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冀松媛 《科技信息》2011,(34):420-420
认知无线电是具有自主寻找能力、提高空闲频谱使用效率的一种无线电技术,可实现无线射频传输环境下的频谱检测功能。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检测技术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对发展无线电调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创新驱动下,全球范围内以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传感网、光无线融合通信等为代表的无线技术演进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演进路径日趋清晰,为全球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强大动力。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电管理已经成为实现上海城市管理和社会运行的重要承载手段。"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工作将着眼于管理思路和模式创新,充分发挥无线电频率事关产业、事关民生、事关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要素作用,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新一轮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在声势宏大的信息化浪潮中,伴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推进,无线电产业迎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经过百年的发展,无线电已从简单的跨越大西洋通信,发展到软件无线电(SDR)、认知无线电(CR)和光载毫米波无线电(MM-RoF),这三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全球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全新而辽阔的疆域。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远距离无线视频传输依赖于移动通信网络以致使用环境受限的问题, 在没有移动通信网络的地 区, 研发了基于无线电技术的车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以小车为载体, 通过控制车体移动及车上摄像头的 转动获得最大监控视角, 使用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驱动 OV7670 摄像头对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进行采集缓存, 采用无线电技术在 1. 2 GHz 频段将视频信号传输至接收端, 接收端连接上位机显示回传图像。 实验测试表明, 车体运行稳定, 可进入狭小空间进行视频监控且监控范围无死角; 利用无线电技术可实现视频 信号传输, 画面清晰、 稳定, 室内及室外传输距离可达 25 m 和 80 m 左右。  相似文献   

5.
汤立刚 《科技资讯》2013,(29):16-17
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通信技术,能够在授权用户空闲的时候允许其他用户使用其空闲频谱,从而有效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频谱感知能力是认知无线电网络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支撑技术。本文在不同的无线信道条件情况下,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能量检测技术的检测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  相似文献   

6.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无线用户的数量急剧增长,频谱资源变得日趋紧张,而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对频谱资源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提高无线频谱利用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人们希望通过更少的频谱资源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而随着短距离无线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频率共享成为趋势,对短距无线电设备的占用度进行测量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现有无线电频谱使用效率,而且为物联网频谱的技术监管和管理规划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是一种智能的频谱共享技术。文章在简述认知无线电的基本内容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对于现有无线电带来的难题。再针对这些新的难题,并基于现有的无线电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应于认知无线电环境的无线电监测系统雏形,并给出了新系统模型下的测向子系统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上海信息化》2012,(11):86
近日,2012年中国无线技术与应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在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指导下,由中国无线电协会主办。会议主题为"强化频率管理、确保无线畅通"。中国无线电协会副理事长、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发表讲话。中国无线电协会理事长、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致辞。来自国内外的无线行业专家、通信行业制造商、运营商等500余人参加。与会代表围绕无线电频谱管理、无  相似文献   

9.
无线电导航系统是航空电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对无线电导航进行在线和总体调试时,往往需要多个地面台和机载设备提供激励信号,大大降低了调试的灵活性。主要以航空电子系统中重要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甚高频全向无线电信标、指点信标、自动定向仪和仪表着陆系统等)为对象,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并实现机载无线电导航系统集成射频激励器,产生调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激励信号,从而提高无线电导航系统调试的灵活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频谱资源越来越贫乏,如何充分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率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认知无线电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其核心思想就是使无线通信设备具有发现"频谱空洞"并合理利用所发现的"空洞"的能力。文章将从基本原理的角度探讨认知无线电系统为避免干扰其工作频段上可能存在的授权用户而要满足的基本要求,简单介绍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一种无线自动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在身份标识、交通运输、制造与物流、防伪与公共安全等领域。实际应用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将开放式软件无线电平台与PC相结合的方法,使用x86处理器和软件系统来完成RFID系统数字基带部分的处理,从而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通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中不断增加的各类无限通话装置,数字脉冲干扰量也在不断增加,无线设备、有线电视、汽车通信等通讯设备都会受到影响。本文对无线电通讯会造成何种干扰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针对干扰来源制订了相关处理政策,希望为我国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根据认知无线电网络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OFDM技术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策略,该方案通过自适应OFDM机制将无线频谱资源划分为若干自适应子载波,同时在子载波上采用频谱利用率高的MQAM调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提升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系统的频谱效用,同时由于自适应性的引入,使算法获得了较快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美国加大了对无线电工作监管的力度。美国成立了联邦通信委员会、电信和信息管理局及部门间无线电顾问委员会等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无线电资源规划、一般无线电管理、特殊情况无线电管制、无线电台(站)管理、无线电设备管理和无线电干扰防治等无线电使用的方方面面做了署,力图加强监管,促使无线电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资源频谱日趋紧张。而另一方面固定频谱分配政策导致频谱使用率低下,为克服这一缺点,人们提出使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实现动态频谱接入,从而有效利用频谱空穴。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论文中主要介绍了三种频谱检测方法:匹配滤波器检测、能量检测和循环平稳检测,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宽带无线通信业务的发展,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本文在认知无线电频率感知技术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无线Mesh网的多信道MAC协议(MMAC)中,提出了认知无线Mesh网的多信道MAC协议(CWMN-MMAC).本协议通过增加认知用户对频谱的感知和针对多跳特点的分布式协商,将空闲的频谱动态地分配给非授权用户使用,可以有效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并通过仿真,研究了协议ATIM窗对吞吐量的影响和主用户空闲时的信道利用率,根据仿真结果可以看到,该协议通过单网卡可以实现较好的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2014年9月,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如火如荼地进行,"上海站"围绕"打击非法设台,依法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主题召开通气会、开辟网站专栏、与区县合作巡展、开通微博微信等,立体化宣传、科普无线知识,让大众感知无线魅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宽带无线电技术的军用分组无线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宽带无线电以其特有的优点,适合于解决军用无线通信网所关心的隐蔽性和数据吞吐量两大难题。为避免将传统分组无线网PRN中的MAC层信令用于超宽带无线电分组无线网时造成超宽带无线电隐蔽性的降低,讨论了一种使物理层保持连接的MAC层方案,即SLN(Sustained Link Networks)。分析表明,使用SLN的超宽带无线电系统比传统PRN的MAC层信令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与上海无委无线电检测实验室共同推动组建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上海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无线电设备型号核准认证测试在上海可以实现"一站式"受理。该平台的建成,将为上海地区无线测试产业的能力提升,乃至这一区域无线制造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加速普及和信息化的全面渗透,无线电管理通过对无线电频谱资源这一稀缺国家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在引导无线产业健康、有序推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加强国防建设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目前无线电领域的"十二五"建设方兴未艾,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未雨绸缪,提前对下一个五年规划进行认真调研和深入思考,才能更加契合全球视野和时代需求,从更高层次谋划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