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不同性别各年龄段普通成年人在运动至“力竭”时的心肺功能变化的特点,并就心率、运动时间等指标与运动至“力竭”时吸氧量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测试指标分布均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年龄特征;运动时间、心率、工作能力、吸氧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男性在运动时间、工作能力、吸氧量等指标上高于女性.运动至力竭时所需时间与氧量之间显示出高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低氧下运动时补液对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氧和常氧环境下,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后补液或不补液的实验,观察其运动后机体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心率、血压、体重、血乳酸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补液对在低氧和常氧环境下运动时LDH的影响,为低氧训练过程中的合理补液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二级指标判定最大摄氧量的有效性、准确性,测定并分析了8名男大学生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的最大摄氧量(VO2max)、摄氧量平台、呼吸商(RER)、心率(HRmax)、血乳酸(LA)等指标,采用二级指标的某一固定值作为判定VO2max的标准,结果显示: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以呼吸商1.10和1.15为判定标准,对应的摄氧量值分别为(3.78±0.89)L/min和(3.96±0.91)L/min,明显低估受试者实际最大摄氧量值的12.7%和8.5%;以心率≥180次/min和(220-年龄)±10次/min为判定标准,分别有2名和5名的受试者未能达标,但其中1/2和3/5的受试者已出现摄氧量平台;以血乳酸LA≥8mmol/L为判定标准,有2名受试者未达标,其中1人已出现摄氧量平台.认为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采用呼吸商可能低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值,采用心率和血乳酸可能低估最大摄氧量的达标率.因此,为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次级指标标准的选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4.
<正> 长期以来,最大吸氧量(Vo_2·max)一直被认为是反映有氧耐力的最好指标,但是耐力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除了与最大吸氧量有关外,还与机体长时间、有效地利用氧的能力即最大有氧利用率有关。最大有氧利用率就是指在没有血乳酸急剧堆积时,运动中的实际吸氧量占最大吸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杜仲提取物对大鼠激素水平、物质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力竭运动组、力竭运动加药组(服用杜仲提取物)。7周力竭运动后取材测定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血糖、肝糖原、肌糖原、乳酸血尿素和血红蛋白等生物化学指标。结果①与安静对照组比较:力竭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或P<0.01),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及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乳酸浓度和肌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BU浓度极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Hb含量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跑台运动至力竭时间显著长于安静对照组(P<0.05)。②与力竭运动组比较:力竭运动加药组大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力竭运动组(P<0.01),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高于力竭运动组(P<0.05);肝糖原含量及血糖浓度极显著高于力竭运动组(P<0.01),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力竭运动组(P<0.05);血乳酸和肌乳酸浓度极显著低于力竭运动组(P<0.01);BU浓度极显著高于力竭运动组(P<0.01),Hb含量极显著低于力竭运动组(P<0.01);大鼠跑台运动力竭时间有显著的延缓作用(P<0.05)。结论杜仲提取物可提高力竭运动大鼠激素水平,改善物质代谢,延长运动时间,增强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选用ICR健康小鼠,通过复制力竭运动模型,研究连翘叶提取物(extract from Forsythia suspensa leaves,FSE)对力竭及恢复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isozymes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和丙二醛(malordiaol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FSE能提高力竭运动状态下小鼠血清SOD的活性,减少力竭及恢复状态下血清MDA的生成,并可降低LDH总活性.