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煤机在牵引方向上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拟分析了采煤机在牵引方向上的动力学行为,对采煤机牵引方向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讨论了各主要部件质量、刚度、滚筒转速与载荷等主要参数的变化及对采煤机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程度和趋势,为改进采煤机设计、减轻机器的振动和改善其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煤机沿铅垂方向振动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煤机沿铅垂方向的振动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讨论了各部质量、刚度和阻尼对采煤机振动的影响,为改进采煤机的设计、减轻采煤机的振动和改善机器的动态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存在庞大的"三下"压煤及残采和边角煤状况出发,阐述了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国内外连续采煤机的使用状况比较,重点论述了国内连续采煤机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分析了连续采煤机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采煤机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振动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并讨论了机身质量、各部刚度、滚筒的转速和载荷对采煤机振动的影响,其主要参数的改变引起振动特性变化程度和规律,对于采煤机的改进、设计、减轻机器的振动和改善其动态特性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叙述了对采煤机MG300/700-WD调高系统进行改造,把调高泵由齿轮泵改为柱塞泵,从而克服了采煤机由于调高泵经常损坏,导致的采煤机停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煤机是现代煤矿企业生产中所必须的重要设备。由于采煤机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与一体的大型设备,其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因此,采煤机轴承机构极易受到的损坏。如何对采煤机轴承进行科学的润滑养护是有效保障采煤机安全运转的关键。本文就采煤机轴承的润滑养护与漏油治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马志虎 《科技资讯》2013,(14):93-93,95
近年来,随着煤矿采掘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综采成为煤炭生产的的主要发展方向。采煤机作为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的核心,对于工作面的生产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如何进行采煤机的合理使用和养护维修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节点的信号强度和距离解算模型,建立局域强信号与定位子空间的对偶映射,在此基础上推导包含测距误差和锚节点误差的拓展克拉美-罗下限方程。仿真研究无线测距误差、锚节点密度和锚节点基准坐标漂移方向等多因素对采煤机定位精度的影响,并在实验室三机模型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由无线测距误差引起的采煤机定位误差占到92.9%,且沿采煤机截割方向误差分量占78.11%以上,而通过增加锚节点密度以及减少移动节点与锚节点间垂直距离能减少定位误差。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移动传感器网络下采煤机精确定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安全高效生产的发展方向,综采智能化是煤矿智能化的关键环节,但智能综采机组的控制目标目前并不明晰,这严重制约了智能综采的发展。在系统分析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这3个主要设备之间的空间动态联接特性基础上,通过分析采煤机滚筒割煤高度变化规律,揭示了采煤工艺过程中工作面顶底板不平自行加剧机理,提出了采煤机滚筒割煤高度误差估算方法;结合综采工艺过程调查和经验,明确提出综采机组控制基本目标是保证工作面工程质量,构建综采机组控制关键指标,指出煤岩界面并不是控制采煤机滚筒割煤高度的基本目标,建立一种以“顶底板平”为目标的采煤机割煤高度控制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为综采面采煤机自适应割煤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为智能综采机组控制明确了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用Hooke-Jeeves法、Powell法及随机方向法编制了三个采煤机电机电磁优化设计程序,并对优化方法进行了改进、对比和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小磊  吕兵 《科技资讯》2010,(28):106-106
为了分析总结采煤机滚筒直径大小对采煤机工作效率的影响,结合神宁集团梅花井煤矿112201工作面情况,通过对采煤机滚筒直径从2500mm变更为2240mm后整个工作面工作状况的整体分析,提出了滚筒选型合适可以有效的控制摇臂摆动范围,极大的稳定采煤机的稳定性,提高了采煤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采煤机及与其配套的设备的损耗,最终提高了整个综采工作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煤矿企业在当下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想要提高生产产量与效率,就需要将智能化技术与采煤装备相融合,提高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从刮板运输机、采煤机、液压支架、带式输送机、综采工作面集成5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智能化采煤装备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智能化采煤装备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煤矿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邱志强 《科技信息》2011,(32):394-39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产量大幅度提高,煤矿企业对煤机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煤矿采掘量的加大和采掘方式的不断改变和提高,对采煤机产品的适用性要求越来越强,一味的选择新型产品并不能根本解决综采工作面现实面临的问题,而且新开发、研制的产品普遍价格高,从长远来看,企业难以承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对现使用的采煤机从以下几个部位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某型号采煤机自动调高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应用Pro/ENGINEER、ANSYS及ADAMS/Hydraulics建立带有液压系统的采煤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并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建立好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无需制造物理样机就可验证设计结果,为企业的设计研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能极大地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对于采煤机的设计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出发,研究矿内风流流场和风流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及其耦合作用机理,导出了矿井风流紊流流动和温度分布的微分方程。采用紊流模型的K-ε方程封闭方程组,采用SIMPLE方法,利用PHOENICS程序进行数值求解。通过数值模拟,初步得出了矿井回采工作面风流流场、温度场与采煤机在工作面的位置和采煤机割煤方向的变化规律,采煤机是回采工作面的主要高温热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以国产某型滚筒式采煤机为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得到了采煤机工作位置与工作面噪声之间关系的曲线,确定了采煤机工作位置对工作面噪声的影响,为预测采煤机工作对工作面噪声的影响、完善采煤机工作性能的评价体系、改进机器设计、保障采煤工人的身体健康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煤机截齿动力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采煤机截齿截煤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建立了采煤机截齿的力学模型.在假设采煤机截齿为单自由度振动刚体的基础上,建立了采煤机截齿的动力学模型.同时,将采煤机截齿在截煤过程的振动假设为任意激励下的振动,并给出了任意激励下的采煤机截齿的运动方程及其求解方法.此研究为采煤机螺旋滚筒及整机的动力学分析及其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斌 《科技资讯》2012,(11):98-98
据不完全统计,每一百起采煤机的故障中,其中有八十起左右是机械事故,而绝大部分的机械事故是由于漏油问题引起的,如果漏油问题不能解决,那将加大采煤的成本,和影响采煤机的正常润滑,不利于采煤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本文就采煤机在井下工作时出现的漏油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双滚筒采煤机动力学分析及力学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采煤机安全可靠的工作,满足其机械动态特性和低振动要求,以双滚筒采煤机整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进行分析。依据采煤机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状态,假设:采煤机无故障运行;各部分的质量分布均匀且为刚体;并且通过无质量的弹性元件连接,阻尼为粘性阻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滚筒采煤机整机的力学模型。此模型为数学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对采煤机进行动态分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采煤工作面的温度关系到工人的健康、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煤炭生产的安全。为了研究采煤机运动参数对工作面温升的影响,建立了采煤机设计参数与工作面温升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采煤机的牵引速度、滚筒转速与工作面温升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采煤机的运动参数对工作面的温升有直接的影响,工作面的温度随采煤机牵引速度的提高迅速增加,滚筒转速对工作面的温升影响较大;适当降低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和滚筒转速能降低采煤工作面的温升。该结果为正确选择采煤机的运动参数、减少采煤机工作发热、降低采煤工作面温升、进一步改善采煤工作面的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