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配电网故障辨识有利于线路的全面分析与后续检修,但过渡电阻较高时单相接地故障稳态特征不明显,辨识正确率受到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免疫网络的单相接地故障辨识方法,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提取故障暂态过程中零序电压的固有模态分量,得到反映波形变化程度的频域特征,进而构造特征向量;采用记忆细胞方差自适应调整环节对人工免疫网络进行改进,以生成能够体现原有特征且均匀分布的记忆细胞来进行故障判断,可以克服训练数据样本少、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并且网络训练速度快.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测试集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辨识方法在小样本训练的情况下能对故障与正常扰动进行识别,训练时间短,不需要人为设置阈值;同时,在中性点接地方式变化、信号存在噪声以及系统拓扑结构变化时,该方法适应性依然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使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未来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情况,利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算法(Bi-GRU)从双向传播中提取信息,充分学习到历史交通流的时间相关特征,同时采用注意力机制通过正确分配权重来区分交通时间序列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预测的计算效率。采用开源高速公路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递归神经网络算法、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以及没有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在计算效率和预测精度方面更优,可以用于短时交通流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情感分类研究领域中,目前传统的模型主要是序列结构,即采用单一的预训练词向量来表示文本从而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然而使用某一种预训练的词向量会存在未登录词和词语语义学习不充分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并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的文本情感分类模型,利用两种词向量对文本进行表示并作为并行双向GRU网络的输入,通过上下两个通道分别对文本进行上下文信息的捕捉,得到表征向量,再依靠自注意力机制学习词语权重并加权,最后对两个通道的输出向量进行向量融合,作为输入进入全连接层判别情感倾向。将本文模型与多个传统模型在两个公共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查准率、查全率、F1值和准确率等性能指标上相比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型、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的单通道网络模型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平衡难分类条件下空中目标群组意图快速识别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估计的时空卷积自注意力网络模型的意图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特征数据的特点对其使用滑动窗口的预先处理,通过时空卷积网络快速提取多维时序特征数据的流信息;然后采用自注意力机制捕捉每个特征数据的关键特征并优化权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了不平衡样本中难分类样本意图识别的训练效率和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样本关系抽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归纳网络.首先,利用归纳网络中的动态路由算法学习类别表示;其次,提出实例级别的注意力机制,用于调整支持集,并获取支持集与查询集样本之间的高级信息,进而获得与查询实例更相关的支持集样本.该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训练数据不足时如何进行关系抽取的问题.在小样本关系抽取数据集FewRel上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为:5-way 5-shot情形下准确率为(88.38±0.27)%,5-way 10-shot情形下准确率为(89.91±0.33)%, 10-way 5-shot情形下准确率为(77.92±0.44)%, 10-way 10-shot情形下准确率为(81.21±0.39)%.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适应任务并且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在小样本关系抽取中取得了优于对比模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双向LSTM网络(ABiLSTM)的深度学习框架用于机械设备智能故障诊断.首先,将传感器采集的设备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划分为训练样本集与测试样本集;其次,训练多个不同尺度的双向LSTM网络对原始时域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设备故障多尺度特征;再次,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对不同双向LSTM网络提取特征的权重参数进行优化,筛选保留目标特征,滤除冗杂特征,以实现精准提取有效故障特征;最后,在输出端利用Softmax分类器输出故障分类结果.通过利用发动机气缸振动实验数据和凯斯西储大学滚动轴承实验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实验,故障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9%以上.实验结果表明,ABiLSTM模型可以实现对原始时域信号的多尺度特征提取和故障诊断,通过与深度卷积网络(CNN)、深度去噪自编码器(DAE)和支持向量机(SVM)等方法进行对比,ABiLSTM模型的故障识别性能优于各类常见模型.另外,通过利用凯斯西储大学滚动轴承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数据,对ABiLSTM模型进行泛化性能实验,变工况样本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仍然能够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构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门控循环单元(GRU)混合模型,对时间序列的短期负荷进行预测.首先,对负荷序列进行EMD,将数据重构成多个分量;再通过GRU提取各分量中时序数据的潜藏特征;经注意力机制突出关键特征后,分别对各分量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分量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BP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SVR)模型、GRU网络模型和EMD-GRU模型,基于EMD-GRU-Attention的混合预测模型能取得更高的预测精度,有效地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conditional random field,BiLSTM-CRF)模型存在准确率低和向量无法表示上下文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利用裁剪的双向编码器表征模型(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得到包含上下文信息的语义向量;输入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及多头自注意力层捕获序列的全局和局部特征;通过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层进行序列解码标注,提取出命名实体。在人民日报和微软亚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MSRA)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识别效果和速度方面都有一定提高;对BERT模型内在机理的分析表明,BERT模型主要依赖从低层和中层学习到的短语及语法信息完成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任务。  相似文献   

9.
