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沙棘花粉生活力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分析了I-KI染色法、蓝墨水染色法、TTC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5种花粉生活力检测方法在测定中国沙棘花粉生活力中的适用性,并探索了花粉适宜的离体萌发条件.结果表明,I-KI染色法、TTC染色法未能将中国沙棘花粉染上色,因此不适合其生活力的检测;蓝墨水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法能够快速地测定中国沙棘花粉生活力,但测定值均偏高,误差相对较大;离体萌发法适合中国沙棘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在筛选中国沙棘花粉适宜的培养基时,发现中国沙棘花粉在蔗糖(0.15~0.20 g·mL-1)+硼酸(0.1×10-4 g·mL-1)的培养基上萌发速度较快,有活力的花粉能够完全萌发且萌发率趋于稳定;附加琼脂的固体培养基对花粉的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TTC染色法、I-KI染色法和离体培养基萌发法测定白桦花粉活力;同时研究温度、蔗糖浓度、培养时间和储藏时间对白桦花粉离体培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TC和I-KI染色法不适合检测白桦花粉活力;白桦适宜花粉萌发的条件为20℃温度水平、15%蔗糖浓度、培养6 h,花粉萌发率为24.1%;4℃低温干燥环境可保存330 d。  相似文献   

3.
20个荷花品种花粉活力测定及贮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荷花花粉的生活力,选择了20个荷花品种分别用TTC染色法、亚甲基蓝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了花粉的染色率和萌发率,并研究了不同温度贮藏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染色法不能作为荷花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离体萌发法结果更直观和准确;20个荷花品种间的离体萌发率差异明显,最高为13.1%,最低为0;不同品种在三种贮藏温度下萌发率变化趋势相同,4℃条件下贮藏较有利于荷花花粉生活力的保持.  相似文献   

4.
以‘京39’和‘无核小枣’为材料,采用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品种和不同的花发育时期的花粉萌发特性。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无核小枣’比‘京39’花粉活力高;‘京39’在蕾黄期花粉萌发差异显著,‘无核小枣’在萼片展平期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香石竹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萌发法和TTC染色法对香石竹多头类型品种粉恋、迷恋、皇族,单头品种兰贵人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0.15%硼酸+10%蔗糖+1%琼脂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最高;4个品种中,迷恋的花粉萌发率最高,粉恋和皇族其次,兰贵人最低;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比萌发法高.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陆地棉为材料,用苯胺蓝染色法对花粉管进行染色,观察棉花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和花柱中花粉管的生长状况.授粉后,统计花柱中花粉管的数量,将花粉活力与花粉管数量直接联系起来,为棉花花粉活力测定和生殖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活体和雌蕊离体培养两种条件下,花粉原位萌发结果基本一致.活体原位萌发在授粉1h后.个别花粉开始萌发,4h后柱头上的花粉全部萌发,12h后大量的花粉管伸长到花柱基部.统计花柱中花粉管数量的准确时间应在授粉后4—12h.离体原位萌发各式各阶段均较活体原位萌发慢1h.可用离体原位萌发法代替活体原位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活体和离体原位萌发两种情况下,花粉管的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0.03和0.29cm/h.花粉萌发及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花粉管在花柱中呈曲线方式生长.  相似文献   

7.
红桤木花粉生活力及其贮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桤木花粉为试材,用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对其生活力进行了测定,同时探讨了不同贮藏方法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不适于红桤木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花粉在10 %蔗糖+0.1 %硼酸的培养基上培养8 h后萌发率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红桤木花粉生活力下降,其适宜贮藏温度为-20 ℃;超低温保存中花粉以自来水冲洗解冻效果最好,但超低温保存并没有延长花粉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从枣单药花粉数量、枣花粉活力测定、同品种花粉数量和活力等方面对枣花粉育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枣花粉育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及分析。结果表明,在已发表的63份花粉数量中,有56份为单一数据,且整体花粉数量偏低,约有半数品种花粉量在1 000粒/花药以下,表明花粉数量是限制枣授粉及育种的因素之一。枣花粉在蕾黄到蕾裂期活力较高。测定活力的方法有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方法,离体法相较于染色法测定更为准确,其中蔗糖、硼酸、琼脂浓度以及培养温度和湿度等均会影响花粉萌发。在已发表的91份品种的数据中有66份有单一萌发率,萌发率大于50%的仅有2份品种,超过半数品种萌发率在10%以下。低温及干燥能有效保持花粉活力,且花粉数量与萌发率无相关性,仅金丝4号、抗病优系(99-1)和金昌1号较适宜作授粉树。  相似文献   

