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矛盾这个范畴,平时是既指关系又指事物的,它其实是不妥的,并引起混乱。如果加以区分,那么,矛盾指关系、内在的关系;而事物指状态、外部联系。前者也可称本质或本质的矛盾,后者相应称之为现象或现象的矛盾。“一分为二”属于关系范畴,是本质的矛盾,而“一分为三”属于事物范畴,是现象的矛盾。内在矛盾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现象上呈现不同的状态,它是“一分为三”或“一分为多”的。  相似文献   

2.
和谐这个概念有许多含义,如美、优雅、简单、整齐、对称、有序、规律等等。它的定义可简述如下:“……指事物和现象的各种因素中协调一致。和谐的本质是杂多的统一、对立的统一、多样的统一,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一般来说,“和谐”是一个美学上常用的范畴,“美即和谐”是美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学派。但从科学史上看,“和谐”对自然科学发展却有微妙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抗”在一般教科书中是用欧姆定律R=U/I的形式在交流电路中推论得出的。如图一所示,在具有纯电感(本文以感抗为例)的电路中,推得X_L=u_源/i=wL这样定义“感抗”。形象直观、结论简明。但如果要深究: “感抗”的物理实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范畴,是对事物、现象的本质联系的概括。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诸多范畴中,“风骨”具有它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极高的一个审美标准。尝试把“风”和“骨”分开来论述,试着考察“骨”这个范畴的历史流变:从先秦“骨”、“利而坚”的本义,到两汉时期相术中的“相骨”,再到魏晋时期人物品鉴术语之“骨”,最后到《文心雕龙·风骨》发展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目前流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似乎已经成了定论。如果我们认真地对运动加以考察,便会发现上述说法值得商榷。一要讨论运动是不是无条件的问题,首先得明确什么是运动和条件。按照教科书公认的说法,“运动”是标志宇宙间所有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概括地说,运动也就是变化,它只是一种属性,一种方式,而不是物质实体。所谓“条件”,是指同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广义的条  相似文献   

6.
“本质”,在哲学上是同“现象”对举的范畴,指的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它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的分析理应从教育的构成要素中去寻找。如陈桂生先生所说:“就教育的发生来说,教育对象是教育存在的首要前提。在不存在受教育者的场合,教育对象无用文之地……受教育者应是教育的主人。”对于教育的考察,须从人的立场开始。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就我国现行哲学教科书中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定义及其相互转化原理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就正于哲学界同志。什么是必然性,什么是偶然性?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一般都这样定义:“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趋势。”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这一定义作一番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如下两个缺陷:  相似文献   

8.
教好几何光学,符号法则是关键,特别是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符号法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初、高中物理中,相关的内容涉及到几何光学。 大家知道,几何光学的符号法则是人为规定的。因此,在不同的教科书中,共“法则”就不一样。但就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教科书中总的说来有两种:“新笛卡尔”符号法则与“实正虚负”符号法则。本文就是通过对这两种“法则”加以比较和分析,以及教学的体会,对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和非物理专业在几何光学教学中关于“符号法则”的教学提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种形同邮票的毒品已流入埃及一些地区。这种毒品外观跟着通邮票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在“邮票”的后面涂有一层胶状物质,它能刺激中框神经系统兴备。这种胶状物被当地人称为沙赤赤姆(意为胶水)。人吸食一枚这样的“邮票”最初会感到一阵麻木,接着是持续一两个小时的兴奋,然后足呆滞、恶心、呕吐,继而忍不住想吸食第二第三枚“邮票”。但如果连续吸食四枚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一)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状况怎么样?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系统观问题。 与古代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使人类系统观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潜在性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没有使用现今系统论的一般概念和专门术语,“系统”一词尚未作为一个明确的认识论范畴提出来,然而辩证的系统观点却渗透于他们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系统联系及其整体性的自然观。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唯物辨证法的一对范畴——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指出事物在总的方面,在方向上表现为必然性,在具体实现上表现为偶然性;必然性是本质级范畴,偶然性是现象级范畴;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偶然现象掌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而达到规律性的认识,使人们从自然里得到自由;由于一个必然的事物表现出许多偶然的现象,从而使对事物的认识在广度上是不可穷尽的,而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相互转化,使必然性表现出级的差别,从而使对事物的认识在深度上也是不可穷尽的,且使科学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发展往往是“扬”和“弃”的结合,具有“扩展”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郭外岑同志提出“意象本质上不是比喻、象征、寄托”的观点,对“意象”质的规定性作了有益的探索,一些见解也值得重视。本文拟就“意象”与“比兴”的关系及其涵义的多义性问题谈一些看法,以资商榷。意象与比兴的相互融合任何审美概念都有它的形成及其演变发展的历史,“意象”作为一个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它的原始思想实渊源于《易传·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的目的乃在于“尽意”,指明了“象”对于“意”的表达所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功能,同时也阐述  相似文献   

