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科技》2011,(8):191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前身为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创建于1959年,是中科院最早建立的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之一,1980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武威成立所机关,现搬迁至兰州,是甘肃唯一从事荒漠化防治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的省级科研院  相似文献   

2.
葛树龙 《甘肃科技》2011,27(21):129-131
甘肃武威市金大快速通道系一级公路。其中k82~k126段线路行走于沙漠边缘,该区段属远离腾格里沙漠中心的南侧沙漠边缘地区。以沙堆、沙丘为主的沙漠地貌不仅规模小,而且甚不典型。据此,线路设计应采取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充分利用分布广泛的下卧冲洪积砂、土层的土性优势并作出最佳设计方案,减少防沙治沙工程量,并最终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防沙治沙是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创新治沙补偿模式并以此加大林业资金投入是根本保障。近年来,治沙投入有所增加、财政补偿逐步提高、治沙绩效相对显著,但现有补偿模式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严重不均、补偿标准亟待完善、来源无法保证和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创新治沙补偿模式,必须对治沙补偿战略重新定位、推进补偿方式创新、改进财政补偿标准、加大农村地区投入和改革治沙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沙生灌木治理沙地吸收二氧化碳、用灌木枝条发电减排二氧化碳、以电厂余热和烟气养殖螺旋藻捕集二氧化碳的“三碳经济”产业链。该产业链极大地增强了生物质发电厂的活力,提高了农牧民营林治沙的积极性,显著带动了农牧民增收,并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该产业链实现了被动治沙到主动治沙的转变,在我国沙漠沙地治理的机制建设中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柯农 《科技潮》2002,(11):8-9
半个世纪以来,为遏制沙荒蔓延,首都人民与沙漠化展开顽强的抗争,坚持植树造林和流域综合治理,北京市的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科学技术是首都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依靠和保障。北京市在几十年的防沙治沙事业中,始终坚持以  相似文献   

6.
王丽  韩蕊  何君  王岩  王强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50-51
本文对我国治沙工程建设中常用的造林治沙方式进行了择要介绍,并对沙害严重地区如何进行相关治沙措施的科学配置应用做了深刻思考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7.
杨扬  王诗乐 《科技信息》2008,(5):137-138
本文选取沙化现象严重,经济较为落后的科右中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退牧还草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其中的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状况,对政策落实、资金投向、沙化治理、生态恢复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提出合理建议,探求并提升退牧还草在治沙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为其它地区治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兴林的形势下,科技情报工作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我省林业科技情报工作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省内几个主要的林业科研单位都相继建立了情报中心(室),出版了《甘肃林业科技》、《林业科技信息》、《林业科技开发信息》、《治沙科技信息》等定期或不定期的多种情报交换刊  相似文献   

9.
榆阳区在历史上曾以“林草丰茂,牛羊塞道”著称。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屯兵打仗,移民垦殖,滥砍滥伐,使土地风蚀沙化,造成流沙大面积南侵,出现了“沙进人退”的景象。到解放前夕,全区有荒沙570万亩,林木覆盖率为1.8%。建国以来,榆阳区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动员全区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防沙治沙运动,特别是近年来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以来,群众性的植树造林运动走上了比较自觉而有成效的轨道。截至2003年底,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以来,为遏制沙荒蔓延,首都人民与沙漠化展开顽强的抗争,坚持植树造林和流域综合治理,北京市的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科学技术是首都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依靠和保障。北京市在几十年的防沙治沙事业中,始终坚持以  相似文献   

11.
一、治沙工作为经济地理学为生产服务开辟了广阔场所当1959年我国开展大规模的治沙调查研究时,关于经济地理工作者要不要参加、能不能参加治沙调查研究问题,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沙区没有经济地理工作可搞”;有的人认为“沙区虽有经济地理工作,但在治沙工作初期是没有什么经济地理工作可做的”;也有一些人认为“在治沙工作中,经济地理工作者仅仅起着搜集社会经济资料的作用”。经过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了上述各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尹萍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1):58-58,51
山丹县是全县十八个干旱缺水县之一,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重点县,根据山丹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为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的防沙治沙运动,有利推进风沙治理工作,改善沙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笔者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通过近年来从事治沙造林的具体实践取得的工作经验、体会和感受,栽培葡萄治沙是一项既快又有利于林农致富的好措施,对当前开展的"建生态市、创园林城、促农增收"活动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兰州大学植物分类学科研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解放前,孔宪武教授就指导兰大植物分类学研究,张鹏云在甘肃、青海等地采集过植物标本。新中国建立后,植现生参加了各种调查队,调查和采集了甘肃及邻近地区的植物标本共15万份,编写了《甘肃陇南地区种子植物名录》等10多本;对重要的经济植物如野麻、甘草、吴茱萸、甘肃贝母等作了专题研究,参与编写了《甘肃中草药手册》、《西北油脂植物》等专著;对白花丹科、柽柳科进行了专科、专属研究  相似文献   

15.
1重要意义与迫切需求 1.1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意义重大 甘肃是西部地区生态地位突出、生态条件极端脆弱省份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条件决定了在生态安全方面,甘肃承担着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功能。国务院办公厅签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16.
沙地森林公园建设是发展沙漠旅游业的一种形式。以营造防沙治沙林为主的国营林场,建设沙地森林公园独特的优势,为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思路。建设沙地森林公园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7.
庹构  陈兴鹏 《甘肃科技》2011,27(22):23-26
甘肃的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目前,甘肃旅游业已成为甘肃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对甘肃旅游业的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等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对甘肃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应。同时指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经济与环境协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山东省聊城市黄河故道治沙生态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了治沙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沙区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榆林科技》2005,(3):I0008
牛家梁林场始建于1957年。是我市早建立的林场之一。本场是榆阳区科级事业单位。主要工作是培育苗木,治沙造林。  相似文献   

20.
地处秦岭西段的小陇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甘肃植物种类较多、稀有濒危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据统计珍稀植物69种,隶属于35科61属,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9种,省级保护的33种;中国特有属27属,占我国特有属的10.5%,占甘肃产中国特有属的56.25%。小陇山是甘肃稀有濒危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也是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和关键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