9.
不同培养条件和贮藏方法对皱皮木瓜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培养法探讨了温度及蔗糖、H3BO3、CaCl2溶液浓度对皱皮木瓜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以及不同贮藏及解冻方法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皱皮木瓜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蔗糖、H3BO3、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150 g/L、20 mg/L和50 mg/L.在上述最佳单因子组合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于任一单因子的促进作用.4℃预冷3h,-83℃超低温冷冻保存,37~40℃水浴快速解冻(4~5 min)后立即放于20℃水浴中的方法较有效地保持了花粉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羊草(Leymus chinensis)结实率低是限制其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营养条件对羊草雄性器官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以水分胁迫和施氮为处理,采用TTC法和苯胺蓝染色法,对羊草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条件下,施氮处理对羊草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无显著影响,在对照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条件下,与水分胁迫条件下的不施氮处理和施氮处理相比,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虽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仍未达到显著水平.只有在对照水分和施氮处理条件下,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羊草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与结实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在干旱与半干旱的松嫩草地,只有在维持一定土壤水分条件下同时施氮,才能显著提高羊草花粉活力和花粉萌发率,进而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好的水稻OsDDB2过表达载体导入水稻,共获得植株4株,经PCR检测确定4株皆为转基因植株.田间性状分析发现转基因植株的结实率(平均6.05%)远远低于野生型植株的结实率(平均87.4%).相应地,花粉粒I_2-KI染色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的花粉数远少于野生型植株的花粉数.这些初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DDB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组合溶液对‘凤丹白’(Paeonia ostii‘Fengdanbai’)牡丹花粉萌发的影响,探讨在适宜的培养质量浓度条件下不同的培养时间与萌发率之间的关系、不同温度条件贮藏后干花粉萌发率的变化情况,以新鲜的‘凤丹白’牡丹花粉为材料,用花粉离体萌发法进行活力测定并采用液体培养花粉的方法。结果表明:0.06 g·L~(-1)硼酸+100 g·L~(-1)蔗糖培养的‘凤丹白’花粉萌发率为63.22%,最适的离体培养时间为8 h,在5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后生活力变化显著,超低温(-80℃)状态下花粉生活力基本保持不变,可以长期贮藏;4℃,低温(-18℃)状态下花粉生活力下降较慢,可以短期贮藏;而在30℃和25℃状态下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快,不适合贮藏。湿花粉生活力在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下降的更快,在温度条件相同时湿花粉生活力均低于干花粉生活力。  相似文献   

