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洛阳盆地全新世气候环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伊洛河二级阶地皂角树剖面沉积物质的理化分析数据,推断洛阳盆了全新世气候环境特点是;早期冷湿,中期温暖湿润,晚期温暖半湿润,自1.2万aB.P.以来存在9个温湿和9个干旱亚阶段。  相似文献   

2.
全新世洛阳盆地的水系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陆地卫星像片、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地层钻孔和地层剖面资料,运用综合分析对比方法,揭示出全新世以来洛阳盆地水系变化具有如下基本规律:即洛河河道不断北移;伊河河道不断东延加长,河曲不断南北摆动;涧河在东周到隋唐的时期内,由于人为作用而不断改变流路.  相似文献   

3.
全新世环境演变沉积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环境演变研究概况以及环境演变信息的管理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后,结合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常用的代用资料,建立起全新世环境演变沉积信息管理系统(SIMS)。系统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既可应用本系统进行单一或综合信息查询,也可调用MapInfo软件,实现空间地图查询方式,为环境演变研究工作者管理、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和一个较友好的工作平台。此外,系统还有一个简易的分析模块,为研究者能够基于此平台进一步综合集成开发已有的各种信息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之一.全新世以来,根据本区的沙地形成、演化和湖泊演化对比,得知近1万a来有过四五次较大的气候波动;自3000a以来干湿频率有加强的趋势。本地带具有准2000a周期及准22、准38、准83、准102和准400a周期,为预测未来环境变化提供依据,为制定开发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区域地貌调查及对南京浦镇林峰桥剖面沉积物进行粒度、地球化学和稳定碳同位素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本区在 140 0 0aBP左右先后经历了沼泽扩张期 ,此后气候变干 ,沼泽开始退缩 ,直至消失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沉积间断后又经历一次洪水泛滥期 .经过新仙女木期(10 2 0 0~ 10 80 0aBP)的寒冷期后进入了全新世的增温期 .后又经历多次冷暖波动 ,在 756 2± 90aBP~ 380 0aBP全新世最适宜期增温事件后 ,受 14~ 19世纪小冰期气候的影响 ,气候又开始向冷干转变 .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 ,古洪水多发生在气候转型期 ,因此笔者提出古洪水的发生可能与全球气候变迁历史中的突变事件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  相似文献   

