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但目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是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诱导移植后受体的免疫耐受是防治GVHD的主要策略。研究发现: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能诱导受体免疫耐受,有望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骨髓的来源和数量有限,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在人体脂肪组织中也存在一群能多向分化的干细胞,称为脂肪源基质细胞(ASC)。为探明它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之间在表型、功能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随着临床血液需求不断增长,血制品供不应求的现象愈发严重,特别是可供临床治疗性移植的造血干细胞(HSC)尤为缺乏。然而,供者来源的缺乏一直是制约其应用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体细胞重编程与转分化研究的兴起和稳步发展,体外造血干细胞的获得成为可能,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然而,体外获得临床治疗级的造血干细胞尚面临严峻挑战,虽然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及体细胞转分化获得的造血干细胞已获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其尚未在体内获得造血重建。因此,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加深对造血干细胞的认识,积极创新体外获得造血干细胞的途径和方法,有可能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4.
《科学大观园》2006,(11):14
近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一个连续15年每3个月染发一次的女士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医生在排除了可能造成该患者患白血病的各种诱因后,怀疑病因与其频繁染发有关。报告引述医生意见说,染发剂中的苯类有机物质通过头皮进入毛细血管,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髓,长期反复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恶变和白血病的发生。据了解,卫生部2005年8月下发的《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中确实含有多种苯类物质,对其最高使用浓度则有明确限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朱英解释说,对苯二胺是氧…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1,(11):23
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人在国际上率先使用被丢弃的人体皮肤细胞与家兔卵母细胞结合,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这些胚胎可以用作治疗性克隆研究,获取人类胚胎干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克隆出人体全身所有的200多种组织和器官、但这一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公布后,立刻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4位专家联合致电<文汇报>,认为该成果亵渎了人类尊严,是对生命伦理的"突袭".  相似文献   

6.
一、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基本态度和主张 在欧盟,转基因生物体(GMOs)和转基因微生物体的定义为,具有基因物质(DNA)的改变是在自然界中通过交配或自然重组无法实现的生物体(或微生物体).这种技术常常被称为"现代生物技术"或"基因技术",有时也被称为"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或"基因工程".这种技术可以选择单个的基因从一个生物体移植到另一个生物体中,这种移植还可在不相关的物种之间完成.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HSC)是发现最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一直起着范式作用的一类重要的成体组织干细胞。HSC研究被认为是整个干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主要奠基学科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在干细胞领域设立了"HSC维持、衰老与再生的调控机制"的项目。项目组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建立了小鼠及人HSC研究的重要平台,并借此开展了有效的合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本文围绕项目组的主要研究内容,从领域的研究背景、重要工作进展及其研究意义等进行简要综述。希望有助于学界和公众更好地理解HSC正常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15-16
课题主要围绕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转化研究,通过干细胞移植前的优化处理、新型的具有更强功能的干细胞产品研发以及移植后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以达到提高移植效果的目的,最终推动干细胞产品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对柏林、伦敦和杜塞尔多夫病人而言,一场危及生命、过程复杂的干细胞移植可谓是生存的最后一搏,纯属无奈之举。北京时间3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名德国艾滋病患者在接受了革命性的新疗法之后,或将成为体内病毒得到彻底清除的第三人。这位未具名的"杜塞尔多夫病人"四个月前因癌症接受了干细胞移植。目前尚未出现受感染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在大鼠体内生长,然后被移植回糖尿病小鼠体内的小鼠胰岛能长时间正常发挥功能。这项研究展示了一个物种的器官是如何在另一个物种体内生长的,有助于在未来生产出可供移植的人类组织,但其在应用前仍需应对伦理与法律的挑战。异种器官再造移植是指在一种动物身体上培育出新的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基础科学》2006,8(1):34-34
Shp2络氨酸磷酸酶在造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儿童白血病患者身上曾发现编码Shp2的基因PTPN11发生显性突变。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徐荣臻研究小组对44个成年白血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尽管这些患者的PTPN11基因没有发生相应突变,但其Shp2表达水平相对于正常造血祖细胞有明显的提高。并发现,Shp2蛋白的数量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力正相关而与分化程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近期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的从实验室培养的人体胚胎中提取了干细胞。这是一项重要的进展。这一突破将有望让科学家们得以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一系列的困难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症和多发性硬化症。2013年5月15日,该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期刊《细胞》网络版上发表文章,宣布已使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向女性提供的卵细胞内植入他人皮肤细胞的细胞核,首次成功制作了能够分化成各种组织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该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表示:"比起iPS细胞来,克隆ES细胞也  相似文献   

