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小说家设想外星球中由于缺乏大气,这些外星的表面难以出现生命。然而,如果有外星生命,它们可以存在于外星的土壤中。现在,这样的科学幻想即将实现,美国科学家声称,未来人们可以利用外星土壤自如地呼吸,因为他们已经从火山灰中分解出氧气。凭着现在的科技水平,人们上月球并非难事。然而,要在月球上长期居住,进行科学考察或者矿产开发就很难了,因为月球缺乏人们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其中的难题之一是人需要氧气,而月球上没有氧气。为此,美国宇航局专门设立了一笔奖金,寻找在月球上制造氧气的方案。最近,美国化学家已经开发出了…  相似文献   

2.
地球生命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外海洋的发现,科学家相信外星生命是可能存在的,因为海洋是生命之源.所谓"地外海洋",是指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的海洋.海洋中的液态分子可以溶蚀和改造岩石,从而为外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利用科学寻找外星生命50年。虽然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外星生命。但是人们对外星生命依然热情关注。如果真的有外星生物,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许多科幻影视作品做了种种设想。最近,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构想出多种类型的外星生命。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10年中,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400多颗新行星。找到地外生命存在的证据或许指日可待。但问题是:当我们看见外星生命时,我们真的能够认出它们吗?为此,我们需要考虑外星进化历史会怎样塑造外星生命形式以适应它们自己所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要寻找外星人,一是要寻找类似于地球的外星行星,二是要找到其中可能有外星生命、甚至外星人存在的行星,三是设法与外星人取得通信联系。月球将是人类探索外星生命的最佳观测基地。  相似文献   

6.
文轩 《科学之友》2005,(6):48-49
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事情之一是:外星究竟有没有生物存在,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模样?许多人在孜孜不倦地追寻着神秘的外星生物时,可能忽略了在我们地下黑暗的洞穴中,有着更为精彩的生命奇迹。不少国内外同行在参观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收藏的洞穴鱼类标本后,无不赞叹生命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则与外星生命有关的信息引起国内外很多人的注意:7月10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科学家经过几年讨论,完成了一份名为"行星系统有机生命的限制"的研究报告。报告围绕"生命构成是否有别的样式"这个核心问题,反思了以地球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认为人类以自己习惯的对生命模式的理解、搜寻外星生命的努力迄今尚无进展,这至少提醒人类应该以某种新的眼光来理解"生命",并以此扩大外星生命搜寻范围;而不久前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则报道了科学家对外星生命的新研究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如果最终找到了外星生物,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只是一些微生物吗?有科学家认为,生命无论存在于宇宙的什么地方,其基本的基因遗传原理是一样的。或许外星生命在某些方面会跟地球生命有所不同,但两者  相似文献   

9.
1964年5月20日,国际外星文明和星际无线电通讯代表大会在亚美尼亚的比尤拉坎市开幕,会议的宗旨是探讨同外星文明取得联系的方法.在会议的一个文件中这样写道:"我们一致认为,科学不能无视宇宙中是否存在着智能生命这个问题,科学应该探索同外星文明进行联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受好奇心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 欧美为探索外星生命,已花费上百亿美元的资金,却迟迟没有结果。 近日,一家英国媒体对3000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相信外星人一定存在的有58%。 一位美国科学家的惊人发现,给很多人泼了一瓢冷水:将来我们找到的外星生命很可能就来自地球,是我们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把它们捎带而去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在贵州筹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线,以用来监听外太空的宇宙射电波,其中包括可能来自其他智能生命的“人工电波”;在电力充足的条件下,这个直径达到500m的“大锅盖“还能发送电波信号,几万光年远的“外星朋友”将有可能收到来自中国的问候。这项被称为“FAST”的工程,是由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全面负责的,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正式寻找外星生命的工程。  相似文献   

12.
颜士州 《科学之友》2009,(10):16-16
1964年5月20日,国际外星文明和星际无线电通讯代表大会在亚美尼亚的比尤拉坎市开幕,会议的宗旨是探讨同外星文明取得联系的方法。在会议的一个文件中这样写道:"我们一致认为,科学不能无视宇宙中是否存在着智能生命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寻找外星人     
正2014年2月,一位著名外星生命搜索专家表示,外星生命有可能在2040年被找到。那么,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高?为什么很多科学家会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它们在什么地方,可能长什么模样?科学家怎样寻找外星人?  相似文献   

14.
星球     
《科学之友》2005,(2):12-13
“惠更斯”抵土卫六美科学家预言有外星生命,俄科学家研制月球和火星人造大气,宇宙中最年轻星系仅5亿“岁”,冰川相撞可能导致企鹅灭绝。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家在对外星文明的搜寻中,已经寻找了许多不同的外星生命信号,例如激光脉冲和无线电发射,但都没有成功。而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推测,一种叫快速电暴的神秘现象,可能是外星文明超高级技术的证据。具体而言,快速电暴可能来自推动遥远星系中星系际飞船、行星大小的发射器的泄漏。科学家说,考虑到其持续时间短和起源(尚未被确定)很遥远,快速电暴可以说是极为明亮,其人为起源是有可能的。正如其名,快速电暴是指时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也许能让我们了解很多关于生命的奥秘,最近,在死海中发现的一种极微小的生物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癌症,甚至可能的外星生命的秘密,这种叫做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也许还隐藏着解决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基本的需求是空气、水和食物.其中空气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人类缺氧几分钟就会死亡.因此,人类移民外星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氧气短缺的问题.科学家认为,人们可以用外星土壤来制造氧气.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研究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他们已经发明出独特的造氧机,可以利用类似月壤的火山灰制造氧气.  相似文献   

18.
当1978年联合国作出了“对不明飞行物(UFO)和外星生命开展科学研究调查”的决议后,我国天文学界有不少人由于对世界UFO活动的事态发展和联合国对UFO的背景调查资料缺乏了解,思维禁锢于一般天文常识,坚持“外星相距遥远,即使有人也无法飞来地球”的主观臆断,对“UFO和外星生命”之说持断然否定观点,并与之“把握舆论导向”,一有目击UFO的报道,就有人站出来与“媒体采访”相唱和,重弹一遍“外星相距遥远……”的老调,力图说服人们别把目击现象与UFO和外星生命相联系,他们这样的所谓“把握导向”,显然是在引导人们与联合国的“决议”反…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3,(6):31-31
中国科学家在河北省的长城附近采集的矿石标本中,找到了距今14亿年前的海底原始生命的遗迹。专家认为,该发现对揭示生命起源和探寻外星生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轩 《科学之友》2005,(11):48-49
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事情之一是:外星究竟有没有生物存在,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模样?许多人在孜孜不倦地追寻着神秘的外星生物时,可能忽略了在我们地下黑暗的洞穴中,有着更为精彩的生命奇迹.不少国内外同行在参观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收藏的洞穴鱼类标本后,无不赞叹生命的精彩,戏称:"这是来自另一个星球上的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