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清0.1~0.2μm法、0.2~0.3μm法、准单分散法和最易穿透粒径(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 size,MPPS)法4种滤料计数效率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有利于促进滤料检测行业的发展。该文针对3种颗粒发生装置,基于4种计数法,在5种不同滤速情况下,计算和分析了7个等级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结果表明:0.1~0.2μm和0.2~0.3μm法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phthalate,DOP)气溶胶比NaCl气溶胶更适于计数效率测量;准单分散法比0.1~0.2μm和0.2~0.3μm法更适合计数法效率测量。  相似文献   

2.
双级复叠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在不同条件下工作性能相差较大,为了提高蒸发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在对蒸发制冷系统的冷凝和蒸发过程性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双级复叠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热力理论关系式,并结合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给出了主要参数的计算关系式。然后再对双级复叠蒸汽压缩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得到了主要制冷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蒸发式冷凝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对比制冷工艺中几种冷凝方式,指出发展蒸发式冷凝技术对制冷系统节能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分析蒸发式冷凝的换热机理,从试验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影响蒸发式冷凝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蒸发式板片冷凝器的实验平台,测试该新型冷凝器在不同的工况下运行的物性参数和状态参数,计算出板片的热流密度、整个制冷系统COP和能效比等主要换热性能参数和机组运行性能参数,从而得出此新型冷凝器的换热特性.为设计理想的蒸发式板片冷凝器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阻加热蒸发和感应加热蒸发法分别制备出超细镁粉,系统研究了充气压力对粉体产率和粒度的影响,采用XRD、T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粉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感应加热蒸发法的产率远大于电阻加热蒸发法的产率;随充气压力提高,粉体产率降低,粉体平均粒径增大.所制备的超细镁粉为链球形结构、多晶态,纯度较高,粒度分布范围窄.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阻加热蒸发冷凝法,在N2保护气氛下,制得铜纳米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检验确定制成的铜纳米粒子具有fcc相,并且纯度较高;用透射电镜对粒子的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粒径在20 nm左右,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常规热泵驱动的蒸发冷却冷凝除湿新风系统负荷,提出在常规系统流程基础上增加由表冷器和喷淋填料组成的单级全热回收模块,得到改进流程Ⅰ,并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保持系统总传热传质能力不变,系统性能随全热回收模块传热传质能力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典型夏季工况下,系统最优性能系数COP相比基础流程提升0.33.为减少回风全热回收过程的损失,提高送风温度,在改进流程Ⅰ的基础上增加送风显热回收模块,得到改进流程Ⅱ,此时系统性能系数COP进一步提升0.12.此外,采用多级全热回收有助于提高空气与水传热传质的匹配性,但会增加水泵功耗,对系统总体性能的提升有限.最后,搭建了基于改进流程Ⅱ的系统试验台,对上述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以耐高温滤料过滤效率的试验数据为基础数据,分别采用LS-SVM、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3种方法,以空气温度、过滤风速、发尘浓度作为输入,过滤效率作为输出训练算法,预测不同测试条件下滤料的过滤效率,并对3种算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S-SVM无论从预测精度还是运行时间上,预测效果都最为理想;LS-SVM的过滤效率预测模型与RBF、BP神经网络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小,程序运行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燕尾形轴向槽道热管蒸发和冷凝薄液膜传热特性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对蒸发薄液膜区液膜厚度、接触面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汽液接触面蒸发/冷凝传热系数沿轴向的变化.研究表明:在蒸发薄液膜区域,薄液膜厚度沿槽壁方向呈线性增加;汽液接触面的温度在起点几乎和壁面温度相同,随着薄液膜厚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在薄液膜的起始段,热流密度快速达到最大值,随即迅速减小.蒸发段的蒸发传热系数大于冷凝段的冷凝传热系数,蒸发/冷凝传热系数在整个绝热段并不都为零.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锌蒸气冷凝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结合实际 ,从炉气、冷凝介质、冷凝设备来探讨如何提高火法炼锌的冷凝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前采用的建筑冷热源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建筑内的空调冷热负荷主要由各类风冷、水源和地源空调热泵机组或直燃型冷热水机组来满足,而建筑内的卫生热水能耗则有单独的油、气、电锅炉所提供。文章主要总结了复合冷凝技术的独特优点,探讨了复合冷凝模式的冷凝热回收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二维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纳米流体在不断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各粒子逐步发生分离、团聚现象。根据Cu-H2O纳米流体物理性质,将L-J势函数与偶极子势函数相结合,采用NVT系综,对纳米流体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加热初期,纳米粒子表面形成水分子薄膜;随着模拟的推进,水分子薄膜呈现不稳定状态,分离的水分子在冷却区域发生团聚;随着模拟的进一步推进,团聚、分离现象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3.
