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对绵萆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用波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从该植物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4E,6E)-1,7-双(4-羟基苯基)-4,6-庚二烯-3-酮(1)、(4E,6E)-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4-羟基苯基)-4,6-庚二烯-3-酮(2)、对羟基苯甲醛(3)、cis-3-isobutyl-tetrahydroimidazo[1,2-a]pyridine-2,5-dione(4)、(3S)-6,8-二羟基-3-苯基-3,4-二氢异香豆素(5)、α-亚麻酸(6)、1-亚油酸甘油单酯(7)、亚油酸(8),其中化合物3、4、6、7、8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且化合物4、6、7、8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药用植物三楞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活性成分。方法:运用硅胶,ODS柱分离三楞草地上部分提取物,利用NMR技术和质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楞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是豆甾醇(1)、β-谷甾醇(2)、7α-羟基谷甾醇(3)、齐墩果酸(4)、乌索酸(5)、胡萝卜苷(6)、胡萝卜苷亚油酸酯(7)、β-谷甾醇棕榈酸酯(8)、异荭草苷(9)、芒柄花素(10)、4′,6-二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1)、油酸(12)、十六烷(13)、棕榈酸(14)、二十七烷醇(15)、二十二烷酸(16)、亚油酸(17)、α-亚麻酸(18)、D-2-O-甲基肌醇(19)和D-松醇(20)。结论:化合物1~20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多种色谱手段及重结晶方法对青天葵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共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6,9,10-三羟基-7E-烯十八烷酸(3)、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豆甾-22-烯-3β,6β,9β-三醇(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6)、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7)、3β-羟基豆甾-5-烯-7-酮(8)、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9)、橙黄胡椒酰胺苯甲酸酯(10).其中化合物3、5~8、10为首次从青天葵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对壮药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Retz.) Schult.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sylvepregoside E(1)、gymnepregoside H(2)、芹菜素(3)、木犀草素(4)、对羟基苯甲醛(5)、对羟基苯甲酸(6)、桂皮酸(7)、咖啡酸(8)、3,4-二甲氧基肉桂酸(9)、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10)、4-O-β-D-吡喃葡萄糖基香草酸(11)、ochuscin C(12)、松脂醇(13)、4-羟基-2-壬烯酸(14)、亚麻酸(15)和亚油酸(1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可显著促进L6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葡萄糖摄取量分别是空白组的1.79和1.95倍,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5.
黄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研究黄皮(Clausena Iansium)的化学成分.从黄皮茎提取物二氯甲烷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mperatodn(1),8-hydroxyfurocoumarin(2),5-hydroxy-8-(3'-methyl-2'Joutenyl)furocoumarin(3),indizoline(4),methyl carbazole-3-carboxylate(5),3-formylcarbazole(6),elausine-O(7),clauszoline-K(8),1-(3'-melhyl-2'-butenyl)-2-hydroxy-3-formylcarbazole(9)和β-谷甾醇(10).其中,化合物(1)、(7)、(8)、(9)首次从黄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从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内生真菌Ta31-2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硬脂酸(1)、软脂酸(2)、肉豆蔻酸(3)、癸酸甲酯(4)、麦角甾醇(5)、fusanolide B(6)、丁二酸(7)、curvulalide(8)、modiolide A(9)和neoechinulin A(10)。其中,fusanolide B(6)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curvulalide(8)和neoechinulin A(10)为首次从软珊瑚Sinularia sp.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方法从壮药青藤仔Jasminum nervosum Lour.的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β-胡萝卜苷(3)、齐墩果酸(4)、3-乙酰基齐墩果酸(5)、蒲公英赛醇(6)、白桦脂酸(7)、蒲公英赛酮(8)、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9)、2α-羟基齐墩果酸(10)。其中化合物5-8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通过各种分离纯化方法和结构鉴定手段,从仙茅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萜类化合物.分别为(3S,5R,6S,7E,9R)-megatigma-7-ene-3,5,6,9-tetrol(1), actinidioionoside(2),(6S,9R)-roseoside(3),(-)-angelicoidenol 2-o-β-D-lucopyranoside (4),(-)-angelicoidenol-2-o-β-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5)和tetillapyrone[(7R,9S,10R)-3-methyl-5-(4-hydroxyl-5-hydroxylmethyltetrahydrofuryl)]-6-hydroxypyran-2-one(6).这是首次报道仙茅中的萜类化合物,丰富了仙茅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藏药宽筋藤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表明:从宽筋藤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10个化合物,包含6个酚类以及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香草醛(2)、香草乙酮(3)、异莨菪亭(4)、香草酸(5)、丁香酸(6)、伪巴马汀(7)、trans-N-coumaroyltyramine(8)、trans-N-feruloyltyramine(9)、trans-N-feruloyl-3′-O-methyldopamine(10).化合物3、4和10为首次从宽筋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孔树脂、MCI柱色谱、制备液相等对续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NMR、HR-ESI-MS等波谱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从续断药材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个三萜皂苷:川续断皂苷Ⅵ(1)、威严仙皂苷A(2)、续断皂苷A(3)、3-O-(2-O-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4)、3-O-(4-O-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5),6个环烯醚萜苷:马钱苷酸(6)、马钱子苷(7)、当药苷(8)、续断苷A(9)、续断苷B(10)、林生续断苷I(11),以及2个其他类成分:5-羟甲基-2-呋喃甲醛(12)、α-亚麻酸(13),其中化合物4、12、13为首次从续断药材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川续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续断药材化学成分组成,对于建立以质量标志物为药材优劣评价依据的续断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为进一步阐释续断“发汗”加工前后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化学成分转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化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MCI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手段对半育耳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MS、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从半育耳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2R, 3R-3, 5, 6, 7, 8,4′-hexahydroxyflavane(1)、(-)-表儿茶素(2)、(+)-epicatechin(3)、arachniodesin A(4)、4β-carboxymethyl-(-)-epicatechin methyl ester(5)、eriodictyol(6)、daucosterol(7)、3, 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8)、圣草酚7-O-β-D-(6′-甲酯基)-吡喃葡萄糖醛酸苷(9)、圣草酚7-O-β-D-(6′-乙酯基)-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耳蕨属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5和6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_(50)分别为(26.2±1.9)、(32.6±2.5)和(51.5±3.5)μmol·L~(-1).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从1株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土壤来源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WL-001中挖掘抗海洋弧菌(Vibrio)的活性代谢产物,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菌株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确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结合96孔板微量稀释法进行抗弧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从该菌株LB培养基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出10个单体化合物,包括4个二酮哌嗪类化合物(1-4)、3个吲哚生物碱衍生物(6-8)以及3个其他类化合物(5、9和10),分别命名为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1)、cyclo-(Pro-lle)(2)、maculosin (3)、trans-cyclo-(Pro-Phe)(4)、anthranilic acid (5)、indole-3-meth-ylethanoate (6)、indole-3-acetic acid (7),nb-acetyltryptamine (8)、thymine (9)、acetamide (10)。其中,化合物6-8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有弱的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  相似文献   

13.
