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技潮》1999,(12)
启运香港创业板意义何在?1999年11月份,香港创业扳正式启动,境内已有多家企业先后在该创业板上市,据说还有几百家境内企业意欲前往。为什么这么多的境内企业对创业板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香港建立创业板意义何在?启动香港创业板,对香港本身而言,第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创业扳的建立能吸引大量的资本,从而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加强;第二,创业板有助于香港高科技的发展。香港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金融、房地产,工业只占很少部分,而且缺乏高科技的支持。创业板吸引港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香港筹集资金,同样也有助于香港本身高科技的发展;第三,可以提高香港股市抗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大部分以金融、房地产业务为主,建立创业板后,就能吸引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股市,从而改变香港股市的结构,使股市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进而  相似文献   

2.
“网易将在香港上市”,8月6日,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孙德棣,在兴奋地宣布网易首次实现盈利后,又充满激情地宣布,“网易将在香港创业板第二次上市”。 虽然人们对网络公司的作秀已经司空见惯,但网易欲上香港创业板的消息还是让人吃惊不已。毕竟香港创业板连创新低,至今股指已经跌去了八成,许多公司都准备远离创业板,而网易却逆市而动,准备到网络股的滑铁卢——香港创业板挂牌,网易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按照孙德棣的说法,网易到香港创业板上市,是为了解决网易在纳斯达克成交量低迷的问题,但这种目的显然无法实现——香港创业板成交也十分低迷。  相似文献   

3.
林华 《华东科技》2002,(10):22-25
自今年初始,一度停滞的香港创业板上市热再次升温,倍受资金短缺困扰的国内民营企业,将上市目标锁定香港创业板。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顾高昂的融资成本及自身问题.采取不同手段,甚至走地下灰色通道,去挖掘最后一座金矿——香港创业板。民营企业赴港融资真的准备好了吗?他们真能得到香港联交所及投资者认可,并在香港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4.
企业申请香港创业板上市为什么要聘用保荐人? 根据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规则》6.1条的规定“寻求将股本证券于创业板上市的新申请人须以合约委任保荐人,任期属固定,须至少涵盖上市时该财政年度的余下时间及其后两个财政年度”。在此期间内保荐人不可终止合约,但特殊情况除外。 保荐人的作用是什么? 保荐人的角色对创业板能否成功运  相似文献   

5.
香港创业板市场的兴起引起了内地中小型成长型企业的关注,尤其随着一些企业在香港市场的上市,更激发了企业家们的兴趣。在这次研讨会上众多的中介机构纷纷亮相,为内地的企业向香港创业板市场进军搭起了一座桥梁。他们期待着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 上市的专业服务 谋求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一个由各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25日前,香港创业板还未开市,远在甘肃省兰州市的新型民营企业华洋实业有限公司就密切地关注着创业板这一新的国际融资渠道,他们的上市准备对国内欲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是个借鉴。  相似文献   

7.
1、国内证券市场:近期中小企业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的数量增多、进程加快。另外,将来计划推出的创业板市场更为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打开了通道。2、香港创业板市场:香港证监部门目前仍积极鼓励内地民企、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到香港创业板  相似文献   

8.
刘竹 《华东科技》2002,(10):18-20
香港创业板的开设为大陆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筹资途径。近年来,一大批大陆高新技术产业的佼佼者率先抢滩香港,成为资本运营和商品运营的双重赢家。骄人的业绩令众多大陆中小企业羡慕,追随者不乏其人,于是掀起一股香港创业板上市热潮。然而由于大多数企业缺乏对香港创业板市场特点的直接了解和切身感受,盲目制定上市计划,有的效仿大陆A股模式,有的委托不到适合的保荐人,上市道路曲折艰辛,难免中途夭折。更有受骗上当者,陷入上市速成的骗局中,直至幻梦在严峻的事实面前破灭。这通常是因为企业对创业板上市的目标、难易程度、关键要求缺乏清晰的认识。作者在海内外,特别是香港长期从事金融投资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对国内外业界人士认知上的距离有切身感触,愿就以上几方面问题谈一谈看法,希望对大陆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选择中介机构是国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与民营高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关键一步。国内香港创业板证券市场研究咨询与上市策划专家王铁军先生提醒企业应从以下方面请中介机构为企业上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令香港投资市场、令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令全球证券商和投资商关注的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1999年11月25日正式开市。 上市一个月来。“二板市场”表现如何?内地企业如何争取跻身“二板市场”?中国高层对境内企业申请香港“二板”上市  相似文献   

