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动物的季节性集群迁徙活动一直是科学家最想解开的谜题之一。动物为什么要迁徙?是何种因素触发了动物的迁徙运动?面对数百甚至数千千米的迁徙路程,动物是如何定向,又是如何准确、及时地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迁徙途中,它们在何处停留,在那里又会发生什么情况……科学家目前正着手解答其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花纹鹅到产卵的鲑鱼,动物世界拥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家。然而,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它们中最优秀的成员其实是龙虾。一种多刺的龙虾生活在加勒比海,它们的自我导航能力是惊人的。从它们身上科学家发现了新的线索——动物利用地球引力移动和迁徙。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最近发现,从古新世到始新世曾经出现全球升温,促使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开始了长途迁徙。动物们只花了不到两万年时间就从亚洲来到北美,几乎扩散到整个北半球。  相似文献   

4.
每年春秋季节,候鸟都要成群结队地作长途迁徙,或从北方飞向南方,或从南方飞向北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鱼群也要在越冬地与繁殖地之间往返洄游,在遥远的路途中,它们要觅食、辨向,要绕开障碍物。那么,它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导航的呢?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正逐步揭开动物导航的秘密:动物利用它们特殊的感官系统,并借助大自然中的各种因素例如太阳、星辰、地形、风向、磁场、偏振光、气味等进行导航。  相似文献   

5.
熊猫看上去很可爱,但毕竟它们是熊科动物,作为食肉动物的它们为什么能消化竹子?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科学家。近日,这个谜题终于被科学家破解了,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消化道微生物可帮助熊猫消化竹子。大熊猫是一种杂食动物,属于熊的一种,依旧存在熊的凶猛本性,有的时候甚至也会吃肉。它们平均每天要消耗12kg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的迁徙是一场严酷的考验,它们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还可能客死他乡。尽管如此,每到迁徙的时候,动物们还是前赴后继地进行着这场浩浩荡荡的旅程。动物翻山越岭地迁徙,大自然有什么精心安排?国际特快专递很多动物在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时,都会带走一些东西。它们携带的东西对其他动植物来说可能很重要,这就使迁徙成为自然界里最重要的传递系统中心。比如以水果为食物的鸟类总是把种子带到离果树很远的地方,这就传播了种子。新的果树在不同的地方生长,为那里的动物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7.
正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等国际媒体2016年2月报道,两家著名国际公司(其中一家为IT公司,另一家为投资公司)用于考察应聘者的一道颇有难度的逻辑谜题——帽子谜题,已被人工智能成功破解。此消息一经披露,不仅这道谜题立即激发了公众的兴趣,而且此消息本身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它是一道什么样的谜题?它与科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两家公司要用逻辑谜题"为难"应聘者呢?  相似文献   

8.
黑暗的深海里生活着许多会发光的动物,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发光?又是用什么方式发光的呢?经过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已经揭开了深海动物发光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正>黑暗的深海里生活着许多会发光的动物,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发光?又是用什么方式发光的呢?经过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已经揭开了深海动物发光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9,(3):5-5
生物学家最近发现,加拿大海岸的灰狼不仅要抓鲑鱼来吃,而且只要有鲑鱼,灰狼就几乎不吃其他任何动物肉。和其他许多狼一样,这些灰狼在春夏两季的大部分时间都靠吃鹿肉维生,但一到秋季,它们便改吃迁徙的鲑鱼。此前科学家就已发现,狼粪中有鱼的痕迹,甚至偶尔还观察到狼捕鱼的情景,但通常情况下狼的主食仍然是四足有蹄类动物,例如麋和鹿。科学家为狼吃鲑鱼而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1.
说起动物的迁徙,最容易想起成群的鸟儿划过天空的景象.但是实际上按照科学家对"迁徙"的定义:"迁徙是很大数量的迁移,可以是冬季夏季栖息地之间的一种季节性的旅行,也可以在一天内来回一趟迁移,如浮游生物从海洋表面和海底的运动."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有冬眠的本领,每当寒冬来临时,它们纷纷进入岩洞、地下、树洞里酣睡,等待来年的春天。动物为何能冬眠?为此科学家探索了100多年,现在美国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这个奥秘。实验结果证明,在一些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能够诱发冬眠的物质——类似荷尔蒙的特殊蛋白质.被称为“冬眠激素”。  相似文献   