以上结果表明,FSE具有保护骨骼肌细胞、预防与降低运动后骨骼肌微损伤的发生以及促进损伤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力竭训练游泳运动模型,探讨牡蛎提取液对长期训练小鼠运动耐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研究表明:运动训练的小鼠比安静状态下的小鼠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中乳酸、肌酸激酶和尿素氮的水平显著升高;而补充牡蛎提取液可使运动训练小鼠血红蛋白的水平显著升高,血中乳酸、肌酸激酶和尿素氮的水平显著下降,并可使小鼠力竭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因此,牡蛎提取液可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隔药灸对耐力训练大鼠一次力竭运动后血流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血流变的相关指标的测试,探讨隔药灸对长时间训练再力竭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通过运动训练方式建立动物训练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液中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全血还原粘度(BVH)、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指数(RCA)。结果:力竭性运动对大鼠血流变状况有明显破坏作用,血流变指标PV、BV(200S)、BVH(200S)、TK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01),BV(1S)、HCT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隔药灸力竭组与力竭组比较,血流变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05,且隔药灸组指标更趋于安静对照组水平。结论:隔药灸明显改善运动引发的血流变恶化状况,明显降低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可作为提高运动能力、抵抗运动疲劳的手段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反复性冲刺运动期间与运动结束后摄取常氧(21%)与高浓度氧气(95%)对短跑选手冲刺速度表现及生理代谢的影响,选取10位成都市竞技体校短跑选手为受试者,依照平衡次序方式进行前后共2次(间隔3天)、每次5×50 m冲刺跑测试,并于3 min的间歇休息期间及所有冲刺运动结束后的7 min内分别摄取常氧或高浓度氧气;同时在冲刺运动期间与运动结束后分别检测受试者跑速、乳酸、心率与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结果显示:①常氧与高氧条件下的前4次冲刺速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5次冲刺的高氧速度表现显著优于常氧条件;②常氧与高氧条件下的冲刺期间,乳酸堆积的情形类似,其产生的乳酸变化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冲刺结束后的第7分钟恢复期,高氧条件下获得较佳的乳酸排除效果;③高氧条件下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常氧,而心率与血压在高氧、常氧种条件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反复性冲刺运动间歇休息中摄取高浓度氧气,虽对冲刺期间乳酸堆积量无影响,但可获得较佳的运动速度表现,且有利于运动后恢复期间的乳酸排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自行车邀增负荷运动试验和运动现场乳酸阈的测定,对高原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气无氧阈时对应的心率(137次/分)低子乳酸阈(4mM/L)时的心率(153次/分)。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2.8L/min)和相对值(47.4ml/kg.min)分别比平原运动员低222%和22.9%,但与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测试值比较,上述差异消失。在相同最大吸氧量条件下运动时,高原运动员完成的最大功率(251W)低于平原运动员(274W)。  相似文献   

11.
肌氧含量的光电无损检测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动脉血氧和肌氧饱和度的概念。从光与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出发,给出了无损光电监测组织中氧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推导了计算公式。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肌肉氧代谢能力进行了实时连续无损检测和评估,随着运动状态的改变,明显看到了肌氧含量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及训练后恢复期的氧消耗和恢复与运动强度明显相关。这对于进一步评定训练效果,掌握训练强度,判断疲劳以及运动员选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豆总皂甙(TS)对运动力竭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一次力竭急性实验造模。分为四组:安静组,安静加药组,力竭组,力竭加药组。跑台速度30m/min,运动至力竭后立即取材,分光光度法测试心肌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R(谷胱甘肽还原酶),GSH(还原型谷胱甘肽),T-AOC(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结果:与安静组相比,安静加药组SOD、GSH-Px活性显著增强(P〈0.05),CAT和GR极显著增强(P〈0.01),力竭组GR极显著升高(P〈0.01);与力竭组相比,力竭加药组SOD活性、T-AOC显著增强,而MDA显著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Px极显著升高(P〈0.01);与力竭加药组相比,安静加药组GR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TS能显著的提高运动大鼠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MDA生成,延长其力竭运动时间,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优秀赛艇运动员气体代谢的适应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和一般赛艇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比较研究发现,运动开始时优秀运动员肺通气机能动员速度快于一般运动员;中等强度时,优秀组摄氧量(VO2)增加速度减缓;大负荷运动时,一般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迅速增加;力竭时优秀组VO2、HR、氧脉搏(VO2/HR)均高于一般组.  相似文献   

14.
