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11月4日,一个举世震惊的消息从特拉维夫传来: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的和平集会上遇刺身亡。这是一起犹太极端分子制造的悲剧,凶手伊加尔·阿米尔当场被擒。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以色列在耶路撒冷赫茨尔山公墓为拉宾举行盛大国葬。有100多万以色列人参加葬礼;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沉痛地为这位中东和平进程的功臣送葬;他昔日的对手——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首脑也满怀敬意第一次来到耶路撒冷向他告别……  相似文献   

2.
尽管现在的局面似乎还有点儿乱,但种种迹象表明,巴以人民仍在期盼和平的曙光。1995年以来,每年的11月4日及以后的几天,以色列人都自发地悼念遇刺的拉宾总理。今年是拉宾遇刺十周年,悼念活动更显隆重。11月12日,以色列民众及国际知名人士约20万人在特拉维夫集会,缅怀总理拉宾。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动情地说:“从士兵到和平缔造者、从政客到政治家,拉宾一生的转变令我敬佩。”不该发生的事拉宾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战争英雄。他早年就参加了犹太武装中最精锐的“帕尔马赫”部队,战功累累,威信日增。升任以军总参谋长后,他又率领以军打了许多胜仗。…  相似文献   

3.
战争风云中果敢冷酷,和平进程中披荆斩棘。岁末的以色列沉浸在失去拉宾的巨大悲痛之中。连日来,耶路撒冷赫茨尔山公墓拉宾的墓前,前来瞻仰和哀悼的人群络绎不绝。在以色列,拉宾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的战争经历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使他在军队和国人中享有独一无二的声望。少年壮志  相似文献   

4.
<正>时间过得太快,以色列前总理拉宾辞世已经20年了。他遇刺前后,笔者正在以色列访学,曾在研究所聆听过他"土地换和平"的讲演,在血淋淋的公交车爆炸现场目睹过对他的愤怒抗议,和几十万以色列民众一起彻夜列队向他的遗体告别,也不止一次到他堆满鲜花的墓前拜祭。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想起了拉宾和拉宾的葬礼》,记述了自己在那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议论了以巴和平进程兴衰的原因。转瞬间,又过去了十年。拉宾之  相似文献   

5.
由势不两立,到共谋和平——对于拉宾被刺,阿拉伯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正是这位拉宾,曾经和他们打了几十年的仗。拉宾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担任以军总参谋长,率军队侵占了耶路撒冷旧城、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加沙及西奈的大片阿拉伯土地。这场战争致使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阿拉伯人仇视他是有充分理由的。但还是这位拉宾,执政三年多来,克服种种困难,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作了不屈不挠的努力。拉宾不仅同巴勒斯坦和约旦签订了一系列和平协议,使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6.
16年前.笔者曾在复旦大学接待过以色列已故总理拉宾。在介绍自己的国家时,拉宾自豪地说:“以色列只有550万人口,领土60%是沙漠,90%是旱地,但我们是农业强国、高科技强国。”笔者问他:“是什么因素使以色列如此强大?”他的回答是:“以色列有7所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7.
出乎人们预料,拉宾死后,中东和平进程不仅没有停滞,相反以新的速度向前发展。以色列提前从西岸6个城市撤出,巴勒斯坦选举顺利进行;停顿了半年的叙以谈判也得以恢复,并取得了进展。叙以谈判的进展固然有美国和叙利亚方面的因素,但与以色列新总理希蒙·佩雷斯的积极推动显然有关。  相似文献   

8.
近几个月来,埃及首都开罗成了中东外交的一个核心舞台。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等数度往来于此,就巴以协议以及阿以和平进程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紧张的谈判。5月4日,在穆巴拉克总统的主持下,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开罗签署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巴以签署的这一最后协议意义重大,此中埃及功不可没,它为埃及外交增添了光彩的一笔,也使人们更加注意到了埃及外交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开创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最强硬的对手深思熟虑,从沉默到作出积极反应。阿拉伯世界对拉宾之死深表震惊。阿拉伯舆论不加掩饰地流露出对今后中东和平进程的疑虑,寄期望予佩雷斯。在以色列公众眼里,拉宾最值得信赖,因为他曾在同阿拉伯人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他与阿拉伯人和谈不会损害以色列的安全利益。但是,阿拉伯人则倾向于认为,拉宾的接班人佩雷斯是个更容易打交道的人。只要佩雷斯能渡过明年大选这一关,继续保住工党的执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间,以色列拉宾政府又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内阁分裂危机。内阁中两个对立的小政党梅雷兹党和沙斯党矛盾激化,使拉宾领导的以色列联合政府顿时陷入困境。现在这场内阁危机已经过去,但舆论对以色列政府、议会组织制度的议论却并未停息。一些新闻分析说,此次危机是以色列议会实行比例代表制“这种导致不稳定的政治制度的产物”。 1958年以色列议会正式通过的“议会法”规定,以色列议会是经“普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拉宾的被刺,一年前阿拉法特的病逝,加上沙龙在三次中风后(2005年6月18日、12月18日,2006年1月4日)政治生命的终结,正式宣告了中东政治一个时代的结束,而这三位传奇人物中又尤以沙龙最具个性,也更具争议性,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面目,也正是因此,沙龙得以更为世人关注。以色列民众:想说爱你不容易沙龙参加了巴以之间的所有战争,被冠以“推土机”、“常胜将军”、“战神”、犹太“战鹰”、“以色列恺撒”、“犹太人定居点总设计师”等许多绰号,而他胆大和不服约束的性格也在军中招来不少批评,并使他几起几落。当他用铁拳对待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2.
6月23日以色列议会大选揭晓后,一位霜鬓银发的人用缓慢而坚定的语调宣布了其施政纲领,并博得一片掌声。他便是刚刚在大选中获胜的素有“鹰爪鸽派”之称的工党领袖伊扎克·拉宾(Jizchak Rabin)。拉宾1922年3月1日生于耶路撒冷。其父尼赫米·拉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移居巴勒斯坦并在大战期间参加了当地的犹太军团。母亲罗莎热心公益事业,曾一度活跃于市政服务和教育界。投笔从戎拉宾先后就读于南加利利的卡杜里农业技术学校和美国迈阿密大学。毕业后即参加犹太人社团——伊  相似文献   