13.
一项新研究发现.饥不择食的食瘸动物正在逼迫野狼提高社交能力。科学家说。诸如渡鸦这样的“渔翁”有助于解开“为什么狼和狗总爱集体活动,而猫却习惯独采独往”这一谜题。科学家跟踪观察了美国密执安州一个国家公园里588头被野狼杀死的驼鹿的下落.结果发现.不管野狼怎样努力.狼群每天总是会因为渡鸦的盗抢而损失2至37千克食物。  相似文献   

14.
<正>动物会迁徙,人会移居。看似不会动的植物,也一样会一代代迈着微小的步伐在大地上前进。漫漫千万年过去,它们同样会成为跋山涉水的勇者。植物迁徙的历史既辉煌又不乏悲壮。为了复原这些历史,植物学家们可谓穷尽心思。他们首先要正确识别植物的家族谱系。出于人类的先天心理,全世界的人们都倾向于把生物分为会动的动物和不会动的植物两大类。即使是在生物学界,这种简单二分法也一直沿用到20世纪。然而随着分子分类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终于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最近发现,从古新世到始新世曾经出现全球升温,促使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开始了长途迁徙。动物们只花了不到两万年时间就从亚洲来到北美,几乎扩散到整个北半球。科学家分别在中国、比利时和美国发现德氏猴(见题图)的化石。德氏猴是一种个头与花栗鼠差不多大的远古灵长类动物,活跃在树丛中。考古证明,生活在中国的德氏猴比生活在欧洲的更原始,而生活在欧洲的又比生活在美国的更原始。科学家由此推测,当时德氏猴的扩散过程是由中国到欧洲再到北美。在这两万年里,全球气温大约上升了5℃,如今的北极地区在当时的温暖条件下很可能存在陆桥,因而…  相似文献   

16.
<正>1933年3月3日凌晨,日本三陆发生海啸。人们发现当波浪涌来时,浪头底下出现了三四个像草帽般的圆形光轮,它们横排着前进,色泽青紫,并照亮了随波逐流的破船碎块……海洋,这个神秘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离奇的故事。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家们已经揭开了海洋的许多奥秘,但这仅仅是人类向海洋进军的第一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人们去探究。神秘的海上"光轮"就是其中一个令人费解的谜题。  相似文献   

17.
熊猫看上去很可爱,但毕竟它们是熊科动物,作为食肉动物的它们为什么能消化竹子?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科学家.近日,这个谜题终于被科学家破解了,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消化道微生物可帮助熊猫消化竹子. 大熊猫是一种杂食动物,属于熊的一种,依旧存在熊的凶猛本性,有的时候甚至也会吃肉.它们平均每天要消耗12 kg的竹子,可是它们缺乏帮助草食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熊猫专家魏福文和他的同事使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了生活在大熊猫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并希望能进一步发现消化纤维素的共生体.  相似文献   

18.
植物会“听”音乐吗?为了揭开这个奥秘,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1983年,一位法国科学家把一副耳机套在番茄上,每天让它“欣赏”3个小时的音乐,这个番茄竟长到两公斤重。美国和印度科学家对水稻、甜菜、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7月,中央电视台将镜头对准了来自东非的野生动物,并在全球首次电视直播了它们的迁徙过程。数以百万的角马、羚羊、大象等动物,浩浩荡荡,穿越茫茫草原。在漫漫旅途中,动物们会面临饥饿和死亡,但迁徙之路却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用单一的微生物给无菌动物移植,以评价它们对健康的贡献。通过把现代免疫学技术、工具与这些模型结合起来,我们正在开始揭开和细菌共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