13.
长沙读者张君来信问;“日耳曼”和“德意志”这两个词,是不是代表着同一个概念?如果不是,又各有什么含义?为此,编辑部特请严毅同志解答如下:关于日耳曼的来历“日耳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关于这个词的意义,迄今尚无明确的科学解释。西德出版的《迈耶尔百科全书》称,日耳曼在古代是指日耳曼人所居住的地区,大约自公元九世纪起经常用它来称呼东法兰克王国(即大约包括今天的荷兰、西德、瑞士  相似文献   

14.
师专的文学理论教学与此学科一样,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有其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作为师专文学理论教师,我们在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则应着重研究它的特殊规律——同于其他学科教学之处,以及它的师范专业特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的质的区别。”(《矛盾论》)认识这点是我们探索师专文学理论教学规律和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思想史上存在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个新概念形成之时,往往具有强大的刺激作用,从而使人们对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出现一个跃进。“中国和平崛起”无疑属于这样的概念。概念说明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前提,说明了事物的灵魂和命脉。讨论任何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概念。“中国和平崛起”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崛起”,之所以加上“和平”二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威胁论”的一种回应。近年来,国外有人不时地放言高论,说中国一旦崛起,将会和以前的德国、日本和苏联等国一样,对国际秩序构成严峻挑战,乃至引发战争。观察事物必须具有空间感和时间感,…  相似文献   

16.
“悟性认识”层阶的思维“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多种表层或浅层本质:换言之,同一事物的表层、浅层本质,可以为多种“悟性认识”层阶的思维“形式”所反映。所以,对“陪性认识”层阶的多种思维“形式”进行了探索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周易》的生命哲学是一种以生殖崇拜为基本内核的哲学。它来源于原始的生殖崇拜。“易”的内涵就是“生生”,“生生”即是由“生殖”而引起的万事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宇宙中,只有“生殖”引起的“生生”,才使万事万物处于运动不息的状态中,事物也在这种“生生”的新陈代谢中不断地进化与超越。由此,从美学的角度看,《周易》认为美在于运动与发展,“生生”就是美的终极根源和最本质的表现形式,运动和发展的事物才是美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提起“忌讳”,不少人往往把它与愚昧、落后、迷信连在一起,认为同世上的一切腐朽事物一样,也应在通通革除之列。我们认为,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由于对“忌讳”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缺乏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的缘故。因为,只要稍稍认真地作番考察,就不难发现,“忌讳”这种东西,在其演变过  相似文献   

19.
探讨“物质实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规定,认为实践本身已经扬弃了人的精神因素,它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它必须以事物的客观尺度为前提和根据。并阐述了人的自然物质本性与人的主体性,以及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萨特“自我选择”的思想在一些青年中不胫而走。在有的大学中,“自我选择”的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讨论中,“自己设计自己”、“自己选择自己”成为某些人交流思想的时髦语汇;有人甚至以为“自我选择”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而奉其为警世格言或座右铭。与此同时,在某些文艺作品中,也若隐若现地跳动着“自我选择”的影子。这种种情况要求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的问题:究竟如何看待萨特“自我选择”的真实含义与社会价值?它果真值得人们如此迷恋吗?我们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