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荧光粉喷涂过程中荧光粉胶的流动传输和雾化过程,建立了三维荧光粉流场模型与数学模型,用于描述两种不同的喷涂枪外部荧光粉胶流场的速度分布,最后通过喷涂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在不建立雾化过程模型的情况下,采用数值模拟能准确预测 LED 荧光粉喷涂过程中荧光粉微滴的轨迹和速度分布;在相同喷涂距离内,荧光粉微滴直径越小、速度越快,小荧光粉微滴加速和减速的距离就更短. 相似文献
2.
白光LED中的荧光粉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批次芯片的白光LED与蓝光LED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老化实验,根据老化过程中电致发光谱(EL谱)和光功率变化情况计算了白光LED中蓝光被转化为黄光的比例,研究了荧光粉转换效率对白光LED老化的影响,并测量了荧光粉老化规律,发现转换率呈指数衰减变化,且电流加大时衰减也更快。据此认为荧光粉转换率的衰减是造成白光LED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白光LED用YAG:Ce3+荧光粉的增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白光LED在红光波段发射较弱,导致其显色指数偏低,本文在最常用的白光LED荧光粉Y3Al5O12:Ce3 (YAG:Ce3 )中掺入Gd3 、Pr3和Sm3 ,来增强红光波段的发射,从而提高显色指数.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光光度计、光谱分析仪及荧光粉相对亮度测试仪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Gd3 、Pr3 和Sm3 对荧光粉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增红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Gd3 、Sm3 及Pr3 的加入都增强了光谱的红区发射,Gd3 使光谱发生红移;Sm3 则在光谱上增加了峰值分别位于566、600和616nm的三个弱发射峰;Pr3 在光谱的红区发射区叠加了一个峰值在610nm的尖锐发射峰;Gd3 、Sm3 及Pr3 的加入,使样品相对亮度及发光强度都下降了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分析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微波固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电磁学、传热学及固化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个含有2项内热源的电磁场 温度场 固化度场耦合模型,基于该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NOL环的微波固化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将仿真结果与传统热固化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 得到结论为:微波固化方式较传统热固化方式缩短了复合材料达到既定固化温度的时间,降低了复合材料NOL环内部的固化度分布梯度,有效改善了固化均匀性。复合材料微波固化过程数值模拟的实现,为微波固化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环氧沥青固化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采用粘度为表征参数,重点研究固化温度、剪切速率以及稀释比对其固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环氧沥青的固化速度越快;过快的剪切速率会干扰并破坏固化结构的形成;采用基质沥青对环氧沥青进行稀释可以有效控制固化速度并降低材料成本。综合考虑施工和易性等因素,推荐稀释比(环氧沥青:基质沥青)为25∶75,材料拌合速度为20 r/min,材料在拌合、运输及压实过程中温度应保持在130℃,道路施工需在5 h内结束。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Sm3+掺杂浓度不同的SrWO4∶Sm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Sm3+离子特征的强室温红色荧光发射。通过调节掺杂浓度来调控近紫外和蓝光吸收强度,进而调控用404nm的近紫外光和480nm的蓝光激发样品所得红光发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rWO4∶Sm3+红色荧光粉可以被紫外和蓝光LED有效激发,且可作为红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 相似文献
7.
用Na+做电荷补偿剂,Sm3+做敏化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0.5MoO4:Eu3+0.25-x,Sm3+x,Na+0.25(x=0,0.001,0.003,0.005,0.008,0.01,0.02,0.03,0.05,0.07,0.09)系列红色荧光粉,实验结果表明:Sm3+的加入没有改变CaMoO4:Eu3+,Na+的晶体结构,也没有改变粉体发射光谱的形状和发射峰的位置,而是加宽了荧光粉CaMoO4:Eu3+,Na+激发光谱在400 nm左右的吸收峰,有利于样品的激发峰和近紫外LED芯片相匹配,并且提高了荧光粉在615 nm处发射光谱的发光强度.本文主要对Sm3+提高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的原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证明在CaMoO4基质中存在Sm3+-Eu3+之间能量传递,此外得出Sm3+的最佳掺杂浓度是0.5 at.%. 相似文献
8.
以高碱氧化铜矿为研究对象,运用电镜扫描技术、X线衍射技术研究堆浸过程中化学沉淀的成分及沉淀物的表面形貌,并通过添加不同的防垢剂对化学沉淀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CaSO4.2H2O沉淀是堆浸过程中化学沉淀的主要成分,属于一类沉淀物,不受pH控制.CaSO4·2H2O沉淀结晶受饱和度影响,扩散机制是晶核生长的主导机制.防垢剂对CaSO4·2H2O沉淀具有明显的溶蚀作用,其中以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对CaSO4.2H2O的溶解效果最好,其添加量与对CaSO4·2H2O沉淀溶蚀能力呈指数函数关系,Ca2+的浓缩倍数最高可达到1078.54%. 相似文献
9.
