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异常资料,经数字化处理,得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航磁异常数据.对航磁异常数据进行化极和小波多尺度分解,分析青藏高原航磁异常的空间展布,并探讨磁异常与地质构造的联系.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航磁异常的空间展布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基本吻合.鄂尔多斯与秦岭造山带的交界处的磁异常由东西向逐渐转为北西向,祁连造山带磁异常的北西向展布,揭示了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深部物质在刚性的鄂尔多斯地块的阻挡下,物质沿着北西向的祁连造山带和东西向的秦岭造山带流动.  相似文献   

2.
利用第11代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模型和NGDC-EMM-720-V3地壳磁场模型,分析蒙古及邻区垂直分量的主磁场、非偶极子场、长期变化、长期加速度,地壳磁异常在地表及地表以上不同高度分布特征,讨论了地壳磁异常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结果显示,蒙古及邻区主磁场各成分的空间变化较小,地壳磁异常呈团状、条带状、弧形状分布,分布形态相对复杂;乌兰乌德、乌兰巴托片区的异常中心位置较为稳定;杭爱山、阿尔泰山呈负磁异常,异常分布与山脉构造走向基本一致.正负磁异常过渡区与山脉和盆地分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西藏纳多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重磁异常特征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解释了重磁异常的地质原因,推断矿(化)体的赋存位置和控矿构造的空间特点,为利用磁测方法间接寻找铅锌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南北向碰撞挤压的前沿地带和深部物质逃逸地带.研究川滇地区的重力异常特征,对揭示青藏高原的动力学过程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最新高精度的全球重力场模型World Gravity Map 2012(WGM2012)分析川滇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的空间展布特征;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进行分解,分析重力异常的逼近和细节特征,探讨重力场与壳内构造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的四川盆地与松潘—甘孜块体之间的重力异常特征证实了青藏高原存在物质东流;滇中次级块体的重力异常分布揭示了青藏高原地壳流遇到四川盆地,一边沿龙门山断裂带向东北流,一边沿小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以及澜沧江断裂向南流出.  相似文献   

5.
我国岩浆硫化物矿床类型比较齐全,产出的构造背景比较复杂,尽管铂族元素矿床比较匮乏,但铜镍矿床资源总量名列世界前茅.不仅在华北克拉通西南缘和峨眉大火成岩省发现了一系列与地幔柱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镍(铂族元素)矿床,例如金川和杨柳坪超大型铜镍铂族元素矿床;还在中亚造山带南缘境内以及东昆仑造山带发现了一批规模可观的铜镍矿床,甚至超大型矿床,例如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矿床,使得我国产于板块聚合边界铜镍矿床在镍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值.这种特点一方面取决于我国特殊的地质背景,反映了我国铜镍矿床成因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这类矿床的勘查策略和技术具有优势,我国地质工作者卓有成效的找矿实践极大地丰富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理论,拓展了这类矿床的找矿空间.对华北克拉通、峨眉大火成岩省、中亚造山带南缘及东昆仑造山带已发现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对于未来这些区域找矿潜力的合理评价及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将小波多尺度方法和正则化高斯牛顿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以小波尺度分解作为引导算子确保反演算法的搜索路径,在每一个分解后的尺度上采用正则化高斯牛顿法作为求解算子以解决反问题的不适定性问题,构造了小波多尺度.正则化高斯牛顿法,有效地解决了流体饱和多孔隙介质多参数反演过程中的局部极值和不适定性的问题.通过与传统的正则化高斯牛顿法数值比较,显示了小波多尺度一正则化高斯牛顿法法是一个大范围收敛方法.数值模拟的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陆间型造山带地壳演化理论北京大学何国琦教授等根据欧亚大陆造山带和大陆边缘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研究新疆和中亚地区古维代构造带的基础上,提出陆间型造山带地壳演化工阶段模式理论,引起国内外地学界的注目。这一理论认为,造山带应分为陆间型和陆缘型两类,两者在沉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矿物特征、不同成因石英阴极发光特性及古流向分析,探讨侏罗纪南天山构造带差异隆升对库车拗陷"源-汇"系统的影响.库车拗陷侏罗系重矿物组合特征、石英阴极发光特征平面上表现出明显的东西方向分异性;古流向主要为近南北方向;物源主要来自南天山造山带岩浆岩及变质岩,少量来自沉积岩;侏罗纪南天山存在多期强烈构造挤压和隆升,南...  相似文献   

