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54-54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对水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尤其是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影响,急需有效的监测技术和监测仪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对水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尤其是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影响,急需有效的监测技术和监测仪器.  相似文献   

3.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原理的仪器,目前在整体水平上,仍处于通用实验室仪器的研究阶段,开发的仪器主要面向科研单位,还没有能应用于现场且价格便宜的仪器。本课题的目的是建立基于SPR技术的多种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开发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和免疫检测技术相结合的快速检测仪器。研究的主要内容是SPR生物检测技术,样品前处理技术,开发配套试剂盒和专用SPR快速检测仪器。预期达到的目标包括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测定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小型SPR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严重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一类化学物质,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是我国政府的承诺,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是我国履约的实际行动。因为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在我国是首次,也因为履约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规划编制自然也是我国及各地方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所以,作者将《天津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的研究与编制》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希望为各地方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编写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4):49-49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快速生物检测技术研究(2005AA641030)”课题,参照美国EPA有关规范,建立了适合于各种水体和生物检测需要的样品采集规范;样品预富集方法和分级净化方法是依据德国生态研究所(GSF)提供的方法进行改进,因此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国际先进性,且为国内领先技术。探讨毒性因果关系是当前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利用有毒有机污染物相似相溶原理建立的分级净化技术,结合各自级分的毒性分析,对于探讨产生毒性的因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环境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各种针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离体与活体测试方法均在不断发展中,但在生物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方面始终缺乏有力证据,目前国内外对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多集中在化学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53-5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快速生物检测技术研究”(2005AA641030)建立的适合于各种水体和生物检测需要的样品采集规范,是参照美国EPA有关规范制定的,样品预富集方法和分级净化方法是依据德国生态研究所(GSF)提供的方法进行改进,因此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国际先进性,且为国内领先技术。探讨毒性因果关系是当前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利用有毒有机污染物相似相溶原理建立的分级净化技术,结合各自级分的毒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2,(19):20-20,24
该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波导耦合金属光子晶体实现了生物特异反应传感器。特别是首次将其成功应用于HIV病毒p24蛋白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高灵敏度检测,成为这类传感器件成功应用的范例。通过波导共振模式与粒子等离子共振模式问耦合放大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1,(9):65-65
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遗传学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这类疾病进行快速、灵敏的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治疗效果,然而目前临床检测手段存在耗时长、操作繁琐、检测条件苛刻等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检验的需要,亟需研发一种快速、灵敏、高通量的检测新方法.本项目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863计划课题等支持下,历经10余年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57-57
白腐真菌是一类高等丝状真菌,其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系具有强氧化性和非特异性的特征,可彻底降解木质素,并能有效降解环境中的许多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在造纸工业的生物制桨和纸浆的生物漂白、水污染控制和土壤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应用有赖于酶的高效大规模生产,对白腐真菌进行木质素降解酶的发酵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目前,尚未见大规模生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55-55
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和食品贸易争端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其中毒性最大、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对农牧渔业作物的污染最重、分布最广的有真菌毒素、贝类毒素、藻毒素等。灵敏、快速、简单、经济的检测方法是降低毒素摄入量的技术基础,也是打破世界贸易战中技术壁垒对我国产生制约的关键。检测技术的落后,也造成我国政府部门对进口产品监管力度不够,对国内消费者造成健康危害。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灵敏并与国际接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毒素的检测方法、免疫亲和柱及试剂盒,以便开展对食品中上述毒素的污染调查,减少有害生物毒素的摄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和声誉刻不容缓。另外,制备可商品化的生物毒素标准品,可以打破仅有美国、日本的少数几家公司的垄断及进货限制,推动我国对这些毒素的毒性机理、环境影响和生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6-16
针对乙型肝炎、艾滋病、幽门螺旋杆菌、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需求,将纳米粒子标记技术,免疫层析芯片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结合起来,研发相应的高效、灵敏、特异、快速的纳米检测器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55-55
二噁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是当今食品安全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关注热点,PCDD/Fs和PCBs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斯德哥尔摩公约中最重要的3类化合物。我国作为签约国,在履约能力中首先需要具备超痕量检测能力。而超痕量检测能力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少数实验室具备,超痕量检测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分析水平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15-16
多环芳烃是广泛存在于土壤、沉积物等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等能源消耗随之不断增长,加之越来越多的生物质燃烧,导致我国向环境中排放的多环芳烃逐年上升。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及生态调控已成为土壤有机污染环境修复中的研究热点。其中,微生物修复及其相关技术已成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的主流,该技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生理代谢对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去除,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