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基于光阻法的药液中异物微粒检测的光电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和计算了颗粒大小、探测器有效光敏面积、光波长、光束宽度等对异物微粒产生的特征脉冲信号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通过改进和优化光路设计,创新采用阵列透镜和阵列探测器方案,经过光学软件模拟和实验验证,有效增大了异物微粒的特征脉冲信号,从而提高了对异物微粒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经皮给药技术中药液体积分数的检测要求,提出了基于光谱吸收法的药液体积分数检测方法.通过光源、耦合器、分析池、光纤光谱仪及光功率计等搭建光路.根据朗伯-比尔定律,锁定药液在某一波长处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峰处光强变化与药液体积分数成比例的关系,检测出药液体积分数的变化.同时利用光功率计直接检测光信号经过分析池的光强度,寻找光强度与药液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该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实时监测等优点,在经皮给药技术中作为药液体积分数实时检测具有较深远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应力-光定律是光弹性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理论。从正交异性光弹性的物理机制出发,运用矩阵理论,建立了正交异性光弹性应力-光定律,讨论了正交异性光弹性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功率LED封装工艺流程中荧光粉颗粒出现沉淀的问题,基于斯托克斯定律,在忽略流体惯性力的情况下,通过耦合硅胶固化过程黏时曲线及荧光粉颗粒粒径分布函数建立了荧光粉颗粒沉淀模型,并借助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为有效地反映了荧光粉颗粒的沉淀现象;颗粒沉淀速度与粒径成正比,与黏度成反比,固化开始大约5min后沉淀停止,大颗粒基本停留在底层。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荧光粉颗粒的分布对LED的出光及光学一致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PEEC方法的平面电路EMC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PEEC)方法求解印制板电路电磁兼容问题的新方法,即将印制板电路的辐射问题分为两步:(1)用部分元等效电路的方法确定印制板导体上的场源(电流)分布;(2)将所有电流元的辐射场进行叠加求总的辐射场。文中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对称电路和一个非对称电路的辐射场计算,提出了一些工程设计中减小辐射的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6.
黑体辐射器法和辐射探测器法是目前检测光辐射源光谱辐照度的常用方法,由于其检测系统庞大、操作要求高,从而限制了光辐射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发展。为此,提出采用探测器进行量值传递标定光辐射源光谱辐照度的方法。以黑体辐射理论为基础,采用辐照度测量方法标定P3207型红外探测器,并利用该探测器检测由PY12-20型卤钨灯构成的光辐射源。实验搭建了由光辐射源、快门及光阑组件和探测器组件组成的光辐射源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7.
转光农膜的光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试分析了转光农膜的透光值、辐射强度、量子流密度等光谱特性,并给出了北京地区自然光和转光膜透过光的光谱分布。分析表明:转光剂的引入使透光值提高1.39%~1.75%,透过光中紫外光和绿光减少,红光辐射强度提高可达4.69%;提出农膜转光值表征方式,得到620nm处的红光转光值为2.0%~6.9%,340nm的紫外光为—0.5%~—2.7%。北京地区自然光及试验膜透过光辐射分布呈不均匀状态,600~660nm橙红光较为充足,在可见光中占29.16%,绿光占23.11%,而紫外光含量仅占300~1100nm日光辐射的0.27%。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DDA),计算了服从一定粒径分布的随机取向的烟颗粒群和粉尘颗粒的光散射Muller矩阵,比较了两者归一化光散射矩阵元素随散射角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烟颗粒群和粉尘颗粒的归一化光散射矩阵元素随散射角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圆形阵天线近场/远场的单元辐射场叠加法.该算法利用单元辐射场叠加思想,在不引入任何近似条件下对圆形阵天线远区场和近区场进行计算,减少了计算时间.通过具体算例与已有文献的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可在实际的天线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获得杂质局部体发射率的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求逆矩阵的方法进行Abel反演,根据弦积分的杂质光亮度分布获得杂质局部体发射率。结合托卡马克装置假象的钼杂质弦积分剖面,采用该方法获得了杂质的体发射率分布。  相似文献   

