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新版《鲁迅全集》第十卷内有《古籍序跋集》,收入1912年至1935年间鲁迅为自己辑录或校勘的十九种古籍而写的三十二篇序跋。这些序跋如实地纪录了鲁迅整理古籍的经过,显示了他在学术工作上的成就。读了之后,在为何整理古籍,如何对待文学遗产,如何治学等方面,都给我们许多启发和教益。一、“深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鲁迅整理古籍,就其方式来说,有搜集、辑录、校勘、考证、评论等方面;就其内容说,主要有三种:一是乡邦文献,二是古代小说,三是文人专集。此外,还有汉碑帖、汉画像、  相似文献   

2.
古书的句读,学者每多忽视,认为浅易之事不足道。其实,在一些点校出版的古籍中,误读、失读、标点符号用错了的地方并不少见。所以,吕叔湘先生说:“标点古书是一件不很简单的工作。”(《通鉴标点琐议》)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我最近将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出版的《春秋左传集解》(一九七七年第一版)读了一遍,发现该书在断句、标点方面的错误或不妥之处颇多,随手摘录,共得百余条。兹择其要者,稍加分类,整理于下,以与标点者商榷,并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3.
古籍整理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一项严肃而重要的工作。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找出值得借鉴的珍本,让束诸高阁的古籍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使陌生而艰深的古籍易于被时人所理解与研究,前辈学者为我们做了大量出色的工作。然而,古籍整理是永远做不完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前人没有整理的古籍固然需要整理,前人整理过的古籍许多仍要继续整理,而今人的著述以后也会成为古籍。因此,新书不断需要出版,古籍不断需要整理。这项工作尽管麻烦,却无可回避。经过历史的积淀与筛选,古籍整理延绵不断,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4.
<正>一项科技成果值不值得转化,关键看其是否有经济价值,特别是商业价值,而商业价值主要取决于其知识产权价值,特别是专利价值。科技成果的价值构成科技成果有商业价值的话,才值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转化它。判断一项科技成果有没有转化的价值,主要判断它有没有商业价值,即有没有盈利能力,有多大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5.
校点古书,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审慎从事。杨树达先生说:“句读之事,视之若甚易,而实则颇难。”(《〈古书句读释例〉序》)这的确是深知其中甘苦的经验之谈。校点之误失,往往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从训诂上说,是由于不明词义、不明文意、不明古语、不明句法、不明引证、不明通假等所致;从知识上说,是由于不明制度、不明史实、不明职官、不明人名地名等所致。现在据平日读书随手所记,将近出古籍校点本中的若干误失或不当之处,略举一二,摘述于下,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6.
企业董事会和CEO是否明确了“I”(信息)的基本原则,是否参与到治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去,是IT治理执行得好坏的关键。只有在明确了“I”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建立起与企业的战略和业务相配套的、合理的IT治理构架。通常人们看IT都是把“I(Informa-  相似文献   

7.
代数学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而又古老的学科。现在,代数学的内容已渗透到数学的各个分支,成为不少学科的基础和有力的工具。因此,了解代数学在历史上的成就,展望它的发展趋势是有益的。一、代数学的历史概况“algebra”(代数)一词来源于九世纪(825年左右)乌兹别克人穆罕默德一阿勒·花刺子模的一本书“al-Jabrn-al Mugabalab”(整理和对比)。整理——把负项移到方程的另一端;对比——把方程两端相同的项消去;这是一本解方程的书。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的方程篇早就有方程组的解法了,这要比花刺子模的书早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8.
古书校读是一种读书方法,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读书,它是运用校讎学提供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发现古书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错误现象,以求恢复古书之真貌,探得经籍之真诠的特殊读书方法。因此,古书校读与语法分析是密切相关的:古书校读有赖于文言语法的精确分析,但语法分析的准确度又要凭藉校读方法及其成果。古书校读与文言语法分析之间具有交互证明,相辅相成的关系。笔者就此问题拟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e〔欸〕 (一)得(“得”轻读》,动词形态,略具“…一下”的意义,与动词连用,近似普通话动词的重迭式,如“坐~得”可解为“坐一下”或“坐坐”。①“到阅览室去看~得。”②“在公园里玩~得。③“叫他来谈~得。”④“打~得球。”⑤“看~得书。”⑥说~得话。(二)~ne:表语气,无实在意义。①“你在做么得~  相似文献   

