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作者所建立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提出了自然灾害区划原则、指标体系,通过聚类分析,以县为基本单元,对自然灾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自然灾害区划方案,即把全国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带,26个自然灾害区、93个自然灾害小区。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和承灾体3个方面选取区划指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分别得到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危险度图和区域承灾体脆弱度图;将上述3幅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的基本单元,然后对基本单元属性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对重庆市自然灾害进行区划,得到4个自然灾害区;从属性数据库中提取相关属性数据,得到每个自然灾害区的基本特征;最后,分别对每个自然灾害区的自然灾害、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情况讲行详细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根据河北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异规律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河北省自然灾害区划的原则、方法指标体系,进行了自然灾害区划,并同不同灾害区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灾害区划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基于自然灾害基本单元,运用“自上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是提高自然灾害区划精度的重要方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了基本单元的边界提取和属性数据生成,并引用空间邻接系数,对传统聚类分析作了改进,实现了“自上而上”区划方法中的全部运算过程,使得这一区划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与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自然灾害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省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思路方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和地质灾害经济社会易损性区划的基础上,采用GIS平台,进行了陕西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初步研究,得到了陕西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初步结果。研究表明:陕西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可以划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风险区,其中高中风险区15个,面积约占陕西国土面积的35%。这些风险区应成为今后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陇南地区行政中心重建的自然灾害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陇南地区属于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区划中的极重度灾害区.通过对陇南地区成县和武都区自然灾害的对比分析发现,武都区地震、地质和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远远大于成县,特殊地理条件下的地震,地质和洪水灾害的叠加性,以及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武都区未来的灾害隐患程度较高.因此,从城市选址的自然灾害背景来看,陇南地区的行政中心从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武都区迁往自然灾害程度相对较低的成县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2020年,虽然经历23轮强降雨、沅澧两水和长江三口高位洪水考验,常德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未溃一堤一垸,未垮一库一坝,森林火灾发生率大幅下降,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市、全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今年,常德市将重点抓好五大行动."常德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铁牛表示. 开展"灾害风险大普查"行动.全面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编制市县两级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编制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实行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基本单元概念体系的指导下,以灾害系统基本单元为最小空间单位,选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水灾、旱灾、低温冷害、风雹灾及病虫害5种自然灾害,以民政部1978 ̄1993年农业灾情统计数据为标准,并以综合农业灾情强度(16年年平均状况)为指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自下而上”逐级综合,提出了湖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区划方案,将全省划分为东西分异的3个一级区及18个二级亚区。通过检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发展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稀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以及自然历史遗产的重要基地,是稳定和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措施;它对拯救和保存濒于灭绝的生物种、监测人为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探索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条件、研究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以及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9月,全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区划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条件是: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基本单元概念体系的指导下,以灾害系统基本单元为最小空间单位,选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水灾、旱灾、低温冷害、风雹灾及病虫害5种自然灾害,以民政部1978~1993年农业灾情统计数据为标准,并以综合农业灾情强度(16年年平均状况)为指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自下而上”逐级综合,提出了湖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区划方案,将全省划分为东西分异的3个一级区及18个二级亚区.通过检验,分区方案合理,较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有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地表水功能区划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中国水资源保护状况和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地表水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分级分类系统及区划成果。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水功能区的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按流域将水域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及生态环境恢复区,为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效解决行政边界水污染纠纷和矛盾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了将一级区划中的开发利用区细划为饮用水源区、调输水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生态环境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航运用水区10个二级功能区,明确制定了各级功能区的指标体系和水质管理目标,构成了完整的理论和应用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科技区划     
科技区划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学说.科技区划分专业科技区划和综合科技区划,二者有着不同的区划原则.本文提出三种主要的科技区划方法及科技区划的一般步骤,依据科技区划的理论、原则,按照所提供的区划方法、步骤,在深入分析我国科技地域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将我国划分成七大科技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自然资源区划的原则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宁夏农业自然资源区划和矿产资源区划方案,并就各分区的主要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向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类型研究成果,遵循一般自然区划方法,并突出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的宗旨,拟定了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的原则和分级指标体系,提出了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区域化进程中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子商务区域化发展,重点分析了各种电子商务模式在电子商务区域化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得出了B2C以及C2C中的信息交付型盈利模式对于电子商务区域化最感兴趣,也会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区域化的主力军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宁夏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旅游区划的原则,提出了宁夏旅游区划方案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地域分异规律在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分异规律揭示了自然环境差异的根本原因,旅游环境分异也受它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地域分异规律的等级尺度和旅游地理区划等级单位系统形成的密切关联性上.用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作指导,可克服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主观随意性,使旅游地理区划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更好地为区域开发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用FOXBASE和BASIC语言编制的地理系统交互式多算法聚类分区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以期达到在计算机上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实现聚类分析的全过程,并应用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法来解决分区指标对分区目标有不同贡献时指标的权重问题。在静海县盐渍土综合治理分区中,使用本软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首次将双聚类方法应用到经济区划领域,对中国各省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以及各省份经济增长模式等问题做了研究和预测,并将结果与传统的层次聚类方法的结果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层次聚类算法对于全国经济区划的整体分析结果相对直观并且应用方便,双聚类算法的结果在挖掘各省在某些属性集合下的共性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安徽沿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区域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主体功能区划分是一项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划的创新性工作.本文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以沿江41个县市为基本评价单元,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经济社会开发支撑和自然生态约束的趋同性动态聚类和互斥性矩阵分类相结合的梯阶推进的分区方法,初步划分出四类主体功能区:(1)优先开发区,包括合肥市区、芜湖市区、马鞍山市区、铜陵市区、安庆市区、巢湖市区、当涂县、繁昌县、和县、无为县和芜湖县;(2)鼓励开发区,包括滁州市区、池州市区、肥东县、怀宁县、铜陵县、肥西县、含山县、庐江县和天长市;(3)适度开发区,包括宣城市区、长丰县、广德县、来安县、朗溪县、南陵县、全椒县、望江县、枞阳县、东至县、宿松县和桐城市;(4)引导开发区,包括泾县、宁国市、潜山县、青阳县、绩溪县、旌德县、石台县、太湖县和岳西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