风机齿轮箱是风力涡轮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故障发生随机、故障样本数量不足,严重影响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基于循环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样本生成模型,利用卷积网络和循环网络作为生成器增强样本间的时间相关性;借助Wasserstein距离与梯度惩罚项改进目标函数,并通过博弈对抗机制优化生成器和判别器,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然后,结合真实样本和生成样本,设计基于堆叠去噪自编码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实现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最后,利用风力涡轮传动系统数据集验证所提出的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的性能。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平衡故障样本数据集,进一步提高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情感分析方法不能获取全局特征,以及否定词、转折词和程度副词的出现影响句子极性判断.在深度学习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注意力机制的短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将情感积分引入卷积神经网络,利用情感词自身信息,通过双向门控循环网络模型获取全局特征,对影响句子极性的否定词、转折词和程度副词引入注意力机制实现对这类词的重点关注,提取影响句子极性的重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现有相关模型相比,有效提高情感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在智能驾驶环境的车辆轨迹预测环节,为更好地获取环境车辆的轨迹时序特征,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基础上,嵌入Dropout层以增强网络泛化性,引入注意力机制予以预测效果影响较大的时序数据更大权重从而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且将改进的LSTM模型与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结合,构建LSTM-GRU预测模型以进一步提升环境车辆轨迹预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使用NGSIM公开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融合了Dropout和注意力机制的LSTM-GRU神经网络轨迹预测模型相较标准的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以及GRU门控循环单元,在预测较长时序的车辆轨迹上具有优势,提高了轨迹预测的准确性,降低了实际轨迹和预测轨迹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卫星观测任务可调度性预测模型难以建模长时间间隔的观测任务依赖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卫星对地观测任务可调度性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卫星历史规划方案作为学习样本,能够以较低计算代价较高准确率地预测出对地观测任务集合中可以被响应的子集.该模型首先通过多层全连接感知机神经网络提取任务属性间的关联关系,然后采用多组多层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组成的循环神经网络提取观测任务与其前驱及后继观测任务序列的潜在时序特征,最后融合各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预测结果,从而利用观测任务之间的正向与反向信息依赖关系提升任务可调度性预测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主流预测模型相比,本文提出方法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等指标上分别提升了2.27%、2.36%、3.45%和2.37%.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固态硬盘SMART数据包含大量高维数据特征导致故障检测准确率不理想的问题,结合固态硬盘SMART数据的时序特点,基于门控循环单元对传统自动编码器的结构做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稀疏自动编码器降维的固态硬盘故障检测方法(GAL)。首先利用固态硬盘SMART数据训练GRUAE模型,然后利用GRUAE模型中的编码器作为降维的工具,对固态硬盘的原始高维SMART数据进行降维,减少固态硬盘原始SAMRT数据中噪声特征的影响并突出与数据特点更加相关的特征,以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率,最后基于降维过的低维SMART数据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进行故障检测。选取阿里巴巴固态硬盘数据集,对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0.5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没有采用任何降维手段,采用GAL方法可使两种闪存类型的固态硬盘的故障检测准确率、召回率和F0.5分别提高4%、5%、4%和4%、8%、5%,分别达到97%、95%、97%和97%、96%、97%;GAL方法的故障检测准确率、召回率和F0.5分别超出WEFR对比方法53%、2...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多粒度循环网络推荐模型,通过引入更粗粒度的商品信息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在模型中还引入注意力机制,利用这一粗粒度信息去监督整个点击序列的学习,通过捕捉用户的注意力信息来更加精准地刻画序列的表达。