理清蒸发冷凝法亚微米气溶胶发生装置中不同参数对气溶胶发生效果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气溶胶的单分散性。搭建了发生实验装置,通过调节各个参数,研究了参数对气溶胶发生效果的影响以及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凝结核浓度足够高时,在保证调节后的气溶胶满足准单分散的前提下,若调节前的气溶胶几何标准偏差小于1.45,可通过提高饱和器体积流量来提高气溶胶计数中值直径,当几何标准偏差大于1.45时应通过提高再热温度来提高计数中值直径。  相似文献   

14.
FeNi合金超细微粒的蒸发冷凝法制备及其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N2气氛中,采用蒸发冷凝工艺制备了不同成份的FeNi合金超细微粒.合金超细微粒的平均粒径在一定的N2气压强范围内,随N2气压强增加而增大.当N2气压强大于某一值后,平均粒径随N2气压强增加呈减小趋势.在相同的N2气压强下,平均粒径随合金Ni含量减少而增大.用同一种原材料制备的不同平均粒径的合金超细微粒,其合金成份某本不变,但与原材料相比,超细微粒的Ni含量有所减少,Fe含量相应有所增加.合金超微粒的晶面间距随Ni含量变化而变化.Ni含量高的超细微粒为γ-fcc结构;Ni含量低的为α’-bee结构和γ-fcc结构二相并存.α’-bcc相随平均粒径减小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精确简单地求解两相流中的蒸发和冷凝问题,基于FLUENT中的流体体积(VOF)方法提出了一种气液相变模型,该模型适应于两相中一相为非饱和相,即处于过热或过冷状态,另一相为饱和相,即处于饱和状态.该气液相变模型中:非饱和相导热系数和比热容为真实的物性参数;假设饱和相导热系数等于0,饱和相比热容等于非饱和相比热容;界面处相变率仅由非饱和相决定,最后,通过一维Stefan问题相界面位置的分析解和二维膜态沸腾气相体积比的精确解,验证了该相变模型的精确性和可行性.文中工作为该相变模型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海绵铁、锰砂金属多孔滤料对印染废水色度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静态实验和取用某毛纺厂实际生产废水的动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海绵铁投加量为100 g/L,粒径为1.2~1.45 mm,废水pH值为5.6和反应时间为40 m in时,印染废水脱色率可达90%以上。结论海绵铁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氧化铝蒸发系统结构复杂、物理模型难以搭建、大量数据得不到合理利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故障检测方法和直观的故障分离方法.通过对氧化铝蒸发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对系统故障进行分类,并在仿真模型中建立了不同的故障类型模型.最后,基于对氧化铝蒸发故障进行模拟得到的故障数据,给出了在氧化铝蒸发过程故障检测中的实例,验证了PCA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超声珩磨区空化泡的动力学特性,以煤油为磨削液介质,考虑煤油蒸汽的冷凝与蒸发建立了功率超声珩磨下的单空化泡动力学模型。利用4阶龙格库塔法对不同工作条件(珩磨压力、珩磨头回转速度和往复速度、磨削液粘性、超声频率)下的空化泡泡壁运动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表明:较高的珩磨压力、珩磨液粘性以及超声频率会抑制珩磨区空化效应的产生,而珩磨头回转速度与往复速度的变化对空化效果影响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19.
20.
流路布置对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研究了顺交叉、逆交叉和NU型三种流路布置对R22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蒸发器时,NU型的换热量最大,比逆交叉和顺交叉的换热量分别增加了1.5%和3.25%;作为冷凝器时,顺交叉的换热量最大,分别比逆交叉和NU型的换热量增加了7.4%和1.28%;依据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量之和比较,NU型的最大,顺交叉的次之,逆交叉的最小.因此,NU型是使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效率较高的流路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