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章研究海南温莪术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及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海南温莪术挥发油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活性,并与浙江温莪术进行比较;以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海南温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海南温莪术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上优于浙江;海南温莪术挥发油抑菌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g/m L),提取1次,提取时间40 min.为海南温莪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黔产黑骨藤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黔产黑骨藤全株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并结合标准谱库的检索,从得到的44个化合物中鉴定了27种成分,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93.2%.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45.6%.明确了黔产黑骨藤挥发油成分及其含量,为提高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川西若尔盖草原所采的鲜大蓟为研究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进行超临界C02萃取,大蓟挥发油提取率为3.0%.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该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出其中41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9.65%.其中, 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酯(30.81%),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6.60%),邻苯二甲酸单产-2-乙基己基酯(15.96%)为主要成分.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8种供试细菌和7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ligniere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对变形杆菌(Proteus hauser)和卡拉双球菌(Diplococcus catarrhus)的MIC为5%;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MIC为2.5%;对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MIC0.625%;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MIC为1.25%.  相似文献   

4.
Clevenger法萃取草果获得草果精油,采用GC-MS分析检测出38个成分,通过保留指数解析出占总成分9714%的30个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4089%) , α-水芹烯(977%) , 4-丙基苯甲醛(699%)等. 与匹配度对照解析法比较,有24个成分一致,占总成分的9281%. 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了主要成分1,8-桉树脑含量,其质量分数为480%. 然后,研究了草果精油和1,8-桉树脑的抗菌活性. 结果显示,精油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而1,8-桉树脑几乎无抗菌活性. 精油对细菌的抗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枯草芽孢杆菌、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霉菌的抑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米曲霉菌、根霉、青霉.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孔树脂(HPD100)、MCIGEL(CHP20/P120)色谱柱将炒青葙子50%乙醇提取物分成8个不同部位(Fr.1-Fr.3和Fr.2-1-Fr.2-5),采用纸片扩散法评价各部位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同时利用ODS色谱柱对抑菌活性部位Fr.2-3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 H-NMR、13 C-NMR、ESI-MS数据鉴定分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进一步检验其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Fr.2-3对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和6.25mg/mL,且该部位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即青葙苷I、青葙苷J和青葙苷H.其中,青葙苷I和青葙苷J均对酵母菌有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和2.7mg/mL,而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青葙苷H则对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无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Fr.2-3是炒青葙子50%乙醇提取物中抑菌效果最显著的部位,青葙苷I和青葙苷J为有效抑菌化学成分,该实验结果为天然抑菌药物和天然防腐剂的研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侧蒿全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其中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测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侧蒿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其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侧蒿挥发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6.93%,其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及其氧化物、桉树脑、樟脑、龙脑、萜品烯-4-醇、大根香叶烯D等.侧蒿挥发油对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效果弱于维生素C(Vc);侧蒿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 mg/mL、8.0 mg/mL、2.0 mg/mL.  相似文献   

7.
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测定了黄连等10种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中草药其抗真菌作用不同,其中黄连和黄芩2种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其次是五蓓子和知母,而甘草对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较差.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黄连提取物的抗真菌作用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1mg/mL.将抑菌成分不同的中草药进行两两配伍,考察其对白色念珠菌的协同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除五蓓子和丹参的混合药液对白色念珠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外,其余3组中草药的配伍,并无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研究贵州人工种植赤胫散与野生赤胫散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为赤胫散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有关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滤纸片法测试赤胫散挥发油抑菌活性。结果:经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文献调研,从贵州人工种植赤胫散中分离出50种成分,鉴定出18种,鏊定率为36%,从贵州野生赤胫散中分离出60种成分,鉴定出18种,鉴定率为30%。两种药材的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差异显著。抗菌活性研究表明贵州赤胫散挥发油无抑菌活性。结论:贵州赤胫散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棕榈酸,棉子油酸,亚麻仁油酸,植醇,但其含量不完全相同,而且每种赤胫散辉发油都含有其特异组分。两种不同来源的赤胫散挥发油都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单刺仙人掌乙醇提取物和超声波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抑菌机制。方法:以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仙人掌原液,用K-B法分别测仙人掌提取物对标准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标准株的抑菌效果,以常量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并以抑菌曲线初步探讨其抑菌机制。结果:两种方法提取的仙人掌原液对实验菌株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小于超声波提取物。抑菌曲线表明,乙醇提取物原液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9 h内均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大理地区的单刺仙人掌两种提取物对本实验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超声波提取物好。本研究可为仙人掌提取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渤海湾丝状海洋真菌中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分布情况,以从渤海湾不同站住分离获得的55株海洋丝状真菌为出发菌株,借助抑菌圈法和牛津杯法分别对菌块和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有80.0%的菌株显示出抑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的菌株分别为5株、27株和38株,对3种菌均有抑菌作用的有2株.活性菌株站住分布差异较大,垂直分布以中层水(10m等深线)的活性菌株频数最高,达到该水层被检测到的菌株数量的93%.  相似文献   