11.
聚烯烃化合物中杂质颗粒的激光扫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聚烯烃绝缘材料中杂质颗粒检测的激光扫描薄带法建立了新型的信号提取技术;采用光敏阵列与运放隔离求和法,使光电接收器件既有较高的时间-频率域响应,又能有效压抑材料光散射引起的噪声.应用阻光法建立了激光束扫描杂质颗粒的数学模型,据此推导出了测量信号参数与颗粒直径的关系.最后文中还报道了试样的测试结果和测试装置的标定曲线  相似文献   

12.
从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研究了辐射场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高阶效应 ,推出了介质在辐射场中有激发时的密度矩阵的运动方程 ,套出了辐射饱和时的强度计算公式。并得到了辐射场饱和时的强度与跃迁速率P的平方成反比 ,与高、低能级的衰减速率成正比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分布参数系统输出和状态检测传感器存在观测噪声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矩阵行列式的优化算法,得到分布参数系统检测传感器的最佳位置配置,同时获得系统状态的最优估计.该算法通过对分布参数进行参数辨识,得到信息矩阵,利用其行列式优化传感器的位置配置.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分布参数系统输出和状态检测传感器位置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气层核爆炸光辐射波形特征量Rt(第二光峰时间t2与最小照度时间tr之比)与核爆炸方式有关的结论,采用光电变换,程控增益,数字滤波等技术和单片微机系统,设计了核爆炸光辐射第二光峰时间t2测量系统。配合tr测量系统,实现Rt的自动测量和大气层核爆炸方式的辨识,模拟实验表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87)R_b 气室构成的光抽运系统中,加上微波场(6834.6875MH),用光检测方法观测了微波结束时的瞬态。密度矩阵运算结果与实验相符,也与经典力学模型一致。  相似文献   

16.
磁性粒子成像(MPI)是一种新型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利用磁性粒子在交变磁场中的非线性响应构建系统矩阵进而重建磁性纳米粒子的浓度分布,提高重建速度并降低存储空间需求和计算复杂度是实现实时成像的关键.本文将磁性粒子的非线性磁化响应特征与电磁感应定律相结合获取检测点电压信号,进一步考虑接受线圈的灵敏度可得电压信号与磁性粒子浓度的关系,利用傅里叶变换及频域矩阵展开分析了影响系统矩阵的因素,系统分析了系统矩阵频率分量的选取以及不同接收方向对重建图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选取高频段信号可以优化系统矩阵分量的空间结构;通过增加频率分量可以构建线性无关方程组,使方程的解唯一化,提高重建精度和质量;通过不同接收方向系统矩阵的重组,使系统矩阵拥有更丰富的空间结构,进而提高浓度分布重建图像的质量.本研究对MPI技术进行磁性纳米粒子浓度重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型生物医学成像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流化床中磁性催化剂颗粒分布的实时监测,对EMT技术应用于磁导率分布测量的可行性展开研究.常规EMT系统一般用于重建电导率分布,且采用线圈进行检测,存在检测灵敏度低、测量数据少的问题,为此采用灵敏度高、体积小的线性TMR传感器替代测量线圈,设计了新的TMR-线圈传感器阵列,对阵列中TMR传感器的敏感轴方向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选择多维公司TMR2905作为测量器件.结合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和MATLAB,利用模拟扰动法建立了TMR-线圈传感器阵列的灵敏度矩阵.使用Landweber迭代算法求解逆问题,为保证重建图像质量并防止过迭代,设置相邻两次重建结果的剩余测量矢量的差值作为迭代停止条件,通过多次测试选定系统在低固含率和高固含率条件下的迭代阈值分别为0.001和0.050.在仿真和实验平台中针对4种不同的磁导率分布情况进行图形重建,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的重建图像均可以正确反映磁导率在敏感场中的分布信息,验证了TMR-线圈传感器阵列用于测量流化床中磁性催化剂颗粒分布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通过仿真研究了TMR传感器数量对EMT系统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当TMR传感器从8个增加到16个后,重建图像与实际分布图像的相关系数在4种不同磁导率分布情况下较原来平均提高23.8%.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了舰船热像理论建模中的建立物理模型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讨论了整个舰船在计算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场时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红外辐射场分布可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模拟产生高斯相关随机表面,并模拟产生了在夫琅和费面上的散斑场,以及散斑场与相干光场叠加形成的光场,分析了这些情况中的光强的概率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20.
舰船热像理论模拟中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该文研究了舰船热像理论建模中的建立物理模型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讨论了整个舰船在计算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场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红外辐射场分布可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