9.
秦岭-大别山北部后造山期构造格架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秦岭造山带是一条复合型大陆造山带.东秦岭北部后造山期的构造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秦岭北缘反冲推覆构造带,以宜阳-鲁山断裂带和熊耳岩片为主体,由S→N逆冲推覆;栾川-伏牛山推覆构造带特征典型,分带性强,由N→S推覆;马超营走滑转换构造带位于二者之间,为一正花状构造带.上述构造组成典型的扇形结构,形成于燕山期末-喜马拉雅初期.东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几何学模型和流变学分带结构与华北地块向南俯冲在秦岭地块之下、扬子地块持续向北俯冲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后造山期构造正是研究区现今深部过程在地壳浅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朱坤贺 《江西科学》2022,(2):318-322
东昆仑造山带可依据阿尔金走滑断裂分为东昆仑造山带和西昆仑造山带,东昆仑造山带是中央造山系西段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柴达木板块与羌塘板块或巴颜喀拉地体碰撞形成的昆仑洋闭合的结果。根据构造元素的多重证据,提出了一个古生代-志留纪俯冲增生构造模型,以解释东昆仑造山带的时空构造格局、板块俯冲以及由增生到碰撞的构造过程。对于洋壳俯冲最终结束和碰撞造山开始的时间仍存在着较多的争论,综合前人观点,提出了一个解释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长期俯冲增生构造模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在古生代至志留纪,东昆仑造山带形成了一套由海沟、弧和弧后盆地组成的构造体系,并演化为沿昆仑缝合带向北的长期存在的俯冲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由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ΔT异常图得到的磁测数据和WGM2012模型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研究准噶尔盆地及其邻区的重磁异常情况,了解重磁异常的基本特征,并综合分析该特征与地质构造关系.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重磁异常特征具有相关性,在异常的分布走向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大多都沿山脉分布;但是在异常值方面则具有相反特点:在山脉地区磁异常一般为负值,布格重力异常一般为正值;在盆地地区,布格重力异常值一般为负值,磁异常值为正值.同时两种异常特征表现了准噶尔盆地山脉夹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平移和尺度不变自适应小波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稳定的小波多尺度图像特征,这种自适应的图像多尺度特征具有平移和尺度不变性.实验证实了所定义的特征向量在尺度和平移变换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库车坳陷侏罗系砂岩组分和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源区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库车盆地侏罗系的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与构造演化具有一致性,构造演化是控制盆地充填过程的主要因素.受盆地两侧物源区的控制,母岩为沉积岩、高级变质以及酸性岩浆岩,重矿物组合以锆石、石榴石和磁铁矿含量最高.据不同的重矿物指数可以把侏罗系划分为三个重矿物韵律层,下部层序含有丰富的重矿物,岩屑含量较高,物源区以再旋回造山带为主,"锆石-石榴石-磁铁矿"组合,表明盆地早期演化阶段沉积区离盆地物源区相对较近;中部层序重矿物组合和母岩性质有所不同,以石榴石含量最高,为"石榴石-锆石"组合,主要母岩为盆地东北缘的高级变质岩、酸性岩浆岩和热液岩脉;中上部碎屑物源仍以盆地北部边缘再旋回造山带为主,但 南缘隆起提供物源已比较明显.重矿物组合、重矿物指数发生明显转折的层段与二级层序界面有较好的吻合,反映了盆地北缘造山带的剥蚀历史和盆地的充填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长龙  许文进 《甘肃科技》2009,25(22):51-58
乌兰嘎顺铁铅矿位于祁连造山带与敦煌地块的交接部位,阿尔金大断裂近东西向从南侧穿过。区内磁异常明显反映了地质体为近东西向走向的带状分布特征。铁矿体引起的异常幅值较高、梯度陡、部分伴生较低负值。磁异常与矿体对应良好,对找矿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庐江县顺港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中段北缘,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华北地台及大别山造山带交接部位,成矿条件有利,矿化信息丰富,对比沙溪铜矿区地球物理特征,以寻找"沙溪式"斑岩铜矿为主攻方向,故以此为勘查区开展面积达82Km2的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数据初步处理结果显示该区存在6个较明显的异常区,整体趋势呈西高东低,与勘查区内航磁异常相吻合。为了更加准确精细地分析解释异常与该区地质情况之间的联系,分别对磁测数据进行化极、延拓、剩余异常求取、梯度计算、解析信号求取等处理,根据处理结果预测了2个成矿靶区并做出合理推断:C1异常由强磁性体或弱黄铜矿化体引起,其西侧成矿条件更为有利;C2异常由闪长斑岩引起;C4异常由小型构造带或埋藏较浅、范围不大的中酸性脉岩引起;C5异常由隐伏中酸性脉岩引起。整体磁异常的走向与郯庐大断层内构造带走向基本一致,推断由郯庐大断层内含矿构造带引起。  相似文献   

