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云  熊立  吴雨夫 《江西科学》2021,39(3):483-489
为查明江西省内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2016—2018年间,原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技术指南》,并以此为指导对省内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查明,江西省内现存废弃矿山6070座,总面积615.92 km2;废弃矿山在各设区市均有分布,矿种以建材及砖瓦粘土矿为主,开采方式以露天开采为主,原有生产规模则以小型为主.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是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其次为含水层破坏,再次为水土污染,破坏最小的为地质灾害(隐患),总破坏面积26112.40 hm2.废弃矿山以人工治理或自然恢复方式,恢复治理面积总计7877.83 hm2,恢复治理效果"良好"等级居多.提出了自然恢复、"轻型化"恢复治理、生态修复、恢复治理从"表面"转向"里面"、积极探索废弃矿山综合利用途径、认同废弃矿山景观的存在等6条恢复治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安远县废弃矿山现场及周边实地踏勘以及收集矿山水文、工程及地质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在地质环境条件和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以生态袋边坡治理技术为主的适合于本矿山工程治理和生态复绿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消除矿山边坡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恢复和重建矿山生态系统,美化自然景观,达到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实现废弃矿地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大量废弃矿区,严重破坏了矿山生态环境。我国矿山企业虽做了很多的恢复治理工作,但成效都不十分明显。对废弃矿区景观重塑问题进行研究,帮助企业走出这一困境已经势在必行。以云南昆明海口磷矿的废弃矿区为例,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废弃矿区景观重塑展开探讨,对景观生态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对我国各类矿山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及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琪 《科技咨询导报》2013,(15):100-100
现如今,我国存在许多矿山地质环境恶劣的现象,由于对老矿山的废弃还没有实施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废弃矿山的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地质灾害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在治理工作的勘查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从不同方面入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平凉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认为平凉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整体进入平稳发展、逐步转好、可治可控阶段。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今后推进平凉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废弃矿山所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是多元的,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是认识其成害规律的前提,而后对该类地质灾害的的成因进行系统的分析是其中的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废弃矿山所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的措施是防范灾害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必要性、评估、治理模式、治理技术、治理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前边的探索研究,归纳总结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威宁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程度较高,由此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也很突出,本文在贵州省威宁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基础上,采用专家评分-加权比较分析法定量分区评价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废弃矿山的安全与环境灾害问题及其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开采完毕后,形成了大量的废弃矿山,在多种、多相复杂因素作用下,已经导致地面、水系和大气环境灾害。废弃矿山的地面、水系和大气环境灾害渐变积累,就可演化并诱发突变性的安全灾害问题。建议利用非线性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废弃矿山系统的非线性结构、环境及其演化过程和控制变量,来探讨废弃矿山安全和环境灾害的孕育、潜伏、爆发、持续、衰减、终止等过程及评估、评价、监测、预测、预报、治理等。  相似文献   

10.
各个矿山由于矿石类型、赋存条件、开采方式、地质环境容量的不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因而治理方法、治理措施、治理思路应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确定。本文论述了露天开采对矿区及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治理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整治矿区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坚持依法治矿,推进矿区恢复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营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笔者结合近年来在石嘴山地区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并在收集和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生态环境协调性3个方面对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矿山生态建设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矿山水土保持、矿山生态植被恢复等工作。就如何在攀枝花兰朱铁矿区范围内做好矿山生态植被恢复工作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湖南省湘潭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采用多元化方式整合资金,中央、地方、企业、社会多方联合,形成合力效益,多种治理措施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条矿山环境治理的新模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治理效果,达到了预期治理目的,为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为今后我省乃至全国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湖南省双江口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总结了双江口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根据分析结果,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行分区,划分为废石堆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区(Ⅱ)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Ⅲ),并提出了恢复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曹小林 《科技资讯》2012,(23):147-147
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既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前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编制规范》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为原则,并结合实践经验,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评估方案,对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作了综合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梁平县义和采石场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恢复治理为例,着重分析了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恢复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分宜县某矿由于多年开采存在了诸多的环境地质问题,积极探索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和谐矿山环境”己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矿山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和现状,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因挖损、压占和采掘等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土地荒废、生态环境恶化,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产环境.简述了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形式和地质灾害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9.
骆得福 《甘肃科技》2011,(14):44-46,23
通过对天祝县大滩煤矿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现场调查分析,论述了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引发、加剧和可能遭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大滩煤矿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定性评估,为以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持与治理恢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却又不可避免的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因此,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成为了近年来我国重点解决的一项工作任务。以北京顺义区某废弃矿山为例,详细分析了该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修复治理设计方案以及预期效益,最后通过本次设计方案研究得出两点心得体会,以供他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