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在人物塑造方面,提出“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的观点,并指出只有“把一切人物的生活咂摸透了”.才能创造出具有突出性格的人物来。本文试就老舍这些观点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2.
老舍在人物塑造方面,提出“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的观点,并指出只有“把一切人物的生活咂摸透了”,才能创造出具有突出性格的人物来。本文试就老舍这些观点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田汉的创作概貌,创作个性、创作风格与美术特征,勾画了田汉的思想发展与艺术观的转变,分析了田汉的代表作品,阐释了田汉对中国话剧的杰出贡献及其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4.
不仅介绍了鲁迅在提倡和发扬现代戏剧艺术方面曾作过的大量工作,同时阐述了他对戏剧艺术的独特见解,涉及到戏剧的许多根本问题,如戏剧的社会功用,戏剧和生活的关系,表演和欣赏等,至今仍可以给人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戏剧发展史上 ,尤金·奥尼尔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位置上。这使得他在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时 ,既具有类型化与主观化的现代派色彩 ,又兼备古希腊悲剧人物鲜明且矛盾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过,有许多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现象在当时相当普遍。赵树理的成就之一,就在于他克服了一般小资产阶级作者的缺  相似文献   

7.
在对莎士比亚包罗万象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涉及莎翁的社会秩序观。其实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戏剧是时代的缩影”,人是社会的人,作为最关心人类和社会命运,渴望“向人们倾吐衷肠的”文学家们是无法脱离其社会观的影响而进行创作的.本文试图从剖析莎翁的独特的社会秩序观人手,进而揭示它与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之间的关系,为深入而全面地理解莎翁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对莎士比亚包罗万象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涉及莎翁的社会秩序观.其实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戏剧是时代的缩影",人是社会的人,作为最关心人类和社会命运,渴望"向人们倾吐衷肠的"文学家们是无法脱离其社会观的影响而进行创作的.本文试图从剖析莎翁的独特的社会秩序观入手,进而揭示它与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之间的关系,为深入而全面地理解莎翁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9.
贝克特的戏剧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精神及外形异常的人物形象。剧中人物的精神病症候主要体现在幻听与幻视、施虐与受虐以及妄想等方面,躯体异常主要表现为身体残疾及功能衰弱。存在主义哲学、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结果揭示:贝克特此举是力图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地展现人类在对抗荒诞的外部环境时的脆弱和无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中国戏剧观随着中国戏曲的发展演交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戏剧观。宋杂剧的戏剧观反映的是调笑打诨为主的戏剧。元杂剧走诗歌舞相结合的新路子,完成了中国戏剧观的大转变。这以后,中国戏剧观异彩纷呈,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在《红楼梦》中,有不少串场性人物,他们常活动于红楼世界的总过程或某流程,虽然不时露面,使人看到他们的存在、可又缺少浓墨重彩地细腻刻划,露面时虽仅三言两语或仅一举手一流盼,都又使人感到他们是那样栩栩如生,性格独具;虽然他们的独立活动不多,总是在人际交往中串场性出现,却又是独具艺术创造与审美价值,具有多方面艺术生命活力的人物,尤氏就是  相似文献   

12.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美国文坛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英年早逝,创作领域却涉及诗歌、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他因古怪而另类的创作风格被拒于当时的文坛主流之外,却因其作品中展现出的强烈的现代文学色彩而逐渐被后人所欣赏。有人对他推崇备至,有人对他嗤之以鼻,但爱伦坡终因其原创性极高的写作风格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爱伦坡的美学思想和文学主张与俄罗斯形式主义的观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他的作品在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叙事方法等层面都进行了陌生化处理,这使他的作品在当时的读者看来古怪而另类,却也因此具有了一种晦涩而又充满魅力的特色。该文试图对其短篇小说中人物塑造的陌生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大学生创业观上必须正确处理好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个人就业观与家庭期望、学校创业教育与个人专业学习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反功名富贵为主题的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形象。作者以敏锐的感觉,洞察世态;以细腻的笔触,概括现实;机锋所及不仅文苑儒林,而且广泛描摹了人间众生相,从而广阔地反映了清代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现实。这部杰出的讽刺...  相似文献   

15.
金庸是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著名作家,金庸是笔名,查良镛才是本名。因为武陕小说的缘故,知道金庸的人显然比知道查良镛的人要多得多。金庸不会武术,只是读过一些武侠小说。当他看到报界同事梁羽生以《龙虎斗京华》一举成名,不由得一时技痒,凭着几本拳经剑谱和他幼年在家乡浙江海宁听到的有关乾隆皇帝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戏剧是一种融汇“唱、念、做、打”等多种形式的诗剧艺术。经过元代杂剧、明代传奇的繁衍发展,中国古典戏剧在清代的京剧、昆曲等样式中达到其艺术的峰巅阶段。然而可悲的,也正是在这里潜埋下使它走向衰微的危机,——进入宫廷王府使其缺乏现实生,命,没有戏剧文学使其少有鉴赏文彩,但更重要的是,它那已经僵化、程式化的舞台表现艺术,使其难以反映当今激烈复杂的现实社会。因此,当鸦片战争的枪炮声催发近代中国的革命浪潮,先驱者呼吁借戏剧以张扬、鼓吹社会革命时,一场前所未有的戏剧改革就不可避免地在中国戏剧界艰难地展开了。汪笑侬、夏月润、潘月樵等人的京剧改良,就包含着较多的  相似文献   

17.
自然是中国古代许多文学家追求的一种高境界,“真实”和“天然”是自然论的精髓,其中“真”是自然应有的含义,创作的自然首先表现在文学伤口内容的真,“天然”是指创作手法上要摈弃人工的雕饰。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通过《红楼梦》及其中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他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董每戡提出了以"剧史家"说为核心的戏剧本质观。董每戡的戏剧观是在中、西方戏剧美学思想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同时得益于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这使他对戏剧问题的探索更好地落实为具体的艺术实践,也使他对戏曲艺术精神的理解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贵族的品评属于一种“泛品评”。虽没有足够的明确性但表达了社会上层对戏剧的评价和观念,其戏剧观往往渗透、影响到戏剧发展本身及其他各阶层的戏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戏剧的整体风貌。他们的批评主要分为“公众性品评”和“个人性品评”。“公众性品评”关注戏剧的社会公众效应,旨在树立观念范式,以阶级的共同利益为批评最终目的。“个人性品评”则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以个人情趣是否与戏剧契合作为品评切入点,不关心社会公众效应却能表现出个人真心实意。本文以元杂剧为例分析各时代贵族的戏剧观。  相似文献   

20.
戏曲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所以在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美学追求,更能集中的体现这种艺术的特点和神韵。现以元代北方杂剧、南戏为例分析戏曲人物塑造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