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沥青混合料高温浸水和级配离析对沥青混合料抗拉强度的影响.针对残留马歇尔稳定度指标及冻融劈裂残留强度试验的不足,提出以浸水四点弯曲试验来评价高温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着重探讨了不同离析程度(不同空隙率水平)对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四点弯曲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增加,空隙率向2个极端发展,严重粗集料离析和严重细集料离析时混合料的空隙率相差10%左右;粗集料离析对劈裂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大于细集料离析的影响;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应严格控制空隙率在4.5%~10%范围之外.采用高温浸水四点弯曲强度比作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指标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级配离析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混合料级配离析状态和离析程度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离析程度下,粗集料离析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大于细集料离析的影响.在粗集料集中区域,由于空隙率过大,吸水性和渗水性增大,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极为不利,还将大幅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和强度.在细集料集中区域,压实空隙率过小,虽然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无不利影响,但将使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滑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大多数沥青路面使用1年以上的每条高速公路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水破坏的现象,分析造成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的根本原因,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将沥青混合料离析划分成集料离析、温度离析和摊铺离析,重点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摊铺离析发生的类型与防治措施,为沥青路面的现场施工和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取芯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采用动水冲刷和劈裂试验研究空隙率对路面水损害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空隙率大于5%时,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要比空隙率小于5%的小7.8%;空隙率大于5%沥青混合料经过动水冲刷后强度比空隙率小于5%沥青混合料经动水冲刷后强度低10.4%,动水冲刷后空隙率(含空洞)大于5%的沥青混合料强度降低更加迅速。动水冲刷对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结构稳定性是有显著影响的,并且沥青混合料中早期空洞破坏对水损害的发展有加剧作用。研究成果为运营期沥青路面内部缺陷的判别及养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提高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动水压力是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引发水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沥青与集料界面的粘结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强化冻融劈裂试验表明,开发研究的含铬外加剂能够显著提高酸性集料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水损害能力,大量研究表明,配位键理论对认识沥青-集料界面粘结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沥青-集料界面上增加难溶于水的离子键和配位键化合物,能够较好地解决混合料的水敏感性问题,特别是在界面上引入过渡金属阳离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长期抗水损害能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动水压力是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引发水损害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沥青与集料界面的粘结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强化冻融劈裂试验表明 ,开发研制的含铬外加剂能够显著提高酸性集料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水损害能力。大量研究表明 ,配位键理论对认识沥青集料界面粘结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沥青集料界面上增加难溶于水的离子键和配位键化合物 ,能够较好地解决混合料的水敏感性问题 ,特别是在界面上引入过渡金属阳离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长期抗水损害能力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的一些早期损坏,如由水损害造成的网裂、形变和坑洞、局部严重辙槽、局部泛油、横向裂缝多、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等等,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南方等多雨地带新建的沥青路面,通车后短期内经常出现坑槽和局部松散等水病害。这些病害的产生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即使在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排除了许多造成路面水损害的影响因素、或者被认为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面层结构,也会因为施工过程中的混合料离析而使路面的抗水损害性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从而造成路面出现早期病害。  相似文献   

9.
吴阳 《科技资讯》2014,(31):32-32
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多雨地区,沥青路面水损病害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性、舒适性与服役寿命。该文从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能与路面结构水损害机理两个方面对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为沥青路面水损处治方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与参考。基于沥青—集料界面破坏理论与路面动水压力计算结果,寻求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探索路面水损害处治有效措施,是后续沥青路面水损害研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徐义民 《科技资讯》2007,(25):58-59
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理破坏特征,论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提出了包括使用良好集料并对路面进行封层、掺加外掺剂、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结构、足够压实以及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