采用便携式软体高压氧舱作为恢复设备,对比高强间歇运动后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和传统恢复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软体高压氧舱恢复效果,为今后运动员参赛和训练后的快速恢复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选取某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女学生,传统恢复组15人和软体高压氧舱恢复组15人为受试对象,二级运动员。两组受试者完成3次30 s全力骑行的高强间歇训练后20 min分别进行传统恢复和软体高压氧舱恢复60 min。采集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进舱前和恢复后即刻心率(heart rate,HR)、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指标,采集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恢复后即刻自我感觉疲劳分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和反应时指标,采集恢复当日晨和次日晨血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睾酮(testosterone,T)和皮质醇(cortisol,C)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别测试恢复当日和次日运动成绩。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不同时点测试指标的差异性检验、不同组别恢复指标的差异性检验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恢复相比,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后BLA、RPE、反应时和运动成绩指标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5);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后HR、BUN、CK、T和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压等指标与传统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软体高压氧舱恢复能加快机体BLA的清除,促进神经系统疲劳恢复,在心理上有良好的安慰剂效应,有利于运动员调整运动状态,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软体高压氧舱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运动疲劳恢复设备,特别适用于赛间快速恢复阶段,值得实践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受试者在力竭运动后采用吸入氧气与自然休息2种方式所呈现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不同变化情况,发现受试者吸入70%浓度氧可以明显改善其力竭运动所致的血液流变性质异常状态,从而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能.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观察急性运动后血清中氧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变化情况,本实验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24名受试者于实验前和实验后各进行一次血清中MDA、SOD以及GSH-px的水平测试。运动方式为:以75%VO2max蹬功率自行车,持续1h。结果表明:急性较大强度运动后机体中产生了大量氧自由基,同时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也明显增加,自由基生成与清除的动态平衡并未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7.
以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灌胃罗汉果叶黄酮(FSGL)的干预力竭性运动大鼠,来探讨不同剂量FSGL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抗氧化酶系及心肌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组的大鼠力竭运动后心肌SOD、CAT和GSH-PX活性与力竭运动对照组比较,均呈升高趋势,以中剂量组效果最显著;力竭运动组MDA与中剂量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力竭运动组比较,各剂量组Bcl-2基因表达加强,且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力竭运动组和低剂量组。力竭运动组Bax基因表达极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中剂量组(P<0.01),同时低剂量和高剂量组Bax的表达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FSGL各剂量组Bcl-2/Bax比值均升高,以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可见,FSGL能有效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地抑制因过度训练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18.
2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小鼠进行45min游泳后即刻与安静对照组同时从眼眶取血样,测试血清内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同时测试了反映红细胞膜结构完整性的Na^ -K^ -ATPase的活性和反映体内代谢状况的血乳酸。结果显示:一次急性运动后SOD活性有上升趋势,MDA和血乳酸浓度水平明显升高,Na^ -K^ -ATPase的活性变化不大。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短时问、低强度运动对机体上述指标的影响,为中低强度的健身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与按摩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前后不同时相血SOD,MDA与T-AOC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两组受试者运动前2周至运动后1天每天分别口服安慰剂或口服番茄红素并配合按摩手段.服药两周后进行一次大强度跑台运动,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24 h分别测定肘正中静脉血SOD,MDA与T-AOC的浓度.结果:B组血SOD、MDA与T-AOC浓度运动后各时相与运动前无显著性差异,B组血SOD与MDA运动后24 h均显著高于与低于A组同时相,T-AOC运动前与运动后各时相均非常显著地高于A组同时相.结论:番茄红素与按摩能及时有效的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初进高原(1周之内)的汉族与高原世居藏族的血常规18项指标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研究低氧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低氧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指尖采血的方法,利用Sysmax的Poch100i型血液自动分析仪(日本产)进行血常规18项指标的检测;使用水银血压测量仪进行静息状态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的测定;测定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使用NP-40型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日本)检测血氧饱和度。采集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均小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与世居高原的藏族无差别(P〉0.05);②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血氧饱和度却低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结论: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在红细胞系统指标(HGB、HCT、MCH、MCHC)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与世居高原的藏族青年存在明显差异。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阐明汉族在高原习服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规律,为更好地了解高原习服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