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灰色预测和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郑州市 1994~ 1998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数据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 (1,N)预测模型 ,对郑州市 2 0 10年前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进行预测 ,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 ,提出了 1999年到 2 0 10年期间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林志周  李聪莉 《河南科学》2003,21(1):97-101
以郑州1995~2000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常规GM(1,1)和推陈出新GM(1,1)预测模型。经用四种不同方法对两种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推陈出新GM(1,1)模型优于常规GM(1,1)模型,其精度更高,不失为预测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一种好方法。应用该模型,对郑州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未来4年进行预测,其结果符合郑州城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预测城市的交通客流量,对三亚市旅游统计数据2012-2017年每月的交通客流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主要采用ARIMA模型和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2012-01—2017-12月三亚的交通流量分别进行拟合仿真,并对2018年每月的客流进行了趋势外推预测;结果表明:采用ARIMA预测模型所获得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4. 42%,采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获得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3. 78%,表明两种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最后利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进行趋势外推预测,得出三亚市2018年交通客流预计近3 600万,预测结果对三亚市旅游、交通等行业制定政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教区是集学习、工作和居住一体的特殊城市区域,本文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在空间的传播及分布规律,考虑测试点在声场中所处的位置及环境特点,对城市文教区的交通噪声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和监测结论,采用灰色理论对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城市文教区降噪措施及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考虑出行者有限理性的特点,建立改进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出行者方式选择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以及各交通方式在不同因素下的表现;运用TODIM方法,计算各交通方式的价值;基于有限理性,建立交通方式选择Probit模型;讨论模型中参数变化对交通方式划分的影响;对比上班和购物出行,分析不同出行目的对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有限理性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能够体现不同出行目的下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偏好;参数θ体现出行者的认知程度,在该模型里应在(0,2)中取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新建开发区与市区连接段道路作为非城非郊的新型道路,有新的交通特点:以机动车为主,掺杂少量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文中针对其交通特点,提出以交通冲突技术(TCT)为基础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和系统聚类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及适用范围,得到系统聚类方法更适宜于城市新建开发区与市区连接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结论,为交通安全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蔡岩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3):40-40,42
交通诱导和交通控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准确的交通流短期预测是交通控制与诱导的前提及关键。以往灰色交通流预测模型采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其只利用某路段一个断面单点的交通流量进行该断面的交通流预测,并未充分利用上下游交通流之间的相关性。而有关学者研究表明,短时交通流预测值,不仅要与该段面的单点交通流量有关,而且还与其上下游断面交通流量有关。因此,本文引入MGM(1,n)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城市轨道线网方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过程中,线网方案评价标准不一的情况,在分析中国众多城市轨道线网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指标筛选原则,据此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4个预选方案进行了评价,推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单,决策科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环路交通拥挤问题,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与灰色聚类的交通状态自适应判别算法.首先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对交通状态边界进行划分,得到各个交通状态的门阀值,进而利用灰色聚类模型对交通状态进行判别,避免聚类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同时减少灰色聚类参数设定的主观性.通过对福州二环路实测交通流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不同路段的交通状态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环路交通状态自适应判别方法能够较好地针对不同路段判别交通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建立灰色模型对交通流量进行短期预测,从而提前知道道路的交通状况,最终起到交通诱导。  相似文献   

11.
崔立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843-4846
在分析中国交通事故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灰色预测模型,根据数据特性建立了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同时对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和GM(1,1)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展趋势,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扩大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灰色关联度模型只能适用于实数序列而不能应用于区间灰数序列的情况,以区间灰数序列中对应区间灰数的距离之和作为两区间灰数序列的关联度,构造了广义区间灰数关联度模型,包括适用于具有相同量纲的系统行为序列的区间灰数绝对关联度、适用于具有不同量纲的系统行为序列的区间灰数相对关联度,以及综合考虑区间灰数绝对关联度和区间灰数相对关联度的区间灰数综合关联度,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广义区间灰数关联度模型的计算过程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一类灰色区间聚类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灰色决策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经典灰色聚类决策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基于理想方案的灰色区间聚类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建立了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和灰色区间相对关联系数公式.运用分析技巧,构建了灰色区间聚类决策算法.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是经典灰色关联系数公式的推广,而灰色区间聚类决策是经典灰色聚类决策方法的拓展.实例说明了所提出的灰色聚类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及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分析中分辨系数的选取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1  
通过论证灰色关联分析中分辨系数对灰色关联系数的影响,指出了选取分辨系数时应明确的几个结论,将通常见诸于灰色关联分析文献中取分辨系数ρ=0.5改进为ρ=0.05,以提高灰色关联分析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中国交通事故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灰色预测模型,根据数据特性建立了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同时对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和GM(1,1)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告诉公路交通事故的发展趋势,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扩大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根据灰色关联矩阵提供的丰富信息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分析 ,灰色评价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方便 ,充分利用了获得的信息 ,结果直观可靠 ,是多因子综合评价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网络纵向、横向灰色关联分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剪枝算法,并将其用于训练高阶神经网络.该算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比网络各节点输出值序列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用网络纵向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剪枝连接,再用网络横向灰色关联分析确定相应的并枝连接,实现网络结构的动态修剪.训练后的高阶神经网络具有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和较好的泛化能力.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航空装备保障性评价的一种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性评价中的信息往往具有模糊性和灰色性双重特征,而模糊白化和灰色关联是现代工程领域解决数据不确定性和数据量不足问题的有效方法。首次将灰色理论和模糊理论应用于保障性评价中,提出了全新的保障性评价模糊白化灰色关联模型。在定性指标模糊白化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提高保障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推动保障性评价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油菜品种比较试验,建立了油菜抗病品种综合性状灰色选择模型.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优质油菜新品种zs049、zs821、zs220与理想抗病品种关联度大,综合性状表现优异,应重点关注和示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骤增加,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灰色系统优势分析的原理及方法,找出“九五“期间影响临汾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