11.
小鱼眼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小鱼眼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化学组分分析;打孔法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小鱼眼草挥发油提取率为0.5%,主要成分为α,α.4-三甲基-环已-3-烯-1-甲醇(3-Cyclohexen-1-methanol,α,α.4-trimethyl-),占6.66%,其次为苯甲醛(Benzalde-hyde),占5.68%;α-杜松醇(α-Cadinol),占4.33%。抑菌实验中,小鱼眼草挥发油对多种菌株均有抑菌效果。结论:小鱼眼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萜类,其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蒜和生姜提取物体外联合抑菌效果。方法:以酶解法提取大蒜提取物,用K-B法分别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用宏量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以微量稀释法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联合抑菌效果。结果:大蒜提取物对实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生姜提取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蒜提取物对标准株ATCC 25923、ATCC 90029和临床分离株1420的MIC均小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对标准株ATCC25923的抑菌作用是无关作用,对临床分离耐药株1420的抑菌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对ATCC 90029的抑菌作用为相加作用。结论:大蒜和生姜提取物对实验中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可增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20和白色念珠菌标准株ATCC 90029的抑菌效果,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核桃楸皮提(萃)取物的抑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弧菌、白色念珠菌5种致病菌进行了抑菌性能试验。核桃楸皮经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其对5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经乙醇提取后,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石油醚萃取物只对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氯仿萃取物对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为核桃楸皮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进一步补充了数据。  相似文献   

14.
佛手叶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佛手叶挥发油的成分,检测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佛手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佛手叶挥发油的成分,比浊法检测了其抑菌活性,噻唑蓝法检测了其细胞活力.佛手叶挥发油含有40种成分,以d-柠檬烯、γ-松油烯、对伞花烃、α-蒎烯、β-蒎烯为主要成分,其中d-柠檬烯和γ-松油烯的含量分别占50.53%和24.05%.佛手叶挥发油对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摩氏摩根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2.1,6.8,7.2,13.7和19.3 mg/mL;佛手叶挥发油对Hep3B,HUVEC,Huh7,SP2/0,A549和PANC-28等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板涂布法从药用植物虎杖(Polygonurn cuspidatum)中分离出内生放线菌41株,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l)、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为靶标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虎杖内生放线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共有13株内生放线菌对5种靶标菌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占分离总数的31.7%。有5株内生放线菌表现出较明显的抑菌活性,特别是PEA004和PEA013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分别达17 mm,15 mm,并且对其它几种靶标菌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白花败酱草与黄花败酱草中挥发性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败酱草中挥发性成分,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NIST 05a.L标准质谱图库检索鉴定各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黄花败酱草挥发油中鉴定54个成分,占总量的94.56%.白花败酱草挥发油中共鉴定36种成分,占总量的89.87%.两种挥发油共同含有成分9种,分别为hexanal,2-Pentylfuran,benzeneacetaldehyde,α-Ionene,1,2,3,4-Tetrahydro-1,6,8-trimthylnaphthalene,1,2,3,4-Tetrahydro-1,5,7-trimethylnaphthalene,β-Damascenone,hexahydrofarnesylacetone,palmitic acid.首次对白花败酱草与黄花败酱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为白花败酱草与黄花败酱草的鉴别、质量评价以及挥发性成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探讨小青龙汤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成分和比例的变化.采用枟中国药典枠挥发油测定甲法提取小青龙汤复方、组方中含挥发油的单味药(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及各单味药的阴性对照处方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应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从小青龙汤中共鉴定出80个挥发性成分,其中百分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玫瑰茄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运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份,并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其挥发油进行抗茵活性测试.结果:通过GC-Ms共鉴定出48个化学成分,且抑茵实验表明8种菌株为敏感菌株.结论:该研究为玫瑰茄的进一步应用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喉咽灵口服液与方中野菊花和威灵仙的挥发性成分。取喉咽灵口服液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野菊花和威灵仙挥发油,用GC-MS对其分析鉴定和比较,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喉咽灵口服液全方共鉴定出24个成分,野菊花挥发油鉴定出34个成分,威灵仙挥发油鉴定出27个成分,其中喉咽灵口服液全方鉴定出的成分占其挥发油样品总含量的98.14%;野菊花为81.95%;威灵仙为93.64%。喉咽灵口服液、野菊花和威灵仙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佛手、香橼、柠檬和椪柑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以清除DPPH·率为指标测定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以生长速率法测定挥发油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从佛手、香橼、柠檬和椪柑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出40,44,36和27个色谱峰,主要化合物(相对面积1%)有11,14,14和7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3.77%,92.56%,93.58%和94.81%,主要成分均为d-柠檬烯和r-松油烯,但含量差异明显;四者共同成分有11种,佛手挥发油中有13种特有成分在香橼、柠檬、椪柑挥发油中均未检测到;相同浓度的4种挥发油生物活性研究发现,佛手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和抑制黑曲霉能力;并且佛手挥发油对青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弱于香橼和柠檬挥发油.由此可知,佛手挥发油与香橼、柠檬、椪柑挥发油在成分和活性方面都具有一定差异,该研究为佛手挥发油的开发利用及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