促进剂对荧光粉用α-Al2 O3 形成过程及粉体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碳酸铝铵热分解法制备出α-Al2O3粉,并重点研究了促进剂在氧化铝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促进剂可以使α-Al2O3相变温度降低至900 ℃,且没有θ-Al2O3相的生成;促进剂的加入促进了Al2O3晶体的生长,并趋向于形成六角形的片层状颗粒;煅烧温度过高容易形成过薄的片状氧化铝颗粒;适量加入促进剂可以获得大小均匀,外形规则的六角形氧化铝分散颗粒,大小约为1~2 μm,比表面约为2 m2/g. 相似文献
10.
黄海波;王元樟;李爱玉;程再军;刘正达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6,(3):45-51
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FloEFD软件,对碳纳米管在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热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模拟.建立起一个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热传导的简化模型,据此模型对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等效热导率进行了计算.通过对采用不同热界面材料后LED灯具的稳态温度场分布的比较,发现碳纳米管阵列能大大提高灯具的热管理性能.模拟结果显示,采用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涂层能大大降低结温. 相似文献
11.
贮存稳定性是涂料的一项重要性能,它直接影响涂料的使用和涂膜的性能。对于UV固化彩色涂料,贮存稳定性包括颜料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和涂料体系对光的稳定性。通过测定UV固化彩色涂料贮存一定时间后相对沉降率的方法,研究了齐聚物,颜料,研磨时间,气相SiO2,EFKA-4010分散剂对涂料中颜料粒子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归纳,得出了上述各种因素对涂料中颜料粒子分散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并从理论上给予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以等温DSC法研究了在60、65、70和75℃下,环氧树脂E-44和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符合自催化反应模型. 通过Kamal方程计算出各固化动力学参数,其中反应总级数m+n在2.13~2.21之间,反应活化能E1和E2分别为52.65 、65.47 kJ/mol. 由于固化后期受扩散控制,且温度越低扩散控制越显著,引入扩散因子f(α)对Kamal模型进行修正,所得的修正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固化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ANS-OB氧枪等温流场模拟研究同轴环状伴流流场模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ANS-OB氧枪工作中发生烧损时的喷流特性,在等温条件下对模拟氧枪的同轴环状喷流在枪端面齐平、有30°和45°角缺损,以及环流不供气等4 种情况下实测了时均速度和紊流度分布,得出了在端面有缺损时造成环周上动量通量分布不均衡,喷流将向一侧发生偏斜;在vao/vmo等于0.14的条件下,环状伴流对喷流的总流特性仍有较大影响;喷流的紊流度在有伴流时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深基坑开挖对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形,应用弹塑性大变形理论与有限差分理论,对哈尔滨地区桩-锚支护形式下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开挖深度、锚杆层数、建筑物距离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的量化范围。结果表明,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量与沉降范围随锚杆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建筑物的存在不仅增大了地表的沉降量,而且使基坑周围地表的最大沉降区向基坑方向移动;当建筑物与基坑的距离小于1.0倍基坑设计开挖深度时,建筑物距离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较明显;基坑开挖对周边地表的影响范围基本在与基坑边缘相距1.5倍基坑设计开挖深度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对Mg6As2 O11:Mn发光材料中激活剂Mn离子价态的研究 ,改进了Mg6As2 O11:Mn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并对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发射光谱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改进条件下制备的荧光粉 ,发光强度有所提高 ,发光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7.
Fe3+离子激活的荧光粉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射光谱峰值位于630~680 nm长波红光波段的荧光粉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市售荧光粉中发射光谱峰值位于这一波段的较少,为此研制了Fe3+离子激活的荧光粉LiAl5O8:Fe,其发射光谱峰值为675 nm.在实验中,首先对原材料进行湿法前期处理,以提高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继而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了Fe3+离子浓度和烧结温度对LiAl5O8:Fe荧光粉发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掺镁的铝酸锶铕磷光体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制了掺Mg的SrAl2O4:Eu磷光体,Mg作为杂质掺入后,并未改变磷光体的发射光谱,却使磷光体获得长余辉发光特性,余辉发光强度按t^-1.1的双曲线形式衰减,热释光谱的测定显示出,在343D时磷光体存在一较宽的热释光这表明在磷光体中形成了Mg的杂质陷阱能级,其能级深度约为0.31eV. 相似文献
20.
一种复杂曲流带储层三维构型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道迁移演化模拟、侧积层定量三维分布模式及沉积过程模拟提出一种复杂曲流带储层三维构型建模新方法,并根据井数据构建渤海湾盆地A油田明化镇组下段曲流河相储层三维构型机制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三维空间模拟复杂曲流带储层内部构型元素的大小、三维形态及其空间结构关系,实现对储层连通性、连续性及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复杂曲流带储层构型建模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