爬树龙(Rhaphidophora decursiva)地上部分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sesartemin(1)、(1R,2S,5R)-2-(3’-methoxy-4’,5’-methylendioxyphenyl)-3,7-dioxa-6-oxobicyclo[3.3.0]octane(2)、6,7-二甲氧基-4-羟基-1-萘甲酸(3)、原儿茶酸甲酯(4)、丁香酸(5)、1,2,4-三甲氧基苯(6)、原儿茶酸(7)、没食子酸(8)、没食子酸甲酯(9)、胡萝卜苷(10)和β-谷甾醇(11).其中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铂族金属离子生成氨络阳离子的动力学 ,测定了相应的速率常数ka( 2 5℃ ) ,Pd(Ⅱ )、Pt(Ⅱ )、Pt(Ⅳ )、Ir(Ⅳ )生成氨阳离子络合物的动力学速率存在明显差异 ,ka(s-1)依Pd(Ⅱ ) (快 ) >Pt(Ⅳ ) ( 1.18× 10 -3) >Pt(Ⅱ ) ( 5 .5 6× 10 -5)>Ir(Ⅳ ) ( 1.5 6× 10 -6 )的顺序递减 ,基于这种动力学差异建立了Pd(Ⅱ )—Ir(Ⅳ )、Pt(Ⅳ )—Ir(Ⅳ )及Pd(Ⅱ )—Pt(Ⅱ )二元体系的分离方法 ,并用于合金样品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竹柏枝叶用氯仿提取,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分别为:nagilactone A(1)、4β,10β,15-trihydroxy-aromadendrane-10,15-acetonide(2)、amentoflavone(3)、bilobetin(4)、podocarpusflavone A(5)、quercetin(6)、(-)-catechin(7)、5α,6β-dihydroxysitosterol(8)和prinsepiol(9).其中化合物2、4、8和9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飞扬草中的酚类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从飞扬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槲皮素(2)、3'-甲基杨梅黄酮(3)、松脂酚(4)、4-ketopinoresinol(5)、3,4-二羟基苯甲酸(6)、咖啡酸(7)、香草酸(8)、丁香酸(9)、没食子酸乙酯(10)、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11)、橙黄胡椒酰胺(12),其中化合物3、5、8、10~12为首次从飞扬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现代化分离方法和分析技术鉴定蒙药复方协日嘎四味有效部位中化合物的结构,共得到11个化合物,为8-异戊二烯基山奈酚(1)、山奈酚-4’-甲醚(2)、高良姜素(3)、高良姜素-3-甲醚(4)、β-胡萝卜苷(5)、小檗碱(6)、姜黄素(7)、去甲氧基姜黄素(8)、双去甲氧基姜黄素(9)、山奈酚(10)和丁香酚(11).化合物(1-5)以及(10)、(11)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根茎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C_(18)中压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对仙茅根茎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 6-二甲氧基苯甲酸(1)、咖啡酸(2)、原儿茶酸(3)、orchioside B (4)、curculigoside C(5)、orchioside E(6)、丁香酸(7)、hemsleyanumoide(8)、丁香酸葡萄糖苷(9)、绿原酸(10).其中,化合物6为1种新的酚苷类物质,命名为orchioside E,化合物2、8首次在仙茅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的天然代谢产物,分离出10个结晶化合物。本文对3β、5α、6β-三羟基,24-亚甲基胆甾烷(24-methylene cholestane-3β、5α,6β-triol),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和柳珊瑚甾醇(gorgosterol)3个化合物进行了波谱和化学分析,并推导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及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对丹参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从丹参叶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苷(1)、咖啡酸(2)、原儿茶醛(3)、β-谷甾醇(4)、丹参素(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芦丁(9)、山柰酚(10)、迷迭香酸(11)、丹酚酸B(12)。结论化合物6、7、9、10为首次自本植物中获得,化合物2、3、5为首次自丹参地上部分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