13.
毋庸置疑,有两项技术将会主导21世纪的发展,决定人类未来的走向。一项是人工智能,另一项当属新兴的NBIC增强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和神经增强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践之中,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趋势,他们深入探讨了各类增强技术及其伦理风险。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基础性议题,即如何区分增强和治疗的界限。目前各种划界尝试均有缺陷,主要源于"正常"标准的流变性和文化相对性的影响。人类增强技术可能会引发不可控的风险,破坏个人同一性,甚至会成为通向超人类主义和后人类主义的门户,消解生而为人之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一种严重危害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致死、致残率高的疾病,主要包括肢体缺血、糖尿病坏疽、缺血性心肌梗塞及缺血性脑梗塞等。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已成为缺血性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应用干细胞动员剂动员骨髓干细胞至缺血损伤组织诱使血管新生,改善血流灌注和氧供,修复损伤组织,为缺血性疾病的再血管化治疗提供了新策略。骨髓干细胞动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创伤以及避免干细胞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应用骨髓干细胞动员的方法和干预策略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干细胞研究的发展为人类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希望。已知多种调控因子影响干细胞的功能和应用,探讨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将大大推进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分子能够调控干细胞的功能。为此,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设立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非编码RNA对干细胞命运调控的机制研究。在该项目的资助下,项目组在非编码RNA对干细胞命运的调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了项目组取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人们都听说过移植心脏、肝脏,甚或也知道移植骨髓治疗白血病的.对于断指再植、断臂再植则更不陌生.但是,移植胰脏治疗糖尿病例在中国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就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当下,某种先进的智慧文明或许正在试图联系地球上的我们,然而尽管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我们仍然对此一无所知,因为人类的技术还尚未达到能够检测到这些信号的地步。这一观点是正在领导开展外星信号监听的美国民间机构"搜寻地外智慧生命"(SETI)科学家娜塔莉·加布罗尔博士提出的。加布罗尔博士在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人类可能正在接近在太阳系内发现微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些年,伴随着"干细胞"这一概念的产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干细胞疗法层出不穷,"干细胞美容""干细胞抗衰老"等等真假难辨,到底什么是干细胞,什么是干细胞治疗,听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周琪院士的解读。日前,"中国富豪乌克兰续命记"这一话题在社交平台刷屏,四位富豪在中介公司的组织下,远赴乌克兰接受"胚胎干细胞治疗",试图抗衡自然规律,用钱去买健康买长寿。一针的价格将近60万,他们愿意花400万年轻30岁,不  相似文献   

19.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成功培育出能够杀死癌细胞的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为了培育这种细胞,科学家们首先要对专门杀死癌细胞的T淋巴细胞进行"再编程",使其变成另一种被称之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随后发育成功能齐备的T淋巴细胞。由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发育而成的T淋巴细胞,在未来可充当一种潜在的  相似文献   

20.
科技快讯     
《中国基础科学》2012,(3):13+16+21+51+60
小鼠胚胎头部是一个新的造血干细胞发育位点在小鼠胚胎中,胚胎尾侧的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区)被认为是胚内唯一产生造血干细胞的区域。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刘兵研究组与蛋白质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晓研究组等合作,研究发现与主动脉-性腺-中肾区相并列,在小鼠胚胎E10.5—E11.5期,其头部也隐藏有造血干细胞,它在进入循环系统前,在成年受体小鼠中表现出具有长期、高效、多世系重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