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尔文的天择说虽在19世纪中叶才提出,却在20世纪中大放异彩.但也因为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原理在1900年同时为三位科学家重新发现,造成达尔文原理中许多质疑.所以在20世纪中出现了许多学者对达尔文天择说发生不同的阐释.有的人坚持达尔文的基本概念,并且加以引伸扩大.也有些更多的学者提出许多不同的补充或修正.更有些学者对天择说加以曲解,以适合他们各自的认知与目的.凡此种种演变,值得做一回顾与整理.以便展望21世纪的生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达尔文的天择说虽在19世纪中叶才提出,却在20世纪中大放异彩.但也因为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原理在1900年同时为三位科学家重新发现,造成达尔文原理中许多质疑.所以在20世纪中出现了许多学者对达尔文天择说发生不同的阐释.有的人坚持达尔文的基本概念,并且加以引伸扩大.也有些更多的学者提出许多不同的补充或修正.更有些学者对天择说加以曲解,以适合他们各自的认知与目的.凡此种种演变,值得做一回顾与整理.以便展望21世纪的生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对西方女性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影视的影响表现了一定的担忧,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有机体的竞争进化,却无法解释个体间的利他与合作行为.20世纪下半叶,随着生物学家对动物利他与合作行为的研究,逐渐揭示了生物有机体利己与利他、竞争进化与合作进化的关系,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自然选择学说,推动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对西方解构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影视的影响表现了一定的担忧,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非常走运,几乎被人们普遍地接受了。马克思曾想将《资本论》第二卷题献达尔文。恩格斯则将达尔文与马克思并列,认为他们两人一个发现了生物的自然法则,一个发现了人类历史的法则。但是近年来,达尔文却倒了运。他的理论遭到了严厉的批评。有人说“进化论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逻辑,因此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可以不太夸张地断言,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所发生的那些人类不幸,包括频繁的战争、集中营、被剥削民族的饥饿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接受达尔  相似文献   

7.
Pb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已经广泛出现于环境中并在许多地区造成了污染.通过分析雪冰中Pb的浓度变化可以反应人类活动造成Pb污染的历史和规模.通过分析南极3个不同地点雪冰中记录的Pb在20世纪的浓度变化情况,发现南极雪冰中记录的20世纪Pb污染主要发生在20世纪初和1960~1980年.20世纪初南极不同地点Pb浓度比前一阶段增加了3.5~7倍,1960~1980也比前一阶段增加了3~7倍.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基于SVR的学习算法的计算复杂性和稀疏性对分析和处理大数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尤其是对高维数据.为此,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许多改进的SVR型算法.它们当中,有些算法的出发点基本相同,只是求解方法上略有不同;有些算法有明显不同的出发点,其所构建的最优化模型也不相同,但求解方法上大同小异.本文选择四个较具代表性的TSVR型学习算法,分析和比较它们的性能,以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算法,且在应用中更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环境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学术界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创新环境论最先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后来不少西方学者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概念和理论.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研究,创新网络的概念也逐步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应用.总之,创新环境是在某区域内形成并随技术进步不断调整各种网络关系的总括.环境是创新赖以进行的一个重要意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社会支持系统,环境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创新过程的结果就会形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论代际正义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际正义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便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代际正义思想并为其寻找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撑。在学者们所提供的诸多理论依据中,最具影响力的、被学者们广泛引用为代际正义理论基础的主要有功利论、道义论和契约论。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代际正义的合理性提供了不可忽视的理论证明。当然,这些理论也不具有绝对的说服力,就像其他任何理论一样,它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窘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