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升模型的推荐效果,在YOOCHOOSE数据集上,Recall@20提升5.3%,MRR@20提升9.8%。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物组学数据中基因数目远大于样本数目的高维“大p小n”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和全局注意力机制的图注意力网络GATOr.该模型首先在组学数据上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构建组学数据的单样本网络;然后提出一种结合局部和全局注意力机制的图注意力网络从单样本网络中学习基于图的组学特征表示,从而将组学数据的高维特性转化为低维表示.实验结果表明,GATOr与其他传统分类算法相比,在分类任务的准确率及其他指标上均取得了较优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日志异常检测方法通常存在语义信息提取不完整、依赖日志序列构建和依赖日志解析器等问题.基于注意力机制多特征融合和文本情感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日志异常检测方法 .该方法首先采用词嵌入方法将日志文本向量化以获取日志消息的词向量表示,接着将词向量输入到由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组成的特征提取层中分别提取日志消息的上下文依赖特征和局部依赖特征,使用注意力机制分别加强两种特征中的关键信息,增强模型识别关键信息的能力.使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层为两种特征赋予不同权重并加权求和后输入由全连接层构成的输出层中,实现日志消息的情感极性分类,达到日志异常检测的目的 .在BGL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了96.36%和98.06%,与同类日志异常检测模型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证明了日志中的语义情感信息有助于异常检测效果的提升,并且经过实验证明了使用注意力机制的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文本情感分类效果,进而提升日志异常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阶段航空发动机单一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数据挖掘深度不足导致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通道模型的预测方法。首先,构建双通道网络结构:通道一使用时间卷积网络,通过残差结构和空洞卷积使得网络具有更大的感受野和计算速度;通道二使用卷积长短时间记忆网络,提取多维时空特征,捕捉数据长期依赖关系。其次,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为双通道网络特征重新赋予权重。最后,将双通道网络进行特征融合输出,实现对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使用涡扇发动机退化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其它文献中提到的卷积双向长短时间记忆网络模型、多特征注意力模型、多头注意力模型、卷积门控单元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3种评价指标上均取得更好的表现,为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郑嘉颖  王杰  付攀  李桢  边桂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9):12620-12627
为解决样本分布不均衡的连续动作序列分割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连续动作分割与识别模型,该模型能够从多维时间序列中提取更丰富全面的动作特征。使用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 Bi-LSTM)的特征提取单元提取数据特征,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融合多种模态的特征,并利用全连接层构建的解码器完成最终分类。实验中使用多种传感器采集了眼科手术中连续环形撕囊操作的连续动作多模态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与使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的数据层融合算法以及4种特征层融合策略相比,所提出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对于数据量最小的动作类别,该算法的识别精度提高了14%以上,全局F1分数提升8%以上,整体识别准确度达到90.72%。这些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样本分布不均衡的连续动作序列分割识别精度问题,并为多模态连续动作分割与样本不均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分类新方法.该方法应用注意力机制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分类模型,并利用Matlab仿真产生训练数据集与验证数据集.考虑了7种常见的复合扰动信号,并将其作为序列数据直接输入到网络中进行训练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准确地识别不同的扰动信号,在验证集上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9...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关系触发词与单层门控循环单元模型进行关系抽取, 以降低关系抽取模型结构的复杂度, 并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 通过计算单词的依存距离与序列距离得到关系触发词, 利用单层门控循环单元模型进行关系抽取, 并在SemEval 2010 Task 8数据集上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出关系触发词, 并具有较高的关系抽取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