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深水沉积砂体的成因类型及沉积模式研究具有较大的争议,而且只用一种成因模式去解释深水沉积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依据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的野外剖面的观测及部分岩芯观察,基于沉积学相标志分析,对盆地延长组长7段深水沉积砂体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首先,划分了研究区深水沉积砂体成因类型,包括风暴岩、滑动岩、滑塌岩、砂质碎屑流沉积及浊流沉积,总结了各类型深水沉积体的识别标志;其次,将研究区深水沉积体系划分为水道化的风暴沉积体系和无水道发育的滑移-滑塌沉积体系;风暴沉积体系划分为水道化风暴岩、水道侧缘及风暴浊积岩朵叶体,为风暴侵蚀成因;滑移-滑塌体系可以分为滑动岩、滑塌岩、碎屑流舌状体、远源浊流沉积,为地震、火山或风暴活动触发三角洲前缘坡折带沉积物失稳滑塌形成。综合砂体成因类型和沉积模式,可以更加直观地研究湖盆深水区沉积物组合及分布规律,为湖盆深水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时期沉积体系特征及发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物理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建立了盆地两侧的沉积模式.认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沉积时主体为湖泊三角洲环境,沉积体系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三角洲、湖泊及浊流沉积.在沉积过程中,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加积型-进积型三角洲,浊流为南部三角洲前缘垮塌成因.根据研究区南北两侧三角洲发育特点,结合盆地形态,认为北部为浅水型缓坡三角洲,而南部为深水陡坡型三角洲及浊流沉积,长6时期从早到晚表现为一个强烈进积作用过程.沉积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盆地今后油气勘探的部署.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特性与物源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的岩相古地理,寻找砂岩有利岩性储层区带,通过研究区内延长组沉积背景和长4+5-长2油层组的地球化学、岩石组分、沉积构造和层序演化规律等沉积特性,划分了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相带类型及分布规律,指出了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相砂岩是有利的储集体,探讨了三角洲沉积体系有北东、北东东和西南三个主要物源方向以及发育机理,并对一个不同物源方向上形成的沉积砂岩的岩性组分、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测量、采样,并结合岩石镜下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延长组长7_1段出露的沉积类型和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研究区广泛发育重力流沉积,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砂质碎屑流砂体显示块状构造为典型特征,同时发育各种类型的底模及软沉积构造,单层砂体厚度多在0.5 m以上。浊流沉积砂体发育粒度递变层理和鲍玛序列为典型特征,浊流沉积砂体单层厚度多在0.5 m以下。横向上砂体表现为"底平顶凸"的透镜状分布特征,垂向上砂质碎屑流砂体、浊流沉积砂体和深湖相泥岩3种沉积体相互叠置,构成有利的油气生、储条件;综合研究区各种相关地质资料对该区重力流沉积形成机制进行探讨,认为季节性洪水和古地震活动为该区重力流沉积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的岩相古地理 ,寻找砂岩有利岩性储层区带 ,通过研究区内延长组沉积背景和长4 +5—长2 油层组的地球化学、岩石组分、沉积构造和层序演化规律等沉积特性 ,划分了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相带类型及分布规律 ,指出了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相砂岩是有利的储集体 ,探讨了三角洲沉积体系有北东、北东东和西南三个主要物源方向以及发育机理 ,并对三个不同物源方向上形成的沉积砂岩的岩性组分、砂体分布等不同特征进行了对比和区别 .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三角洲沉积的发育机理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为研究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找出有利的天然气储集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 观察描述岩石露头剖面13条,钻井岩心62口;室内薄片鉴定158件、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样品各50件。结果 探讨了两类三角洲沉积的形成机理,建立了两种不同的三角洲沉积模式;三角洲沉积体系是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主体沉积类型之一,包括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二叠系三角洲沉积为一种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浅水三角洲;三角洲平原部分迅速向前推进并广泛分布,成为砂层集中发育带,分流河道砂体是其砂体骨架;河口砂坝和前缘席状砂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三角洲前缘砂体骨架。结论 河流类型、盆地坡降、构造背景、水动力条件、水介质密度及喷流机制等是决定三角洲沉积类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张家滩油页岩资源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究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油页岩赋存特征,为该区乃至全盆地今后的资源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岩心录井、测井、野外露头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张家滩油页岩属于大型内陆湖盆的湖相油页岩,其发育受沉积相控制。油页岩形成于盆地发育的拗陷期,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水生生物发育,有机质丰富,半深湖—深湖亚相是油页岩形成的有利沉积相带。结论张家滩油页岩分布广泛,厚度较大,品质较好,埋深较浅,具有较高的含油率,资源潜力巨大,具有可观的页岩油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的早奥陶世沉积可划分为西缘末端变陡的碳酸盐岩缓坡、东缘蒸发-局限台地和南缘镶边碳酸盐岩台地3个沉积区。岩相古地理的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冶理—亮甲山期为稳定的发展阶段,早、晚马家沟期为岩相分异阶段,峰峰期为中奥陶世陆源浊积盆地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前奏。其演化具有东升西降的特点,东部沉积区的沉积相演化为一个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而西部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三叠系延长组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长石、岩屑含量高,石英含量相对低的特点,以及对岩心和露头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沉积相类型有湖相沉积,有较大规模的三角洲砂体发育,三角洲砂体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分异性。对每一种沉积体系进行了相、亚相及微相划分和详细的描述,阐述了长8、长6、长2三个重点储集层段的沉积相构成、垂向演化及平面展布规律,为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上组合沉积微相类型、特征以及展布规律。通过对典型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进行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的研究,对研究区的沉积微相进行识别,研究其发育特征,再现其时空分布规律。结合各单井相分析,系统编制各层系的岩相古地理图件;在相分析和古地理研究基础上,开展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分析,揭示沉积古地理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马家沟组上组合主要发育泥云坪微相、灰云坪微相、膏云坪微相和含膏云坪微相。从马五_4沉积期到马五_1沉积期相对海平面逐渐降低,而海平面的降低控制了沉积微相的发育和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11.
