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设备设施配备的依据。随着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接待压力陡增,文物保护与开放的矛盾日益凸显,围绕文物的考古发掘、研究、使用、修缮、保养、迁移、利用的全过程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研究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文物保护单位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接着对文物保护单位常用的风险矩阵方法和ABC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解释。在此基础上,对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社会治安、火灾、恐怖袭击、拥挤踩踏、大型活动等常见公共安全风险的风险评估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适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实施及风险态势管理流程,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险管理提供思路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2.
城市燃气管线的定量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燃气管线是城市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多为燃气泄漏后发生的火灾、爆炸,造成人员及建筑物的损伤,其定量风险分析对于燃气管线的风险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对管线发生泄漏的事故概率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定量分析,并基于个人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制定管线的安全距离,为管线的风险管理及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中国的风险,从豚草属杂草起源分布与种类、风险分析的途径、程序、地理和管理标准,及其定殖可能性、扩散的可能性分析、潜在的经济重要性分析等风险分析标准,探讨了豚草属杂草的风险分析方法,提出了豚草属杂草风险管理的备选方案,为检疫性杂草的风险分析与其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郭少华 《科技资讯》2006,(35):242-242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和工程项目建设领域投资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投资者必须要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投资风险的分析能力,以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和风险损失。风险无处不在,对于工程项目决策和管理人员来说,如果不能有效地预测风险、管理风险,这种项目管理是不成功的。本文运用模糊理论和排队权重计算法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理,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评估,从而寻求最佳的风险管理对策,以期对项目投资阶段的风险管理起指导作用。1风险分析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悬臂式掘进机在地铁工程中带来的安全风险,结合大连地铁悬臂式掘进机暗挖隧道工程,采用风险调查法和风险矩阵法进行施工准备期施工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判断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概率及可能造成的风险后果,确定其风险等级,提出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可为悬臂式掘进机地铁隧道工程施工提供较好的技术指导及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建设工程风险主要来源于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人员风险、材料设备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因素,分别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综合风险评价法在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对风险进行准确地分析,决策层才能制定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本文基于模糊集理论从风险大小和风险重要性二维因素变量的角度对风险因素进行模糊评价,并结合工程项目对综合风险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一个应用实例.该方法对工程项目综合风险从不同层次进行分析评价,为决策层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油藏经营管理中,为降低风险成本,获得最大投资效益,需要进行风险分析。项目风险分析在整个油藏经营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油气勘探开发的特点,介绍了油藏经营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从风险分析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正确进行风险估计是油藏经营项目风险分析的关键,并提出了用于风险辨识和风险估计的方法。在具体建立风险分析的模型时,列举了三种典型的方法:期望值法,Monte-Carlo模拟法和风险影响图法,并对方法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对高铁运营过程中具体环节进行风险分析,确保高铁安全运营,提出构建高铁运营安全的Bow-tie模型.首先,明确高铁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然后,通过对高铁运营过程中3种典型风险事件:高速列车脱轨、列车冲突以及列车火灾,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计算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找出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最大的基本事件;最后,按消除源头、风险预防、防止恶化及减轻后果的优先级在高铁运营过程中加以实施控制措施,提出事故前预防屏障及事故后保护屏障,构建高铁运营安全Bow-tie模型.研究结果表明:Bow-tie模型可以应用于目前高速铁路运营风险管理的日常教育培训、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及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保存文物价值高、游客数量多、社会影响大,安全事件复杂多样。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发展,互联网传感器、移动设备、社交网络等方式涌现出海量数据,为实时的报警信息提供了异构、多源化的信息源头。目前,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建立了多种事件信息监测与分析系统,但受建设技术因素影响,缺乏统一规划,“数据孤岛”问题突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及数据价值升级和科学高效的应急决策,建立数据输入输出汇集“中枢”,实现信息增值、辅助应急决策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文物保护单位内安全监测要素分析和现有监测信息类型分类,给出了信息集成共享的4种主要方式,并从子系统管理、平台控制、消息过滤、接口管理、日志管理等方面给出了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原型的设计,为安全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园林文化遗产对象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技术应用于园林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对象的中、英文文献,从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和多技术综合测绘等三维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模型等三维信息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园林文化遗产对象的技术特点、应用情况和相关案例。笔者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古建筑、古遗址等对象上收获颇丰,园林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足以证明其应用具优势,且将成为必然趋势。三维数字化测绘方法上,近景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各有千秋,利用多传感器的综合测绘方法能够克服单一技术和仪器的局限,是园林文化遗产数据获取的理想方法;三维信息管理方法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园林信息模型等概念将成为园林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的研究热点。园林文化遗产保护,乃至风景园林学科,将向基于三维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利用现代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和信息管理、维护、更新、分析,对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型全数字鉴相器结构.该结构消除了亚稳态影,并通过采用特殊的延迟链结构,大大减少了模块的面积.将此结构应用于一款65nm low leakage工艺下工作频率在100~400MHz的全数字DDR接口模块,总面积4 298μm2,DLL面积2 350μm2.芯片的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准确性,与传统的结构相比本模块面积较小,且由于其全数字电路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为案例,将旅游减贫视为一种治理途径,分析并回溯遗产地3种旅游减贫计划实施的机制与过程,力图呈现并比较旅游减贫带来的乡村遗产地治理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旅游减贫是遗产地治理的一种形式,是在治理主体、治理技术、社会响应以及治理过程中生产出并由话语、知识等构成的动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权力主体之间形成了稳固的结构,多元主体在遗产地治理过程中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状态。第二,遗产地治理按照主体的治理理性和遗产旅游产业角色的不同,可分为工具型、对象型和共轭型。第三,遗产地治理呈现文化权力“再中心化”的趋势,政府在场和第三方监督是保证权威治理体系下遗产地治理效能的核心。结合“世界遗产文化”与乡土文化,使用遗产地能够接受的治理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项技术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论述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最新的应用进展主要表现在:探测手段的多样化、数据存储管理的集成化、遗产信息虚拟可视化表达、遗址地空间信息智能分析和多种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结果认为,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研究正逐步向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新阶段迈进。  相似文献   

16.
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实验中心的实验资源开放实验室已成为实验室发展的趋势。文章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提出实验室开放条件、实验队伍、学生参与积极性、开放实验项目、管理体制等为影响高校实验中心实验室开放的风险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影响实验中心实验室开放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应对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考古遗址公园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及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播,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方法理论分析与国际宪章解读,结合实证举例方法。结果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设计是以旅游产品的主题化与系列化、再现遗址地景观、充分发挥遗址博物馆旅游功能、提供考古体验旅游产品等为主要开发策略的。结论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遗产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是多样的,核心是遗址文化景观的修复与再现。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遗产旅游产品设计还应强调游客的参与性和产品开发的持续性等。  相似文献   

18.
在肯定文化遗产类景区经营权可以转让的前提下,从遗产资源的价值属性和保护的特殊性要求入手。提出以政府规制为手段,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啼核评估,确定景区经营主体、转让价格和转让期限,突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景区的公益性,妥善处置景区经营权终止的各项事宜,最终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遗产类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政府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麦积山为例,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访谈等方法构建麦积山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评麦积山游客满意度,采用IPA分析重要性和满意度.结果表明:1)麦积山总体满意度综合得分2. 845,处于"较差"和"好"等级之间. 2)遗产地原真和保存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最高,而遗产地文化及娱乐活动得分最低. 3) IPA结果显示,遗产地原真和保存状况重要性和满意度均较高,属于优势区,景区应持续保持;遗产地文化和自然环境重要性低而满意度高,应持续改进;遗产地游客体验活动重要性高而满意度低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