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FK506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建立4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于干细胞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成FK50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质量分类为0.5%FK50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用药4周。术后持续观察10周,以角膜缘植片水种、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角膜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观察期内,FK506组上皮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排斥指数均低于环孢霉素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成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指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FK506眼液点眼可以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FK506和环孢霉素A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将30只有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FK50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对照组,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0.5%FK50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用药5周。术后持续观察11周,以角膜缘植片水肿、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和角膜新生血管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观察期内,FK506组在抑制新生血管指数方面低于环孢霉素A组(P〈0.05),而两组在上皮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排斥指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0.5%FK506和1%的环孢霉素A滴眼液均可有效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在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发生方面,FK506的作用强于环孢霉素A。  相似文献   

3.
应用淋巴细胞体外活化模型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异体角膜体外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分子表达的调节和FK506对T淋巴细胞CD28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T淋巴细胞CD28表达为21.3%;受异体角膜或PDB刺激后,T淋巴细胞CD28表达分别为52.4%和81.4%,同时加入FK506的实验组,T淋巴细胞CD28表达分别为24.5%和41.9%·结果表明异体角膜体外能够刺激T淋巴细胞CD28分子表达,FK506体外能够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CD28分子表达和活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眼表疾病新方法。方法: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42例(48眼)眼表疾病患者,随访0.6~2a,回顾性评价疗效。结果:术眼移植片成活好,无新生血管长入,48眼均无复发,视力增进,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可靠,无排斥反应,是目前治疗和预防眼表疾病复发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自从杆状病毒中分离出凋亡蛋白抑制剂 (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s ,IAPs)后 ,发现的凋亡蛋白抑制剂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迄今为止 ,在人体新发现的IAPs有HIAP - 1(humanIAP -1)、HIAP - 2 (humanIAP - 2 )、XIAP(Xchromosome -likedIAP)、ML -IAP(melanocytesIAP)、Survivin和Livin等。对IAPs的发现、定位、结构、分布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角膜内皮细胞层是维持角膜生理完整性的最重要结构。角膜移植失败多因植片内皮受损。近年来,随着内皮镜等仪器的问世,对角膜内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角膜内皮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角膜内皮是单细胞层结构,厚约4—6μm,直径约20μm,单个细胞呈椭圆形,细胞镶嵌后呈蜂巢样的六角形。胞内结构类似普通体细胞,但含丰富的线粒体等细胞器,提示代谢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EM (有效微生物群)对减少畜禽发病、提高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消除粪便恶臭等作用原理及其应用效果,并介绍了EM 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变性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几种变性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从植酸酶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磷及其它矿物质生物利用、水产动物饲料营养消化率、水产动物体成分、水产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和降低磷酸二氢钙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综述了新型饲料添加剂植酸酶的作用。探讨了水产饵料中添加植酸酶的最适添加量问题和植酸酶的活性问题。从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阐述了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成分一结构一性能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材料科学研究的主题,传统的试错法等经验或半经验的材料研究方法造成了资源、人力和时间上的极大浪费,因此需要从理论上解决材料设计、评价、预报等方面问题.人工神经网络是具有在线学习、记忆和分析推理功能能力的数学方法,它能够获得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P神经网络结构简单、理论研究比较成熟.在材料研究领域中,BP神经网络已用于材料性能的研究与预测,复合材料工艺参数优化和预报,以及对金属的腐蚀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大鼠皮肤移植模型上应用FK506并与CsA作比较,以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FK506组移植皮肤生长良好,完全存活率为70.05%,与CsA相当;使用FK50621d后,FK506组脾细胞Il-2及sIl-2R的产生较对照组减少,且血中sIl-2R较对照组低。证明FK506通过抑制Il-2和Il-2R及sIl-2R的产生,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大鼠皮肤移植模型上应用FK506及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从而评价FK506的肾毒性及其机理和维拉帕米对肾毒性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FK506与CsA一样可引起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样变,同时使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增高,表明其与CsA一样损害肾功能.另外,FK506使肾匀浆中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增高,而前列腺素I2(PGI2)下降,提示上述血管活性物质与肾毒性有关.应用钙调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10mg/(kg·d)]后,Bun、Scr下降,同时肾小球系膜增生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消失,提示维拉帕米对FK506的肾毒性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潜伏期听觉电反应 (MLR)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 (DCN)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法 ,建立实验性糖尿病 (ED)动物模型 并在成模前后按时间顺序动态观测MLR的变化 结果 :建模后 4周实验性糖尿病 (ED)组出现MLRP0 、Na、Pa、Nb、Pb波峰潜伏期 (PL)延长 (P <0 .0 5) 6周后出现MLR各波PL、Pa-Pb 波峰间潜伏期 (IPL)延长 (P <0 0 1) 8周后MLR各波PL、P0 -Pa、Pa-PbIPL均延长 (P <0 .0 5或P <0 .0 1) ED组血糖与MLR的PL、IPL变化之间无相关 ,ED组病程与MLRNa、Nb、Pb 波PL变化有正相关 结论 :糖尿病早期MLR出现PL和IPL延长 ,该变化与病程进展有相关关系 ,MLR是早期诊断DCN的客观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梅毒的流行现况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研究梅毒的临床表现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梅毒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1)1990 ̄1997年梅毒疫情报告:(2)36个性病监测点1987 ̄1997年梅毒监测资料;(3)性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4)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结果:90年代梅毒在我国再度发生流行,1993 ̄1997年的年发病率成倍增长,1997年比1993年发病率增长了15.7倍;在性传播性疾病的构成比中由原来的1%增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动态观察华支睾吸虫病的胆道超微结构变化过程,以实验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豚鼠为模型,对其胆道上皮细胞进行了22周的观察,发现主要改变为:胆道上皮细胞微绒毛的肿胀,融合或消失;胆管上皮细胞向管腔面异常隆起;胞质减少,胞浆黏液颗粒大量增加;细胞间隙增宽,胶原原纤维向内生长;核形态不规则;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肿胀,基质减少或空泡化,或浓缩为髓样体;高尔基复合体活跃;内质网数量增加,内质网池扩张;溶酶体增加;基膜弯曲,基膜下胶原原纤维增生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其病变程度随时间延长呈加重趋势,反映了胆管上皮细胞受破坏及功能反应性增强交叉进行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维持动物角膜透明的效果,利用来自非转染人角膜内皮(HCE)细胞系的核型正常单克隆细胞株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为载体支架体外重建的TE-HCE,对新西兰兔进行了穿透性角膜内皮移植试验,利用肉眼观察了移植兔眼的水肿和免疫排斥情况,利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测了移植兔角膜的透明情况,并利用荧光显微镜检测了移植兔角膜内皮细胞的CM-DiI标记。对撕除后板层新西兰兔眼进行TE-HCE穿透性角膜内皮移植实验的观察和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后的兔眼角膜没有出现明显的水肿和排斥等不良反应,使移植兔角膜维持透明的时间长达100d,且角膜内皮移植区的细胞均为带有CM-DiI标记、来自TE-HCE的种子细胞。由此可见,体外重建TE-HCE移植后能使新西兰兔角膜长期保持透明,有望作为HCE的替代物用于角膜内皮失代偿和角膜内皮盲的临床移植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刘勇 《江西科学》2000,18(2):107-109
采用mRNA和AP-PCR等技术克隆胃粘膜细胞癌变相关基因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胃粘膜细胞癌变相关基因的获得,在阐明胃癌发生机制及胃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