Li Yusheng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4)
黔南泥盆纪沉积盆地是一个停滞缺氧盆地。本文提出该停滞缺氧盆地的生物相模式,并运用它确定了该盆地沉积时水深和古坡度,解释了某些沉积层序的韵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分布广,但有机质丰度较低,且成熟度高。通过对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在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指出盆地中部马五段、马三段蒸发台地相碳酸盐岩为较好的烃源岩,盆地内其余地区和层位的碳酸盐岩为较差的烃源岩。烃源岩的分布受碳酸盐岩沉积相和盆地基底构造所控制。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祥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3):279-28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段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作用过甚 ,破坏了地层的连续性及储集性能 ,是导致该区风化壳气藏勘探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研究区内钻井岩心及电测资料 ,可从风化壳中鉴别出 6种岩溶相。壳面堆积相为混杂堆积角砾岩 ,分布有限 ,物性很差 ,不可能成为储层或气层 ;洞顶相为镶嵌角砾或微 -粉晶云岩 ,溶蚀缝洞发育 ,是优良的储层或气层 ;洞底相为暗色灰岩 ,局部发育溶蚀缝洞 ,是潜在的储层或气层 ;隔层相为微 -粉晶云岩 ,亦为裂缝 -孔隙性储层或气层 ;坍塌相角砾云岩 ,成分单一 ,物性多变 ,也是一种潜在的储层或气层 ;洞穴充填相主要是泥质角砾岩 ,甚至出现泥岩 ,物性很差 ,难成储层或气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常规物性分析和特殊岩心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地层的储集物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储集物性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并从岩心测试的角度提出了天然气在该套储层中作有效运移的最低孔隙度和获取工业气流所必需的孔隙度下限值。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生屑灰岩段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划分为滨岸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两大类。通过分析建立了碎屑滨岸至碳酸盐台地和碳酸盐台地内部两种沉积模式。碎屑滨岸和混积滨岸相区主要分布于塔北地区,蒸发台地相区分布于塔中4井以东地区和曲苦恰克地区,并且是优质白云岩储层的主要分布地区,其它地区则属于局限台地和半局限台地相区。最后论述了生屑灰岩段的沉积相演化。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古风化壳天然气储集层中存在丰富的高岭石族矿物,经扫描电镜观察、单矿物样的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差热分析,确认为地开石,而不是高岭石。由于地开石的存在反映酸性的成岩介质,这不利于作为孔隙封堵物的高铁、锰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沉淀,而有利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对埋藏成岩过程中储层孔隙的保存与发育极为有利;同时由于地开石的分子体积小于高岭石,高岭石向地开石的转化会有多余的孔隙空间出现.并形成更多的晶间孔隙,因而地开石通常是好储层的指示矿物。此外.据该地开石形成温度判断,奥陶系碳酸盐储层所经历的最大古地温为140~160℃。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山西组成岩作用与储层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断阶、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 ,砂岩孔隙逐渐减少 ,胶结作用成为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因素 ,但早期形成的胶结物同时又增加了岩石抵抗压实作用的能力而有利于粒间孔隙的保存。不同产状的高岭石对储层孔隙的贡献不同 ,生长于长石溶孔中的自生高岭石 ,自形晶极好且堆积松散 ,保留了良好的晶间隙 ,对孔隙贡献较大 ;而长石蚀变而成的高岭石 ,堆积紧密 ,晶间隙极小 ,对孔隙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8.
囊谦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 ,研究程度较低 ,倘处于地层格架建立阶段。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叙述了地层的岩相特征、沉积体系、古流向等。指出盆地沉积环境为近源、快速堆积环境 ,沉积体系不对称分布且相变迅速 ,物源区单一性 ,古流向的变化表明了盆地的不断加大及控制盆地的扎曲断裂的持续活动性 相似文献
19.
以薄片鉴定、铸体分析、地震特殊处理和分析测试为基础,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奥陶系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喉结构和物性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控制储层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白云石化作用、埋藏期溶解作用和表生期岩溶作用是改善储层的主要因素,而表生期岩溶作用对储层改造剧烈,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影响因素;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则是对储层破坏的两大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将是今后勘探的重点目的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