16.
<正>阿拉善地块西以阿尔金断裂与塔里木板块相接,北望中亚造山带,南邻祁连造山带.本区由北向南存在两条重要的边界断裂带,即阿拉善北缘断裂带(或称巴丹吉林断裂带)和乌套海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以乌套海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为界,将阿拉善地块划分为南北两大构造区[1-5].阿拉善地块古元古代构造层形成于裂谷型海盆环境,该构造层主要由龙首山群组成,经吕梁运动固结形成本区褶皱基底[6].中元古代变质地层以角度  相似文献   

17.
秦岭—大别造山带中几条重要构造带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内几条重要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特征,以探讨其动力学过程.方法 通过该造山带中各构造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分析板块构造体系向陆内构造体系转换和大陆动力学体系演化等地质过程.结果 ①洛栾构造带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与华北板块南缘的陆内构造拼合带,形成于365 Ma±,挤压方向为240→60°;②商丹断裂带在260 Ma±形成,挤压方向为220→40°,以压扁作用为主,正花状构造,显示出板块碰撞带的构造特征;③襄广断裂带是扬子板块在220 Ma±,由185→5°方向与大别造山带斜向汇聚的结果;④殷马断裂带为一条右行平移的韧性剪切带;⑤武穴构造对接带是大别造山带南缘与扬子板块北缘的构造复合带,是在140 Ma±扬子板块总体由S→N挤压所致;⑥宜鲁构造带是东秦岭造山带北界,为S→N逆冲的叠瓦状推覆构造,上地壳缩短率为52%;⑦郯庐断裂带是秦岭一大别造山带东端的一条多期活动的剪切带.结论 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经历了不同构造体制转换、板块构造系统发展、板块构造体系向陆内构造体系转换以及大陆动力学体系发展演化等地质过程;显示出古生代以来逆时针"转动挤压"到"三面围限"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的应力场性质、盆地原型展布及构造环境分析,并结合同一时期大别造山带北缘火山岩主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大别造山带北缘和郯庐断裂带西侧区域为伸展构造环境,主张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郯庐断裂带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应为右行平移伸展活动.  相似文献   

19.
探讨川西高原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重磁异常分布特征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孕震环境及地震构造背景。基于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的重力和航磁资料,采用重力三维视密度反演、航磁化极和延拓等位场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壳内不同深度的视密度变化信息和磁性介质的分布范围及重磁异常的形态、幅值大小及梯度变化等特征。综合三维视密度反演结果表明:沿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两侧的视密度异常展布特征各异,锦屏山弧形构造带西侧区域大范围分布的低密度异常反映了川西高原的中下地壳深度范围物质较为软弱。深部低密度异常的存在容易造成浅部脆性地壳内应力积累,是驱动木里-盐源地区构造变形作用和地震频繁活动的深部动力环境。航磁ΔT化极结果显示研究区两侧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异常展布特征,构造边界断裂具有明显的深部地球物理场标志,中强震多数发生在断错地壳和上地幔的深大断裂及其附近。根据航磁ΔT向上延拓10km和20km图像可知,2012年发生在盐源与宁蒗交界处Ms 5.7地震,其震中位置处于航磁异常的突变带上,该区域壳内块体或基底性质之间存在明显的介质磁性差异,易于造成应力积累并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这是此次Ms 5.7地震的深部孕震条件。  相似文献   

20.
大别造山带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早期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碰撞,以及后造山伸展阶段的伸展滑脱,岩层中保留了多期的构造变形记录,导致俯冲碰撞期的构造变形难以识别.文章重点研究大别山南缘团陂至马垅这一剖面,通过野外的宏观构造及室内显微构造分析,得知该地区岩石的有限应变测量值为1.5~2.0,岩石形成温度为300~700℃,并探讨大别造山带南缘俯冲期的构造变形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