11.
万兵 《科技智囊》2001,(6):27-28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很多,而且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规模等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国内创业板的即将开立,无疑为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软件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机会。于是,上创业板成为众多软件企业发展的目标,如何上创业板成为软件企业老总日常讨论的话题。一时间,大多数企业都纷纷做起上市的美梦,但能否圆梦还是未知数。但很明显的事实是软件企业光有上市的想法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们不得不问一声:中国软件企业面对创业板,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2.
王萌宁 《华东科技》2000,(11):12-13
香港是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既是国际金融中心,又是中国的本土市场。创业板股票市场在香港设立,这有助于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稳定香港业已建立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为内地高科技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香港创业板股票市场(Growth EnterpriseMarket)GEM是一个与目前市场完全平行的全新市场,以吸引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为主。因此,其主要使命是为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科技企  相似文献   

13.
1.如何布置公司重组,以满足创业板上市资格? 香港创业板为从事新兴行业,及具有良好商业概念和发展潜力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在香港上市的渠道.从事学术研究及科技发展工作的公司,由于其业务性质与创业板的主题不谋而合,尤为适合在创业板上市集资.  相似文献   

14.
来自香港方面的消息表明,筹备多时的香港二板市场日前命名为创业板市场(简称 GEM),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布了创业板上市规则,并定在今年10月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此消息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备受内地企业界、证券界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那么,香港创业板市场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精心筹划终于敲定创业板市场,也称为二板市场或第二板块市场,是指证券主板市场之外的另一个资本市场,其上市要求相对较低,以便为新兴中小型公司主要是高科技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进而使其获得快速的发展。目前海外的二板市场有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NASDAQ)、英国的另项投资市场(AIM)、新加坡的自动报价市场(SESDAQ)、马来西亚的场外证券市场(MESDAQ)、吉隆坡的二板市场(KLSE)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创业板推出在即,由于创业板门槛低于中小板和主板,为企业融资开辟的新的通道,一时成为众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上中小板还足创业板?企业如何准备上创业板?上市有何利弊?针对这些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给予初步解答.  相似文献   

16.
市场期待已久的《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与监督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经国务院批准,近日已由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这表明赴港上市已有正规程序可循,从而为境内企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铺平了法规之路。 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去年底就内地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监管合作事宜,在京签署了换文。中国证  相似文献   

17.
九问创业板     
一、创业板市场为谁而设创业板市场到底是为谁而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合理定位将关系到创业板市场今后发展的道路,也将关系到创业板市场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其他配套设施和制度的建立。目前国内管理层和学界对创业板市场的定位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就应该只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服务,以支持该类企业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18.
香港交易所(联交所)于1999年10月推出创业板市场。其宗旨是:一、为主线业务明确的各行各业、各种规模的高增长性企业提供集资途径,助其发展,特别是为那些具有增长潜力但尚不符合主板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二、为专业投资者和想投资市场的非专业人士提供资本运作的机会;三、为市场投资基金提供一个投资套现的渠道。 利用香港证券市场吸纳资金 香港的证券市场在经历七、八十年代的冲击后,逐渐发展成为稳健成熟的国际市场。随着香港创业板的推出,香港  相似文献   

19.
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枢纽,为许多亚洲企业以至跨国公司提供了集资发展的机会。香港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香港创业板的问世曾引起了众多的评论,而内地的高新企业的发展似乎困难重重。近日香港联交所主席李业广在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研讨会上,言辞恳切地欢迎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  相似文献   

20.
上市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融资手段,但金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意义决不止于此。作为内地第一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民营软件企业,同时也是IDG在内地众多投资企业中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金蝶上市对于整个软件产业和风险投资的发展来说,都是鼓舞人心的事情。 1998年5月6日,我国最大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之一——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宣布,金蝶公司与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跨国集团——国际数据集团IDG已经正式签定协议,将接受IDG设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20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用于金蝶软件公司的科研开发和国际性市场开拓业务。这是继四通利方之后国内IT业接受的最大一笔风险投资,也是中国财务软件行业接受的第一笔国际风险投资。 一石激起千层浪,金蝶软件公司这一敢“吃螃蟹”的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