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通过研究普通及纤维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及力学性能, 表明添加纤维能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能, 并且能有效增加混合料的整体性与柔韧性, 适于作为桥面铺装材料.同时针对武汉绕城高速公路桥面铺装, 研究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发展,沥青路面结构作为主要的路面结构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在我国目前公路建设和养护过程中,沥青路面结构的损坏问题非常突出,成为目前困扰我国交通建设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这些病害直接影响了行车舒适性、交通安全。本文拟对其原因进行探析,同时寻求一些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信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9,(22):103-104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迅猛发展,桥梁结构不断创新,大跨桥梁已很普遍,但桥面铺装层的设计与施工仍沿用传统的习惯做法.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对桥面铺装层一般很少有专门的设计。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桥面铺装层破损问题也愈加普遍。这不仅影响了桥面的美观,妨碍了正常交通,更易造成交通事故,桥面铺装层的损坏已成为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和诱发交通事故的一大病害。本文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破坏形式和原因,提出对桥面铺装层破损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桥沥青铺装层力学计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桥面铺装是桥面行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桥面铺装的受力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沥青路面,沿用原力学计算方法不能较准确地揭示桥面铺装的真实受力状态。文章将桥面系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作为统一的力学计算体系,研究了桥面铺装体系的力学特性和分布变化规律,为桥面铺装层体系设计和选材提供理论依据,达到改善铺装层受力和延长铺装层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常见防水层材料和层间结合料进行直剪试验,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水泥混凝土桥桥面层间剪应力进行了力学计算与分析,并结合防水层、平整度、施工工艺和车辙指标的要求,提出了桥面沥青铺装厚度的计算方法,在此研究基础上,推荐了桥面铺装结构与厚度范围.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粘结层抗剪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的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粘结层抗剪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混凝土桥面铺装粘结层水平剪应力与法向正应力的分布关系.基于该关系图提出层间剪应力临界边界,分别从铺装结构参数、荷载方面分析影响层间剪应力临界边界的因素,给出了临界边界方程形式,并检验其合理性.提出荷载作用下满足层间不发生剪切破坏的基本条件为:层间剪切强度包络线与临界边界相离.最后给出了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7.
合理可靠的桥面铺装体系,不仅能为桥梁提供行驶性能良好且耐久的桥面,而且能作为桥面板的有效防护体系,防止水分的渗透,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本文主要结合文献资料,对桥梁工程中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内容作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士铺装层产生病害的原因,并结合已建的郑州黄河二桥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桥面铺装的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各方面简要分析,结合沥青砼复合桥面铺装从设计、施工、监理、使用等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损坏现象,分析了桥面铺装层结构损坏的原因,提出了桥面铺装的结构功能要求。同时,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分析出防止桥面铺装层损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裂板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方便快捷地确定计算路面结构厚度所需的重要参数,根据弹性半空间理论,研究了承载板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裂板的竖向弯沉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平均触地压力及承载板直径之间的关系,依据试验路现场测试结果,得出了弯沉和破裂板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之间的回归公式,在此基础上,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裂板上沥青加铺层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当量回弹模量、道路等级、面层、补强层类型及累计轴载作用次数计算设计弯沉值,由设计弯沉值即可推算出沥青加铺层所需的厚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问题,在沥青面层和基层沿道路纵向布设锚头丝,对路面结构施加预应力防止路面开裂。通过室内试验,对加锚头丝和不加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分组做了力学性能对比研究,并对不同锚头形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比不加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的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和疲劳性能分别平均提高了60.74%、46.40%、134.02%;锚头形式为直径1.3 mm的钢丝焊接角铁试件的抗拉强度值最大,而锚头形式为直径为1.1 mm的铁丝加小螺丝帽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值和疲劳次数最大。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反射裂缝足尺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长期的温度作用和重复的交通荷载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的原因。通过足尺疲劳试验,对玻璃纤维格栅沥青混凝土、GoodRoad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抑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温度变化导致反射裂缝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可有效抑制低温状态下的反射裂缝,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玻璃纤维格栅和GoodRoad 聚酯纤维延缓反射裂缝的原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开裂后会引起反射裂缝,裂缝向上扩展将导致面层的破坏。文章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20结点等参元有限元模型,并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对基层开裂的路面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偏载的情况下,当沥青路面下基层开裂时,采用柔性材料大粒径沥青碎石上基层替换原有的半刚性材料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可以明显减少裂缝尖端的最大应力值,降低应力强度因子,从而有效地抑制反射裂缝的发展,延长面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宁连公路南京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应用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受力特性,为加铺层的结构和材料设计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随着加铺层厚度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呈减小趋势,但面层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减小的程度趋于缓慢。随着格栅模量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值不断减小;当格栅模量超过2000MPa后,继续增加格栅模量,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的减小速度变慢。当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在800~1000MPa时,裂缝尖端的水平应力和应变能密度较小,对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京-连云港高速公路南京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和粘弹性理论分析了加铺层结构为4cmSMA13+8cmSUPERPAVE25+10cm的沥青稳定碎石LSM25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受力特性。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表面的竖向位移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不同深度处的竖向应力的影响较小;高温稳定性是沥青稳定碎石LSM25层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的重点;SUPERPAVE25混合料设计的重点是控制材料的疲劳性能;加铺层厚度h=19cm时,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最大,增加和减小加铺层厚度,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呈现减小趋势;随着沥青稳定碎石模量的提高,加铺层中各深度处的竖向压应变和水平方向应变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施工实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碾压设备及工艺的确定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摊铺的宽度比设计宽度宽,安装路缘石时再切除多余沥青,因而费时费事并且切除的沥青污染环境。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边模技术,设计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边模自动铺装机,介绍了该设备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关键结构系统以及PLC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19.
李娜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8,31(2):163-167
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现象——裂缝、水破坏、松散等,对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和材料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治处理的一些措施,以期减少和避免类似病害的再发生,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搭板罩面的应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沥青罩面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时,沥青罩面层底对应旧路接裂缝的位置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开裂.提出将旧板接裂缝顶部拓宽再采用水泥混凝土搭板来处理接裂缝,然后进行沥青罩面的方法,称为搭板罩面法.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搭板罩面法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搭板厚度、搭板宽度、搭板强度以及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接头部位结合强弱.计算结果表明,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的应力随着搭板厚度的减小、搭板宽度的减小以及搭板的强度的减小而减小,而随着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的接头处的结合由弱变强,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应力的变化趋势却相反.分析表明搭板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