13.
分别通过观察法、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比较自然模式和罩网模式下紫藤的开花特性、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自然模式下,单花花期3~4 d,花粉寿命约3 d,最高花粉活力在开花后第2天,达60%,每天上午11:30左右,花粉活力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介于10%~30%之间;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头2天最强;结实率为93.6%.罩网模式下,单花花期6~7 d,花粉寿命约7 d,最高花粉活力在开花后第1天,达80%,花后的前4天花粉活力维持在50%以上,第5天开始活力下降;柱头在开花的前4天一直处于强可授性状态;结实率为8.2%.从而可知,访花昆虫是影响紫藤花期长短、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其有性生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的培养基对成年株“素心”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花粉萌发的作用,并探讨不同干燥时间及贮藏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4 h的花粉在10%蔗糖+75 mg·L-1 H3BO3+0.1‰Ca Cl2+50mg·L-1 GA3的培养基上培养4 h后萌发率最高,并且干燥4 h后的花粉贮藏2 d后生活力下降明显,在-20℃条件下贮藏6 d后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4℃和20℃贮藏的花粉,第8 d后3种贮藏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均不到1%。研究结果可为测定和分析蜡梅花粉生活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蜡梅储存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芍药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9(34)法研究蔗糖、硝酸钙、硼酸对芍药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筛选芍药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并研究了不同pH值对芍药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芍药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影响最大,硼酸次之,硝酸钙影响最小;芍药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为,蔗糖20g·L^-1+硼酸20mg·L^-1+硝酸钙60mg·L^-1;其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为63.12%和183.33μm;适合芍药花粉萌发的pH为6~7。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的培养基对成年株"素心"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花粉萌发的作用,并探讨不同干燥时间及贮藏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4h的花粉在10%蔗糖+75mg·L~(-1) H_3BO_3+0.1‰CaCl_2+50mg·L~(-1) GA3的培养基上培养4h后萌发率最高,并且干燥4h后的花粉贮藏2d后生活力下降明显,在-20℃条件下贮藏6d后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4℃和20℃贮藏的花粉,第8d后3种贮藏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均不到1%。研究结果可为测定和分析蜡梅花粉生活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蜡梅储存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白蜡(Fraxinus sp.)花粉最适离体培养基,能够为后续的授粉受精和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绒毛白蜡‘金箭’(F.velutina‘Jinjian’)和美国红梣‘鲁蜡5号’(F.pennsylvanica‘Lula 5’)的花粉,比较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上花粉的萌发情况,选用适宜的离体培养法观察培养时间对花粉萌发情况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离体萌发培养基。【结果】(1)固体培养基上‘金箭’的花粉萌发率均显著高于液体培养基,02和03号固体培养基上‘鲁蜡5号’的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液体培养基。(2)培养2.5 h左右的花粉适宜进行生活力的观测。(3)正交试验表明:‘金箭’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50 g/L蔗糖+20 mg/L硼酸+30 mg/L氯化钙,‘鲁蜡5号’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50 g/L蔗糖+40 mg/L硼酸+30 mg/L氯化钙。【结论】采用150 g/L蔗糖+20 mg/L硼酸+30 mg/L氯化钙的固体培养基培养2.5 h后适宜统计两种白蜡花粉的萌发情况,但不同种的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的相关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离体条件下,不同培养条件对麻疯树花粉萌发的影响,取盛花期麻疯树花粉,分别在不同琼脂浓度、蔗糖浓度、温度、不同时间段下,检测麻疯树花粉萌发情况.结果表明,麻疯树花粉更易在3%的琼脂浓度、10%的蔗糖浓度、25~30℃的条件下萌发,并以此建立了优良的麻疯树花粉萌发培养基(3%琼脂+10%蔗糖+无机液体培养基).进一步研究显示,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麻疯树花粉活力不同,具有两个活力高峰期,分别为上午10~11点和下午16~17点.同时,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对麻疯树花粉进行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分离麻疯树花粉,不同层花粉活力不同,其中第六层花粉萌发率可高达90%以上,而前五层花粉萌发率均在30%以下.  相似文献   

19.
杨树花粉低温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定了-90,-30,-15,5℃和室温5个水平贮藏银中杨花粉,用氯化2,3,5-三苯基四唑(TTC)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结果表明:银中杨单株间花粉寿命变异显著;花粉活力因贮藏温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低花粉寿命越长.室温条件下银中杨花粉7 d后即丧失活力;在5℃贮藏10 d时,有活力花粉为22.98%,15 d后丧失活力;15 d后在-15,-30℃条件下贮藏的有活力花粉分别为31.98%,38.56%;在-90℃条件下贮藏15 d后,有活力花粉为82.70%,30 d时有活力的花粉为50.68%.  相似文献   

20.
以一品红7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组分、pH值、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对一品红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品红花粉较适宜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E3+15% PEG 4000+10%蔗糖(pH=6.0);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PEG 4000、蔗糖、ME3均可显著促进一品红花粉萌发,其中以添加PEG 4000萌发率最高,蔗糖次之;ME3还可提高花粉管质量,花粉管长度适中、较直且粗.花粉萌发适宜温度为20℃-25℃,固体和液体培养以及黑暗和光照条件对一品红花粉萌发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7个一品红品种花粉离体萌发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