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滴定界限的判断,在滴定分析的教学和实际分析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滴定界限的文献,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我国近几年出版的分析化学教材,对于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的滴定界限判断,大多源于的误差理论。鉴于雅氏理论的缺陷,近几年在我国的一些化学杂志上,对滴定界限的判断一直在讨论。本文从滴定曲线在等当点的敏锐指数出发,推导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的滴定界限判断公式,并对影响滴定界限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林邦的终点误差公式为纽带,对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方法进行统一处理,使它们能有机地联系起来,运用逆推导出不同类型化学反应准确滴定的判断依据、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时被测物质浓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以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为依据,对酸碱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中,能准确滴定的条件进行了探讨。提出弱酸(碱)滴定的条件为CK≥10~(-8);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条件为Ka_1Ka_2≥10~5,氧化还原滴定的条件为E_1~(0′)-E_2~(0′)≥0.56伏,并相应进行了有关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4.
在中和法滴定理论研究中,滴定突跃的研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滴定突跃就是指滴定在等当量点前后微小数量的滴定溶液加入后溶液PH变化的情况。不同类型的中和滴定,其滴定突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较好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的结果能准确到|△PH|=0.2。如何求出在等当点附近对应不同的△PH所产生的误差百分率(△T)是处理中和滴定理论计算的重要问题。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一般书中采用计算中和滴定曲线的方法来研究滴定突跃。也就是使用酸碱平衡公式,作一些近似处理,按代数方法计算。这方法对于强酸滴定强碱、强酸滴定弱碱滴定曲线计算的处理比较好。但是对于强碱滴定多元酸、混合酸、弱酸滴定弱碱等类型的滴定突跃的计算问题就很难处理。其次,在用代数方法处理的滴定理论中,有很多重要结论并没有理论证明。例如对于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条件是CKa≥10_3;强碱滴定二元弱酸分步滴定的条件是K_1/K_2≥10~4或K_1/K_2≥10~5,  相似文献   

5.
由多元酸碱滴定过程的质子条件导出有关参数随酸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用BASIC语言编制计算机程序,可连续求解强碱滴定多元酸或强酸滴定多元碱时,在任一酸度下的型体分布系数、平衡浓度、滴定分数、滴定缓冲容量和滴定过程锐度指数等平衡参数·给出了算法框图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滴定曲线绘制和线性滴定的计算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滴定曲线方程导出了滴定曲线绘制模型和线性滴定计算模型,可用于编制各种滴定体系通用程序。文中以绘制沉淀滴定曲线为示例,列举其IBM—PC BASIC程序和框图。  相似文献   

7.
有普遍适用的数学方法讨论配位滴定、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基础—滴定反应的速度、程度、允许误差 ,在分析化学中是鲜为报道的。这不仅有重要的教学参考价值 ,还有实用的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推导了配位滴定过程中滴定百分数与被滴定物质之间的数学表达通式,并应用于滴定过程pM值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滴定分析中的终点误差的计算方法,还没一个统一讨论的形式,络合滴定中林邦误差公式为学者们普遍采用,彭崇慧等应用类似公式于酸碱滴定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陶德祥等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也推导出类似公式.本文就林邦误差公式在沉淀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推导出了林邦误差公式形式表示的沉淀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它和络合滴定、酸碱滴定等的林邦误差公式不仅形式相同,且同样能很好的计算沉淀滴定的终点误差,这样就提供了各类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统一讨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常数(Kt)和条件滴定常数(K‘t)是一个教学难点。作者就酸碱滴定常数(Kt)和条件滴定常数(K‘t)谈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判断化学需氧量(COD)滴定终点的新方法——光度滴定法,分析比较了光度滴定法和现有国标法的区别。试验结果表明:滴定终点红褐色溶液最佳吸收可见光波长是510 nm;滴定反应速度不影响光度滴定终点的确定;光度滴定曲线能够较好地确定滴定终点;实际水样测定中,国标法和光度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分别为1.12%和0.84%;光度滴定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0%,与国标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光度滴定法以光学的角度判断COD的滴定终点,避免了国标法的视觉判断误差,为未来检测仪器的全自动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EDTA-金属离子滴定是定量分析络合滴定中最基础的部分,很多络合滴定分析都与EDTA有关.但由于这类滴定分析中常同时伴随着酸效应、共存离子效应等副反应的发生,使得分析结果的计算较为复杂.本文根据EDTA滴定的基本原理,将有关参数存放在数据库中,利用VB设计编程,通过人机对话输入滴定分析测定数据和调用数据库即可进行计算,使EDTA滴定的结果处理变得非常简捷、方便.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电化学平衡原理对氧化还原滴定的过程进行了讨论,建立了溶液的电极电势值与滴定分数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利用Visual Basic强大的绘图和计算功能,设计了一个程序用以求解氧化还原滴定的化学计量点、突越范围,绘出滴定曲线,该程序也可根据提供的指示剂的变色点计算出滴定误差。最后用某一实例对计算程序进行了验证,运算结果和参考数据吻合良好。程序可用于指导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以便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许多教科书对酸碱滴定、络合滴定的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都进行了详细讨论,而对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讨论,一般只推导出不连续的方程,故对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目的在于推导适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方程,并且给出终点误差公式,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一种用于催化光度滴定的单光束、单波长的半自动分光光度滴定仪,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分光光度滴定计,运算器,滴定器与记录仪。分光光度滴定计由721型分光光度计改装而成,滴定体系中的指示物质的浓度在此灵敏地被检出,并经过调零减法器使它具有全差示功能,使测定的灵敏度有较大提高,输出信号直接被XWC-100型自动平衡记录器记录。滴定器是由蠕动型电子微量泵改装,在步进电机带动下匀速推进医用注射器,使其匀速排出滴定剂。经用催化沉淀滴定(碘离子滴定银离子)与催化结合滴定(EDTA滴定钙离子)对该仪器进行检验,实验证明这台仪器用于催化滴定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6.
有普遍适用的数学方法讨论配位滴定,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的滴定的基础-滴定反应的速度,程度,允许误差,在分析化学中是鲜为报道的,这不仅有重要的教学参考价值,还有实用的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位滴定经常用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滴定曲线法判断滴定终点,其计算量大,不易准确确定终点.为了在实验测定中快速判断终点,使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自动电位滴定实验数据,首先根据电位滴定数据处理数学模式,建立电位滴定数据处理表格,再根据计算模式加入计算公式,完成自动计算、作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使用者自行编制,根据使用者情况作相应修改.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可以在滴定分析数据处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定量化学分析的微型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定量分析中低浓度及微型化问题.利用自制的微型滴定管,耐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沉淀滴定及氧化还原滴定中的10个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氧化还原滴定过程引进了灵敏系数(η)的概念。根据对称型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方程,对滴定曲线的突跃点和化学计量点是否一致进行了理论探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不是所有的对称型氧化还原滴定,其滴定曲线的突跃点和化学计量点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酸碱滴定分析法是常量滴定分析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应用酸碱滴定时,酸碱体系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限度),方可直接准确滴定.在现行的一般《分析化学》教材中只提及滴定限度公式而未从理论上加以推导.本文从滴定终点和滴定等当点时体系的质子平衡关系式出发,推导出酸碱滴定误差公式和有关离子浓度,然后经适当的化学近似和数学处理再推出以下几种常见酸碱滴定体系的限度公式,供同仁们在有关内容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