10.
古籍中有些句读或标点问题,历来不易解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使使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予西河外渑池”。因句读或标点不同而有二说“(一)“为好”后不加逗号,“为好会”解作“举行友好的会见”。(二)“为好”后加逗号,“为好”释为“联欢”。这二说本该有是非之分,或优劣之别。但我在拙作《古书注释中“二说并存”问题》一文中(下简称“抽作”)认为:“资料不足,难于断制:。主  相似文献   

11.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古籍保护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事业。对我国传统古籍保护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梳理,简述了国外图书馆古籍保管和利用的制度建设,提出了古籍保护要做到“藏重于用、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12.
竞技足球是一项讲求“阵型”的集体球类项目 ,比赛中 ,“阵型”运用得是否合适 ,“变阵”是否有针对性无疑对比赛结果有直接影响 ,结合世界杯小组赛 ,本文将对本届国足的阵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逻辑函数的变量比较多时,用卡诺图法来化简就比较麻烦。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根据逻辑函数各最小项的公因子中各变量来判断,各变量是否覆盖逻辑函数为0的项,如否该变量就是最简式。细无 1个变量的最简式则用公因子中两个变量“相与”去试验,再看“相与”者是否覆盖逻辑函数为0项,如否,则此“相与”的两个变量即为逻辑函数的最简式。  相似文献   

14.
以长春图书馆为例,从古籍文献的整理、书库设施的改善、古籍书库的管理、古籍保护经费的投入、古籍文献的宣传、古籍管理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的做法,探讨了古籍保护利用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说它是“变色龙”,也不能完全怪罪于它,这是有“遗传基因”的,它的祖辈——碳,就是个十分出色的见风使舵的家伙。我们知道,碳最会投机了:需要软的时候,软得可以做铅笔;需要硬的时候,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可以称为硬中之王。至于什么时候软,什么时候硬,那就要看它遇着谁了,也就是说,它是专门“看人下菜碟”的。作为碳的后代子孙,碳  相似文献   

16.
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阐述了古籍文献的整理范围,提出了制定规范的“核对标准”及标准的款目格式、著录文字、著录级次、规定信息源等整理方法以及具体的核对操作。  相似文献   

17.
散木的故事     
文壬 《青年科学》2009,(6):33-33
老子的徒弟庄子叙述了一个“散木”的故事:有个木匠到齐国去,看见一棵栎树生长在社庙旁边,被奉为社神。这棵树大得难以形容,围观的人多极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向前走。他的徒弟却为它神迷,看后跑着追上师傅,问道:“自跟随师傅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大树,而您却看都不看,这是为什么?”木匠说:“这是没用的散木,因为无用,所以它才能有这么长的寿命。”这种“散木”的智慧,就是“拙”,就是无为。它是自然的,所以能保全生命。  相似文献   

18.
测绘工作作为在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中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实施过程直接关系到项目设计是否能正确、施工过程是否顺利、竣工能否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9.
古书不易读,整理古书尤难,个中甘苦,前人已多言之。近读《曹植集校注》,更加深了这种体会。平心而论,校注者对此书用力甚钜,在吸收前人整理研究成果的同时,时附己意,间有卓见。但也无可讳言,由于曹集的整理工作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书无论校勘和注释都存在一些问题,尚有许多可以商榷之处。今不揣谫陋,胪举数例,以就教于校注者并广大读者。一、关于校勘例1,《闲居赋》:“冀芬芳之可服,结春蘅以延伫。”《校注》:“《铨评》:‘程、  相似文献   

20.
这里讲三点意见:一、以“实数理论”作为开宗明义第一章;二、用“无穷小说法”的极限定义代替ε—δ说法的极限定义;三、采用“广义数判别法”作为普遍适用的正项级数判别法。请读者尽可能对下述两方面提出宝贵意见:1.从科学性看是否正确,是否有所简化和发展;2.从教学上看是否简便易懂,是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