13.
机不可失,佩雷斯需要先『正名』;结果难料,以色列政权的基本格局难变,和平方向难变。举行大选是以色列今年的大事,人们一直在揣测大选何时举行。去年11月拉宾遇刺后,尽管继任总理佩雷斯多次声称无意改变  相似文献   

14.
在耶路撒冷,往往是巴勒斯坦人今天在自己土地上盖起了房屋,第二天就被以色列推土机推倒。而在巴勒斯坦人生活的东区,一座座用政府的钱为犹太人建造的定居点接二连三地拔地而起。据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一位前以色列女委员沙拉统计,在1980—94年期间,东耶路撒冷有300幢巴勒斯坦人建造的房屋被以色列推土机夷为平地。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报道》指出,自1993年9月巴解同以色列签署巴—杰自治协议以来,以色列当局以要建立军事隔离区为由,共没收了约1.115万  相似文献   

15.
战固难,和亦难。化干戈为玉帛,唯大英雄能做到。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举世震惊。我在震惊之余却也不觉得太意外。因为最初在电视新闻中见到拉宾与阿拉法特签署初步和平协议,握手言和时,曾闪过一个念头,不知双方的极端分子会有何动作,曾走出中东和平第一步的埃及总统萨达特的悲剧会不会落到他们之中一个的头上。后来两位领导人双双获诺贝尔和平奖时这个不祥的念头又在脑海中出现。不知怎地,原来更多足为阿拉法特担心——我常觉得,他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16.
<正>【美】《旗帜周刊》2017年2月27日2月15日访美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热情欢迎。在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巴以和平不限于"两国方案"(指"巴勒斯坦国"和"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和"一国方案"(指建立"多民族单一国家",由以色列政府统治所有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他希望找到的是能让巴以均满意且能实现长期和平  相似文献   

17.
名人言论     
《科技潮》1999,(6)
"和平事业前程未卜,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此言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之口。马约尔是在1998年12月6日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遇害3周年纪念会上说这番话的。以色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阿维·舒克特在会上发言。他指出,怀城农庄协议表明以色列、阿拉伯两个民族在和平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步。他说:"尽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协议毕竟为这条漫长而又困难重重的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拉宾遇刺以来的十年间,还不曾有哪个人物的生死去留会对以色列、对以巴和谈,甚至对整个中东的未来之路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沙龙的“退场”,改变了许多事情的轨迹。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疾病打倒了这位中东强人,一切也许会是另外一个结果。沙龙“退场”,留下了太多的问号。事物的发展依据的是自身的逻辑,在这一过程中不存在“假如”、“如果”之类的设定。因为时光不会倒流,发生了的事不可能重新来过。当事情已经不可逆转时,人们总是习惯于去想:如果这事没发生,又会是怎样?今天,以色列总理沙龙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他可能会躺着离开病床,或者永远躺在那里。不管怎样,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都将进入一个“后沙龙时代”。此时此刻,我们也不禁问起了“如果”:如果沙龙健康如昔,此后数年依然活跃在以色列政坛,一切又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以色列没有了沙龙,又将是什么样子?——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9.
利益攸关,巴以双方不愿放弃各自的目标;先原则后细节,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最近一段时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导人之间的论战已经公开化。巴以之间的冲突也一个接着一个。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2月18日在巴黎指责以色列违反巴以自治原则宣言的精神,对巴勒斯坦人实行集体惩罚的政策,并且强调“和平进程正处于危险和棘手的阶段”。翌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反驳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已达40年之久,现在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这一问题有了松动。以色列上下更是迫切要求解除经济抵制,说他们——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中的中东各国,都希望能在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发展经济,而受到阿拉伯国家长达40余年经济抵制的以色列更有这种愿望,特别是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以色列上上下下更是迫切希望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今年8月5日,以色列商会联合会主席要求拉宾总理在访美时敦促布什总统劝说阿拉伯国家在第六轮阿以双边谈判之前取消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他强调这一愿望多么迫切时说他们“一天也不能再等待了”。8月11日,以色列的阿拉伯民主党领袖达鲁什在出访埃及前夕透露,将请埃及帮助解除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并将建议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