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必须的树立六大现代就业意识:贫困意识、自主就业意识、职业规划意识、竞争与能力意识、实践意识和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不仅是传播大众文化的载体,也是参与、推动、构建大众文化的构造物。广播电视承担着大众文化需要的满足者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9.
杨海 《科技信息》2012,(36):I0002-I0002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解构了传统消费观念。本文在探讨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遮蔽,其消费行为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利于大学生形塑健康人格,以期有效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当今大学中充斥着由于科技进步带来以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由于对外开放带来的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的消极影响方面使得大学生迷失方向,丧失自我。而传统文化由于历史的承载、民族性等特点,对缓和大学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任爱红 《科技信息》2007,(18):178-178,154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三个层面。公民意识的形成和状况直接影响着公民个体的现代化发展状况,作为公民优秀代表的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则最终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和实现,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公民意识培育只有将理论传授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逐渐走进社会,熟悉生活,逐步培养起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施亚芬 《科技咨询导报》2009,(12):156-156,158
分析了新形势下网络、市场经济及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简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安全于人来说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公安院校大学生,因其身份的不同,决定着其安全意识的不同。公安院校大学生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基于大学生之身份的安全意识和基于预备警官之身份的安全意识。基于大学生之身份的安全意识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意识、环境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以及学习安全意识5个方面。基于预备警官之身份的安全意识主要包括执法安全意识、法律安全意识以及心理安全意识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凭借着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在满足大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了社会观念的变迁与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大众文化已经变得同质化、商品化、伪个性化、技术化且具有一定的意识虚假性。大众文化非文化、大众文化反大众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工业化的弊端,可以试图通过以下三点来避免大众文化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摒弃物质性,加强思想性;摒弃强制性,加强人民性;摒弃程式化,加强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具有公民、受教育者、消费者多重身份的大学生拥有广泛的权利。大学生权利意识的觉醒是我国公民法治意识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值得肯定的幸事。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存在偏差,权利表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权利的最终实现,更阻碍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为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应如何正确表达其权利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工作意识和方法、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本文浅析了高校辅导员应有的工作意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普遍流行,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回避或绝对地排斥大众文化,应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借鉴它。借鉴大众文化融合主流意识、加速人的社会化、调节心理平衡、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大众文化得以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迅速兴起和发展。面对大众文化这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理论的阐释面临着危机。当前对大众文化的分析研究出现和阐释的焦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者对大众文化持有各种不同的乃至完全相反态度,二是对因大众文化的多元性和矛盾性而带来的难题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的大众文化中各种“快乐幻象”普遍存在,如娱乐节目,影视大片和青春小说。大众文化有其特殊的形成背景,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陕乐幻象”对社会和个人都有诸多不良影响。从价值追求、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着手,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20.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提高大学生意识水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文明意识不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素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起步晚、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关注程度低,导致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本文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表现入手,对形成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对比分析,初探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