6.
根据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研究和野外考察资料并结合放射性^14C测年,初步确定嘉陵江上游白龙江流域全新世泥石流共分三期,时代分别为7000-6000aBP、4000aBP和2000aBP。研究表明,泥石流频繁爆发于古气候由寒冷向温暖转换的波动时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本区发育的古土壤层,泥炭层、古风沙层,冻融褶曲层序列及其交错分布规律,以及湖岸阶地,湖面变化,古植被和介形类化石组合等方面资料都表面本区经历了早全新世冷干,中全新世温湿,晚全新世温凉偏干的气候变化,在千所尺度上表现在2000a左右的气候变化周期区环境演变的干湿冷暖序列,即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环境演变具有相似性,也具有与全球变化的同步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北方季风气候与内陆气候过渡地带全新世环境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根据洪积扇形态和内陆湖水面变化恢复全新世以来降水量的基础上,确定了全新世及近百年来夏季风西北限的位置,并以此范围作为中国北方季风气候与内陆气候过渡地带,按照该地带中季风尾间闾的波动,内陆湖水量平衡特点及与中亚冰川物质平衡的对比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这一过渡地带的东西向迁移与全世以来全球性环境变化相对应,是中国北方环境变化的直接原因和基本内容;该地带环境以多变、易变、多灾、易灾为特点,是一个环境脆弱带。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风成地貌类型与晚全新世古风况恢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遥感图像的风成地貌形态和高分辨率古季风指标, 恢复柴达木盆地晚全新世以来的古风况, 揭示青藏高原抬升时期东亚季风变迁的历史。结果表明, 柴达木盆地晚全新世以来盛行西北风, 同时有少量西风和北风, 主要由亚洲冬季风控制, 夏季风和西风环流的影响甚微。盆地东部沙丘和雅丹地貌记录了末次盛冰期西风环流的风向, 中西部地区的风成地貌指示晚全新世以来盆地发育西北向的亚洲冬季风。青藏高原的抬升阻挡西风环流进入柴达木盆地, 并加强亚洲冬季风, 造成盆地内古风向的改变, 大气环流模式的转变发生在4000 aBP左右, 此时是柴达木盆地气候从暖湿转向冷干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1.
下辽河平原全新世孢粉组合与古气候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玲  介冬梅  李瑛 《河南科学》2010,28(7):794-798
通过对下辽河滨海平原区田家镇LT钻孔样品不同种属孢粉所占的数量百分比进行分析,将柱状样划分了7个孢粉组合带.根据各孢粉带的不同孢粉组合特征,利用对应分析方法以及在14C测年技术的支持下,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以温湿—暖湿—湿热—冷干—暖湿—凉干为特征的古气候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12.
本探讨了新疆塔里木石油公路沿线全新世风沙地貌类型、发育条件、动力特征和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公路沿线发育多种典型风沙地貌类型。在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风速和输沙率向上坡增加,背风坡存在涡旋,促使迎风坡风蚀背风坡加积,以至整个沙丘向前的动量得以维持。在线性沙丘表面,沙粒沿着合成输沙方向呈曲折摆动式纵向输移,而在背风坡以显的侧旁气流和沙物质的侧向输移为特征。全新世以来,由于近地面东北风系中偏N风力减弱,偏E风力加强,因此沙漠腹地叠置沙丘落沙坡方位向西偏转。沙漠边缘河流作用与风力作用的相互消长对风沙地貌的形成演化影响巨大,而沙漠腹地风信条件和自然环境表现出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六个钻孔的全新世沉积的孢粉分析,揭示了本区全新世沉积的六个孢粉组合,它们自下而上分别为:(1)松属、栎属、禾本科孢粉组合;(2)栎属、松属、禾本科孢粉组合;(3)青刚栎属、栲属、栎属、藜科孢粉组合;(4)松属、栎属、禾本科、藜科孢粉组合;(5)栎属、青刚栎属、栲属,禾本科孢粉组合(6)栎属、禾本科、水龙骨科孢粉组合。这六个孢粉组合反映了本地区全新世时期存在着六个古植被演变阶段和相应的六次气候波动,为本地区全新世地层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六个钻孔的全新世沉积的孢粉分析,揭示了本区全新世沉积的六个孢粉组合,它们自下而上分别为:(1)松属、栎属、禾本科孢粉组合;(2)栎属、松属、禾本科孢粉组合;(3)青刚栎属、栲属、栎属、藜科孢粉组合;(4)松属、栎属、禾本科、藜科孢粉组合;(5)栎属、青刚栎属、栲属,禾本科孢粉组合(6)栎属、禾本科、水龙骨科孢粉组合.这六个孢粉组合反映了本地区全新世时期存在着六个古植被演变阶段和相应的六次气候波动,为本地区全新世地层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岩溶地区城市地貌演变与生态持续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坡  孔繁雯 《贵州科学》1999,17(2):127-131
人类活动已成为城市地貌及生态环境的演变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岩溶地区城市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岩溶城市地貌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气侯系统、水文系统及地质灾害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并相应地提出了保持城市生态持续能力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福州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本文从研究福州市区地貌演变与闽江水文特点入手,分析了福州市区洪涝灾害与地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福州洪涝灾害的地貌成因,并提出了福州市区防洪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并流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最为重要,也是景观最为奇特的组成部分。对其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9世纪有少量中外学者作了一些零星工作。20世纪开始有较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建国以来多学科、多专业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增多,取得了较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上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该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具有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第四纪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区域性的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科学意义。同时,对三江并流区的包括旅游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等在内的资源利用,多条大江上游的生态建设,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洛阳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量多、延续时间最长的中央大学。洛阳大学是当代仅有20年校龄,规模较小的地方普通高校。洛阳太学对洛阳大学发展的重要启示在于:必须承继洛阳太学的辉煌,构建规模大、规格高的新洛阳大学。同时也探讨了新洛阳大学崭新的管理模式,用人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